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砂拉越的山都望一直流传着山都望公主(Puteri Santubong)的马来民间故事,这个传说故事是我在上个月到访时,偶然通过婆罗洲文化博物馆(Borneo Cultures Museum)中的展览才意外获知。
顺带一提,2022年才正式开放的婆罗洲文化博物馆是全马最大、东南亚第二大的多感官体验型博物馆哦!据说,山都望公主的故事在口耳相传之下出现过好几个版本。因篇幅关系,我就简单阐述一下,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则。
ADVERTISEMENT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的两姐妹被委派到凡间去帮助百姓排忧解难。姐姐是山都望公主,擅长纺织;妹妹是实京让公主(Puteri Sejinjang),擅长耕作。两位公主都非常漂亮还懂得法术。然而就在她们顺利完成任务后,遇上了瑟拉比王子(Putera Serapi)。
两位公主都对瑟拉比王子一见钟情,后来甚至因为妒忌彼此而大打出手。天神知道后非常生气,便把她们变成两座山,而瑟拉比王子也受到牵连变成了另一座山。从此这三座幻化而来的山 – Gunung Santubong、Gunung Sejinjang和 Gunung Serapi就只能遥遥相望而无法在一起。
看向山都望的险峻尖峰,幻想着那是山都望公主被实京让公主用木桩打破的头,真为旅途添上几许浪漫的色彩呀!在这样美好的情怀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马来渔村。转进一个毫不起眼的码头,我开始怀疑观赏红树林和寻找海豚的游船真的在这里吗?
跟几位当地船夫交谈后,确定是这里!船夫们刚刚才带了一班外国游客去看海豚呢。但因为没有事先预约,所以今天只能错过了。哎呀,好可惜,无奈这里的游船服务实在太低调了,连网上的资讯也很有限。原来他们一般只跟酒店和旅游公司接头做生意,对象也几乎是外国游客。所以从西马来的本地游客很容易走宝。
虽然与短吻海豚失之交臂,但继续沿着海岸线走,会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Wallace Point! 这里有一栋晚殖民时期的古老别墅,是英国著名博物学者兼探险家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 1823-1913)于1854至1855年间,在砂拉越逗留时的居所和研究基地。
这位被后人誉为“生物地理学之父”的19世纪权威专家,曾在这个居所写下闻名于世的砂拉越法则(Sarawak Law),为物种起源和演化的论述奠定了基础。难以想象169年前的这个偏僻山坡上,竟成就了如此伟大的科学发现!
后来华莱士在马来群岛定下了沿用至今的华莱士线(Wallce Line),也就是生物地理学中区分亚洲和澳洲生物区的分界线!我站在白色的老别墅前,眺望山都望河口红树林的美景。想象自己跟这位科学巨人跨越百年的视线重叠,心情就特别澎湃!
山都望就只有这样而已吗?没这么简单,听说不远处藏有神秘的考古遗址。想了解的话,欢迎继续追看此篇最后一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小时候,爸爸妈妈会在学校假日期间,带我和妹妹出门游玩。偶尔我们会到海边去度假。那时最开心的,莫过于赤着双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任由海水一波波地拍打脚踝。
我和妹妹会在沙滩上堆砌梦想的城堡,也会在浪潮之间寻找各种漂亮的贝壳。每一次来到海边,对我来说,都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险。即便先前有再多的课业烦恼和考试压力,在海边遨游时心情都会变得无比轻松。
随着年岁渐长,我那曾经只注意到色彩斑斓小贝壳的眼睛,慢慢开始留意到海滩上的其他东西。我发现,退潮后的沙地上会出现一条长长的、形状不规则的“搁浅带”。随着海岸线延绵的搁浅带不太起眼,却隐藏了各种漂流讯息。
某次我在海边散步,突然在搁浅带之中发现了一颗硕大的种子。它外壳坚硬,上方下尖,如手掌般大,像个四棱的木盒子。我对这个奇特的种子感到很好奇,回家后就马上查询资料。
原来我捡到的,是来自马来西亚海岸一种常见的原生树,名为“棋盘脚”。这些生长在滨海地区的岸边植物,通常会仰赖海水来传播下一代,所以它们会生产适合在海中漂流的种子,统称“海漂种子”。
海漂种子能够随着洋流漂泊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这些种子乘风破浪,大多数会在过程中被动物吃掉或是遭受损毁。只有少数幸运的种子成功落在新的海岸上生根发芽。除了棋盘脚,我国常见的海漂种子也包括可食用的榄仁果、有毒的海檬果,以及来自红树林的胎生苗等等。
其实搁浅带上还有另一种神秘来客 – 漂流木。它们曾经是森林中的一棵树,后来被暴风雨冲入河流,再一路随着水流来到大海。在风浪的打磨下,这些漂流木变得光滑圆润,最后搁浅在沙滩上。
一眼望去,几乎没有两个一摸一样的漂流木。它们个个奇形怪状,在艺术家眼里,绝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在科学家的眼中,漂流木则是海岸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寄居蟹、螺类贝类和藤壶等的小生物提供栖地。
如今在沙滩上看到的,除了以上所述的大自然馈赠,还掺杂着许多不属于大海的漂流物。相信你也已经猜到了,那就是人类所制造出来的垃圾。海水带来的,不再只是贝壳、漂流木和海漂种子,还有无数的泡沫盒、塑料废品、以及被弃用的渔网和渔具等。
这些垃圾在分解后会变成“塑料微粒”,进入海洋的食物链,最终回到人类的餐桌上。比利时科学家曾在2017年宣布,海鲜爱好者每年可通过海贝摄入多达11,000个塑料微粒!另外,废弃渔网会缠住鱼类、海龟、海鸟等动物,成为无形的杀手。
海洋给予人们无尽的美景与资源,我们却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它。下次去海边,不妨低头看看脚下,也许你会发现一颗远道而来的海漂种子,或是一块有故事的漂流木。或许你也可以随手捡起垃圾,让海边恢复它原本的纯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