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4日讯)人力资源部长兼行动党槟州主席沈志强说,提高最低薪金制及为公务员加薪,将让人民的口袋有额外200亿令吉的收入,这将进一步刺激经济和市场。
他说,明年最低薪资调高后,雇员预计增加100亿令吉的收入,加上公务员调高的100亿令吉薪水,就是多了200亿令吉。
ADVERTISEMENT
强制外劳缴EPF归财部管辖
他今日率领槟州行动党州委拜会槟州华人大会堂及交流时,也说明强制雇主为外劳缴付公积金的政策,其实不在人力资源部管辖范围。
“有些国会议员也不清楚,公积金事务其实是在财政部管辖范围。”
不过他保证,政府将理智地推动及落实政策,确保雇主和雇员的利益都获得平衡。
他说,政府提高最低薪金制的同时,也拨款400亿令吉给中小型企业、25亿令吉给官联公司,这笔钱最终也投入本地市场,以及拨款150亿兴建基础设施。
“雇主要赚钱、员工要更好的薪水和工作环境,两方人士的要求其实是不冲突的,是可以达致双赢的。”
与会者包括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丹斯里陈坤海、署理主席拿督黄天隆、副主席拿督郑荣兴及拿督王益辉及总务林子辉。
前来拜会的行动党槟州州委成员则包括副主席再里尔及杨顺兴、财政郑来兴、宣传秘书胡智胜、副宣传秘书孙意志、委员郑钏萤及胡佑强等人。
陈坤海:外劳缴EPF增业者负担
陈坤海说,华堂认同最低薪金调高200令吉,但反对强制外劳和雇主缴付公积金的制度,因这将增加业者负担,而且外劳合约期短,大多会在退休前回国。
他也希望政府在制定外劳政策时,平衡雇主的实际需求与社会治安的保障。
“我建议政府在考虑人力市场需求的同时,推进外劳漂白计划,例如让他们在这里工作几年后就回国,这样既能稳定劳动力市场,又有助于提升治安水平。”
他也说,华堂不参与政治也不回避政治,同时承诺捍卫联邦宪法、维护马来西亚世俗国家的地位。
“近来一些有心人士不断提起种族和宗教敏感问题、破坏民族之间的和谐。我们拒绝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反对某些政客的极端行为。”
赞行动党掌槟贡献有目共睹
他赞扬槟州在行动党带领下的15年,进步和成长有目共睹,华堂对行动党的服务精神感到钦佩。
“槟州近年来在民主行动党的领导下,取得显著的社会与经济进步。这些成就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也反映了政策的前瞻性与执行力的高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立场可以不同,意见可以分歧,但沟通无须对立——这是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去年随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访问中国期间,从马中两国领袖的互动中学到的外交智慧。
尽管国际社会对多边议题常有立场分歧,但安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展现出一种“在理性中寻求合作、在分歧中保持沟通”的成熟外交姿态,让沈志强深受启发。
“晚宴上,习近平分享他对国际政治、国际政策和国际经济的意见。当安华问他,中国作为经济强国,为何没有选择对抗的方式,而是强调文明交流时,他用‘宇宙本来都是不一样的’来回应。
“他以现场桌上的花卉作比喻,指不应武断地说哪一朵花更漂亮。每朵花都有其独特之美,正如各国文化,各有各的优势。”
配合习近平4月中旬访马,沈志强接受《星洲日报》专访,分享他去年随首相访问中国期间的亲身经历与心得体会。
听习安对话如上一堂课
尽管这并非他首次踏上中国土地,但以部长身分随安华出访,并近距离见证安华与习近平长达两小时的深度交流,仍让他深感获益匪浅。

“安华与习近平的官方对话约45分钟,之后在官方晚宴上又谈了1个小时左右。2个小时下来,对我来说像是上了一堂关于外交、经济和哲学的课程,了无遗憾。”
他说,两国领导人在交换意见时,即使从各自国家利益、文化立场出发,也没有那种要迎合和讨好的姿态,反之是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坦诚表达观点。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即使有立场的差异,也不代表不能交流。尽管某些‘抗争精神’在政治中是必要的,但能够通过文化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更具智慧。”
随行唯一华裔部长
自豪紧张感责任重大
去年11月4至7日,安华赴中国展开为期4天的工作访问,并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之邀,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7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此行不仅是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契机,也展现马中关系的持续深化与高层互动的紧密频率。
沈志强说,他接获首相署的正式通知,得知自己被选为随行代表之一,陪同首相赴中国进行访问。
2019年,他亦曾以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身分到中国参与官方活动,但这次是以正部长身分随首相出访,加上是唯一一位华裔部长,更让他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格外重大。

“当时的心情是既荣幸又紧张,尤其万一首相临时需要我帮忙翻译,我的华语水平并不特别出色。然而,能够以这样的身分参与如此重要的访问,我感到非常自豪。”
尊重安华
习智慧谦逊谈话从容
谈及对习近平的印象时,沈志强形容,习近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谦逊的领袖。
他说,虽然习近平是大国领袖,但谈话时非常斯文、从容,呈现出他对马来西亚和安华的尊重。
“习近平提到,中马不仅是好邻居、好伙伴,更是好朋友。当他讲到‘好朋友’时,安华就立刻用福建腔说:‘hó pîng iú,我知道这个意思’,随后分享自己在槟城长大的经历,当地很多福建人。
“习近平也说他早年在福建、福州工作过,并分享自己任职福建和福州期间在扶贫、反贪和地方行政方面的经验,气氛一下就变得很亲切。”
他进一步指出,习近平数次提到安华著作《亚洲文艺复兴》中的观点,特别是关于“文明交汇不一定在文明冲突中结束”的思考。
“他讲得很深入,强调文明是可以对话和合作的。这一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显示他对马来西亚首相的思想和文化是有研究和认同的。”
展现大国风范
习幽默谈中文化自信转变
除了在外交上积累宝贵经验,沈志强还凭借听懂华语的能力,第一时间捕捉到习近平展现幽默的一面。
“从媒体和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习近平是一位严肃的领导者,确实他是个非常认真的领导。那次与他共进晚餐时,他讲了一个笑话,我才意识到他也可以如此幽默。”
他忆述,习近平提到早期中国因鸦片战争等原因,文化自信严重受挫,甚至有大专生主张中国要委任西方人来当总理,因为中国连生的病都比西方“落后”——人家的病名听起来都比较“高端”,他们却只是伤风感冒的“小病”。
“我听到后,翻译还没出来,我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在场的其他大马同胞都疑惑地看着我。
“他可以用一个很幽默的方式来讲述中国百年文化自信的转变,很有层次也很有趣味,我觉得这很有大领导的风格。”
被赞华语不错
笑称得益华教
对于在代表团中扮演的角色,沈志强笑说,虽然自己的绰号是“马来强”,但他在中国讲华语,还被中国朋友称赞“讲得不错”。
他指出,自己能与中国朋友顺畅交流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虽然我并非从华校毕业,中文水平也不是最优秀的,甚至10年前一句华语都不会说,但正是华文教育为我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使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中文,并与中国的朋友直接用华语交流。”
他自认华语水平并不算特别突出,但能够在中马两国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他感到非常荣幸。
“我常常说,我可能是最好的华教大使之一,因为我的经历证明华文教育在大马的深远影响和价值。”

友谊深厚源远流长
深化马中合作互利共赢
马中建交50多年,但沈志强认为,马中之间的深厚友谊,远不止于50多年的历史背景所能涵盖的。
“马中关系可追溯至隋朝和赤土国(现今吉兰丹一带)时期,彼时两国便已有往来的记录。双方的关系有着更为悠久和深远的根基,早在千年以前的文化与商贸往来中,便已萌芽并逐渐深化。”
他强调,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马中两国必须在各个领域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必然是互利共赢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作为东盟的重要一员,大马必须充分利用与中国之间深厚的友谊,为国家的经济多元化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说,大马在推动与世界各国合作时,始终秉持着多元化的立场,尤其是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我国希望通过共享经验与资源,推动共同发展。
“大马虽不是一个大国,但通过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长期合作,我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
相关文章:
【独家】习近平访马 | 习近平来访意义非凡 马中迎“政经双热”新高峰
习近平访马 | 倪可敏:视野宏大思维缜密 习近平是难得治国人才
习近平访马 | 陆兆福近距接触印象深刻 “习主席严肃又亲切”
习近平访马 | 张庆信:免签带旺旅游 去年迎410万人次中游客
习近平访马 | “张先生,你也来了,谢谢你!” 官访诗巫与卿结缘
习近平访马 | “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独特品牌 马厦大照亮马中教育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