请问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号?请问你现在人在哪里?100减7是多少?再减7是多少?继续减7呢?请讲出你所知道的蔬菜……
上述问题出自“长谷川和夫式简易智能评估量表”,也称为“长谷川式失智症评量表”,是用来诊断评估失智症的认知功能检测工具。这是由已故日本失智症专科长谷川和夫医生主导研发的评估量表。
ADVERTISEMENT
这位投注毕生经历医治和研究失智症的医生,在晚年罹患失智症。
他曾半开玩笑地说:“我想,等我年纪大了,总有一天也会变痴呆。到时候,我一定会好好观察自己,和大家分享我的情况。”后来,在他发现自己罹患失智症的时候,也确实这么做。跟其他患者不同的是,他具备多年的临床与研究经验,患病后,他得以站在病患的角度检视失智症,发现当初身为专家无法体验的事。
失智症并非“固定不变的状态”,这是直到他患病后才体会到的差异。他以亲身的经历解释,失智症与正常状态之间存在著连续性,而且失智症类型和症状的表现方式因人而异。
他想告诉病患不要因为失智症的诊断而认为“人生完了,什么都没有了”,身边的人也别把患者当成“失去理解能力的人”。
他以前曾推动把“痴呆症”正名为“失智症”的运动,致力于让社会大众对失智症有更多的理解,破除迷思。尽管在成为患者后深切感受到医疗爱莫能助的无奈,却为这个领域尽心到最后。
除了分享主观感受,《身为失智症专科医师,我罹患了失智症:日本失智症权威长谷川和夫医师,第一人称自述失智症患者内心的想法、感悟》也说明什么是失智症及其在日本的发展史,也提及相关的医疗及社会措施,让大家全方面认识失智症。
失智症会随著老龄社会呈现增加的趋势,他在书中触及的患者照护问题以及日本的政策,也引人深思,值得面对老龄化的社会参考。
每一个人老去的处境和感受各异,而他对老年的体悟是:活著,终究不是件轻松的事。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很累,心想“够了,我不想再继续下去了”,行动不便、牙齿残缺不齐、无法好好传达自己的想法等等,生活中充满种种不如意,但还是坚忍地鼓舞自己,不能消极、要忍耐,努力活在当下。我想,这或许才是长寿者最真实的面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跟着一群人挤上一辆双条车,踏上前往仰光的旅程。
双条车上挤满人,还有他们带上车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就连转身伸腿的空隙都没有,而车顶更是堆满了货物。
一路上会有人拦截双条车,为了乘搭这一程车,在没有多余的空隙下,他们只能一只脚踩在车沿,半个身体悬挂在外面。如果沿途上车的乘客身材瘦小,司机就会干脆直接让他们爬到车顶去。
路途颠簸,我紧紧抱着胸前的背包,半蹲半坐在狭窄的长板凳上,目光落在对面那一户祖孙三代的缅甸家庭。
一家人衣着朴素,沿途分着饼干充饥,老奶奶不时会递上零食,安抚着乘车不耐烦的小孙子,然后时而低头查看脚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从他们一举一动不难看出,这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几个小时后,我在目的地下车,那一家人再继续他们的路途。夜晚的仰光依旧热闹繁华,当下不禁感慨,我有机会以旅人的视角去体验这片土地上的日常,可对这一家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连出国的机会都没有。
9年过去,当时的情景与心情依然深埋在心底。
缅甸因神秘而美丽。无论是走在蒲甘、仰光、曼德勒等城市的街头,还是到乌本桥、茵莱湖等著名景点,这片土地总是带有黄褐尘土色调,充满著强烈的沧桑美和一股质朴气息,令人难忘。
一些当地人的物质或许不富裕,但他们大多都是友善待人,朴实真诚,对于陌生脸孔不会过度的热情,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长年的社会动荡,让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缅甸,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带来更多的是贫困、冲突、资源流失,可以感受到的是大家只能各自为了生活求生,而近年来更因诈骗园区的猖狂,现在的缅甸已经令人闻之色变。
如今一场强震重创了缅甸,相信无数人可能已经被推向绝境。就像当年双条车上的那一家人,如果他们不幸遭遇了地震的苦难,那他们的命运是否还会有翻身的可能?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祈愿这个美丽的国度能够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早日重生。
(另:祝愿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爆炸事故伤者早日康复,愿大家都能保持坚强,渡过难关。)
(作者为本报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