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发布: 2:05pm 28/10/2024

和谐街

欧宗义

和谐街

欧宗义

开宗明义 | 欧宗义 – 解码诗布朗再也和谐街

文:欧宗义

你知道吗?其实槟城不单只有乔治市一条,跨海之后,我们还有第二条,它就位于诗布朗再也的杜达路(Jalan Todak)。

这里汇集了9个宗教场所,即8间非伊斯兰宗教场所,以及一间清真寺,多年来,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热闹又融洽!该区是非伊斯兰宗教保留地,不仅是着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槟州和平与和谐的象征。在这个新市镇,汇聚南北传佛教、观音庙、暹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教等,8间宗教场所毗邻;隔着一条大道旁,还有一间位于森米朗花园的清真寺。

ADVERTISEMENT

诗布朗再也“和谐街”,源于上世纪70年代,槟州发展机构打造了诗布朗再也这个新市镇,以配合北赖的工业发展。这也是南北大道和北海居林大道(BKE)的交界处。当时,他们在这边留下了宗教保留地,才会出现后来的局面。

这里的和谐街于2022年9月16日正式推介,是继乔治市和谐街之后,槟州的第二个和谐街。这一项目由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主持推介仪式,象征了槟城在推动宗教和谐与多元文化共融方面的新一步。

与乔治市和谐街有所不同,诗布朗再也的和谐街代表着新一代的宗教场所。这里的卖点不在于厚重的历史文化,而在于社区公益、服务和活动的角色。这些宗教场所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组织各类慈善活动和文化交流,成为周边居民的精神支柱与活动中心,让每个和谐街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吸引力。

诗布朗再也和谐街除了是宗教共存的象征外,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域。在推介后的隔年,即2023年1月到3月,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讨,在与各宗教场所的领导人和社区代表讨论后,最终决定将这里发展成一个教育基地。我们制定了一份课纲,旨在教育青少年认识多元宗教,理解各宗教背后的价值观和信仰精神。

同年,我们也进行了志愿者培训,共有11位志愿者成为专业的导览者。他们接受了系统性的培训,能够带领学生或青少年参观和谐街上的各个宗教场所,使这项计划得以永续经营。这些志愿者的导览,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宗教文化,还能加深他们对宗教和谐共存的理解。

在2024年,我们更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将诗布朗再也和谐街纳入学校的课外活动,并与各中学合作,带领学生进行专业的导览参观。所有参与这些导览活动的学生都能获得课外活动分数,并且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将多元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学习课程中。

这项计划的意义非比寻常。大多数学校目前并未设置直接教导多元文化与和谐共存的课题,但透过诗布朗再也和谐街的场域观察和体验,学生们可以真正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与信仰共融。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学校参与了这项活动,学生的反应也十分正面。有些学生坦言,如果不是这样的活动,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参观和理解其他宗教的膜拜场所,并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活动,进一步促进宗教多元和谐共存。

我们一直强调,推广和谐街并非为了传教,而是让大众理解每个宗教的内涵。大马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与宗教的国家,值得让更多人了解和珍惜这份多样性。我们希望通过诗布朗再也和谐街的努力,消除人们因无知而产生的隔阂,建立一个更和谐、团结的社会。

诗布朗再也的和谐街,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本地居民提供了深度认识各宗教的机会。我们期待这里能成为学生们地理、历史、甚至美术课的活学课堂,一个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

正如我们的愿景所说:“大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人民能够互相理解、欣赏彼此的文化,并致力于促进团结与和平。”通过诗布朗再也和谐街的努力,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理解彼此的信仰,从而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共存。

诗布朗再也和谐街的成功,不仅是槟州在推动宗教共融上的一大步,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透过教育、文化推广和社区合作,我们相信,这些“和谐街”能够成为全马各地推动宗教和谐的典范,为建设更美好的大马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为槟城和谐机构总经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31pm 03/03/2025
开宗明义 | 欧宗义 – 活力四射的新山古庙游神

不久前,我前往新山亲身感受这场堪称华人信仰与文化盛宴的 “新山古庙游神”。这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宗教游行,更是一场全民同乐的嘉年华。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已经着手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让这项百年传统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新山古庙游神历史悠久,每年都会吸引潮州、客家、福建、广东、海南五大籍贯的信众共同参与。这些不同方言群体虽然有各自的信仰与习俗,但在这一天,他们汇聚在一起,恭迎五尊神明:赵大元帅、华光大帝、感天大帝、洪仙大帝和元天上帝,齐心协力完成盛大的巡游。这种团结精神,不只是对祖先信仰的尊重,更是对华人文化传承的一种坚定承诺。

今年的游神活动规模惊人,共有80个团体参与,有些团体的成员人数甚至高达200人。无论是表演者还是围观群众,都让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的比例相当高!

在许多华人传统活动中,年轻人的参与度常常让人担忧,但在新山,这种情况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无论是抬神轿的壮汉、舞狮队的鼓手,还是手持旗帜的队伍中,随处可见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更不用说,沿途观赏游行的观众当中,也有许多年轻人驻足观看、拍摄,甚至兴奋地在社交媒体上直播,瞬间让活动热度飙升。

这些年轻人,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希望。有他们的热情投入,华人信仰文化才能真正代代相传,不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遗珠。

在新山,游神的队伍不只是单调地行走,而是在8公里的游行途中设立了表演舞台,供参与者展示才艺。你能想象吗?行进中的游神队伍,会停下来上台表演舞狮、节令鼓、扯铃等精彩演出,让整个巡游更加生动多彩。

相比之下,槟城的传统游行虽然同样热闹,但少了这些舞台环节,观众往往只能站在路旁观看队伍经过,很难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各种才艺。而新山的做法,不仅让游行更具观赏性,也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设立舞台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吸引观众——比起一群人默默走过,停下来欣赏表演,显然更有吸引力。

第二, 提高参与度——年轻人更愿意加入,因为他们可以登台展现自己的才艺,既能参与传统,也能享受舞台光环。最后则是活跃氛围——游行不只是宗教仪式,还加入了各种文化,更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节庆,让人真正感受到节日的欢乐。

或许槟城未来的游行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让巡游不只是“走”,而是“演”,让文化传承更加生动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新山古庙游神的成功,不仅在于参与人数多,更在于他们懂得善用资源,达到最大效益。

例如,活动策划者巧妙地利用了广场附近的设施,包括厕所、休息区、停车场等,让群众不需要额外奔波找地方解决生理需求,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活动的额外开支。资金得以更集中在舞台表演、灯光音响等关键环节,让整场活动更具观赏性。

在新山古庙游神里,你还会看到一个很特别的画面——从王室到平民,大家同乐共庆。过去,柔佛苏丹或王室每年都会出席游神活动,展现对华人文化的尊重和支持。而民间信众,则是全家大小齐出动,共同参与这个年度盛事。

在当今社会,华人团结往往只是口号,但在这里,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籍贯、信仰、阶层的差异,在这一刻都消失了,大家只为共同的文化而欢庆。这种模式,或许是华人社会最值得珍惜和学习的地方。

这次新山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华人信仰文化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社区的凝聚力。

新山古庙游神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规模庞大,更在于它勇于创新、善用资源,并且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投入。这些,都是槟城乃至全国各地华人庆典可以学习的宝贵经验。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