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10日讯)募款为主、义卖素食盒饭为辅,淡汶英达花园居民协会妇女组今年的“9天素食义卖盒饭慈善公益活动”调整战略,旨在为净莲慈悲院筹募建新院基金,目标30万令吉,目前义卖盒饭筹逾3万令吉,距离目标尚远。
淡汶英达花园居民协会妇女组呼吁社会贤达和善心人,以捐款方式响应这个活动,支持净莲慈悲院建设第二栋大楼,增设至少27个病床,帮助临终病患安详度过人生最后一程。
ADVERTISEMENT

这支妇女组是高效率队伍,成员多半是大企业管理者和老板娘,每年九皇爷诞,她们就会穿上围裙下厨煮食,展开“9天素食盒饭义卖慈善公益活动”。
30多名妇女组成员加上慈济义工和志愿者,每天清晨5时左右就开始准备各类糕粿、粉面、糖水和点心,早餐以随缘乐捐的方式结缘,午餐盒饭则要透过谷哥表格至少提前2天预订,以方便准备食材。这8天以来每天的盒饭订单都在300盒左右。
郭伊能:筹款目标30万
筹委会主席拿汀郭伊能受访时说,每年他们都会筹款给一个团体,今年的对象是净莲慈悲院,目标是30万令吉。净莲慈悲院正筹建新院,目前尚欠300万建筑费。

“净莲慈悲院致力于为末期癌症患者提供平静且有尊严的避风港,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得到关怀与温暖。而其他患有绝症的病患,同样渴望能够安然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
盒饭订单比去年少一半
郭伊能说,相比之下今年盒饭数量比去年减少一半,去年9天的盒饭总数是4600盒,今年至第八天只有2240盒,相对厨房忙碌也减少一些,义工门工作量也比去年轻松一些。

“今年我们调整了战略,主要的火力是直接募捐款项,煮食只是凝聚妇女组力量的平台,这个公益活动已经成为这个花园和社区的凝结心,让大家建立在彼此扶持和无私服务之上。”
由于已经连续3年主办,妇女组有了经验,加上食品原料都有赞助商供应,所以今年的活动执行方式轻松不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执行任务。
结缘箱初九后开算
郭伊能说,结缘款项要待初九过后才会开箱计算,不过至今天为止大概筹到3万多令吉,离目标还很远,希望热心人士鼎力支持,使目标达成。她特别感谢所有供应商,连续3年义不容辞赞助蔬菜、配料等。

妇女组主席洪巧香特别感谢妇女组和志愿者们,尤其70、80岁的长者也出来帮忙。他们每天清晨5时开始忙碌到中午一两点善后,下午5时又要开始准备明天的食材,前后至少要忙碌12天。
吴俊益:流程规划完善 执行力强
武吉淡汶州议员吴俊益连续3年都支持这场活动,每天中午到淡汶英达花园自取盒饭。今年他拨款2000令吉给妇女组充当活动基金。
他指出,该妇女组成立于2009年,在这19年期间一直主办公益活动,而且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过去2年有目标的为威南洗肾中心和大山脚政府医院筹款。

他说,类似活动必须拥有完善的规划,从接单、采购食材、烹饪、包装、派送到收款,流程和系统不能出现纰漏,非常不简单,但在洪巧香、郭伊能和李来妹等人的带领下,拥有非常强的执行力。”
后续筹款超越目标
“据我所知,很多成员在家里很少下厨,但都来这里劳动付出,非常难得。义卖盒饭只是抛砖引玉,让大家看到妇女组是从心出发、诚心筹款。就像第一年,最初目标是筹募一台洗肾机,但最后筹到7台,如果只靠义卖盒饭,不可能达到这个成绩,后续筹款才能达到效果。”
他说,净莲慈悲院是零收费的非营利团体,收容癌症和临终病人,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得到关怀与照顾,应该获得支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8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指州政府珍惜净莲慈悲院这些年来为州内患上癌症的临终患者提供免费关怀服务,因此,在欣闻该院欲筹建第二座临终关怀中心时,他觉得自己不仅要“给脸”出席动土礼,还要“给钱”才算锦上添花,随即宣布拨款10万令吉给该院。

出席动土礼拨款10万
他今日出席该中心动土礼时说,前几天是行动党改选,在改选成绩出炉后,他感恩重新获选担任中委之余,也愕然从名单中发现原来“50后”的他,是30名中选中委之中最年长的“乐龄人士”。
他说,每个人终究会步入乐龄人生的阶段,而在槟城,州政府非常关注“活跃乐龄化”议程,尤其是在政策制定上,希望能塑造一个乐龄友好社会。
“在槟城,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对高质量临终关怀疗护的需求从未如此紧迫。”
他指出,临终关怀疗护不仅能减轻痛苦和煎熬,还能保护患者的尊严与生活质量,并为他们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
他也说,随着第二座临终关怀中心的兴建,日后将有更多的临终患者受到照顾。
“这项建设投资了1000万令吉,将容纳33名患者,主要为无家可归的末期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服务。”
林慧英:临终关怀应是基本权利
财政部副部长兼丹绒区国会议员林慧英说,净莲慈悲院一直秉持着慈悲精神,无私地为社会上最需要关怀的人提供照护和尊严。
她说,根据2021年全球死亡质量研究,马来西亚在81个国家中排名第62位,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表现不佳,仅获“F”级别。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目前只有约10%需要临终关怀疗护的病患能够获得适当的照护。这些数据揭示了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从基础设施不足到专业护理人员短缺,许多病患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无法获得应有的尊严与舒适。”
她也说,虽然城市地区可能较容易获得临终关怀服务,但偏远地区仍然严重缺乏资源,导致许多家庭无助地面对亲人的最后旅程。
“高质量、有尊严的临终关怀应当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而非少数人的特权,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获得这项服务,无论他们的背景或身处何地。”
她去年已通过财政部拨款5万令吉作为大楼建设基金。

觉莲:收容非癌症临终病患
净莲慈悲院创办人觉莲法师说,净莲慈悲院创立于2001年,当时是租借一间洋房充当临终关怀中心,而该院这些年来有赖于社会人士的慷慨解囊,慢慢扩大发展,并在24年后的今天,迎来该院第二座大楼的动土礼。
她感恩社会人士的捐款、州政府及众议员的支持,让该院能一步一脚印,走到这一天。
她说,第二座临终关怀中心将主要收容非癌症临终病患,包括贫困的长者、残障人士等临终病患。
妥善照顾走完人生路
她也说,有一些人以为临终关怀中心是“将死之人的家”,因此,不敢踏入。但是其实该中心的气氛是很安详平和的,而且临终病患都获得妥善照顾,直到他们走完人生这一程。
她在致词时也说,净莲慈悲院只是一个小组织,没想到今天的动土礼能获得首长曹观友“给脸”(福建话:hor bin)出席。该院也深表感激州政府过去给予该院的帮助及拨款。
曹观友较后则说,他是“给脸又给钱”(hor bin ko hor duit),随即宣布拨款10万令吉给该院,获得在场者如雷掌声。
与会者包括行政议员林秀琴与魏子森、光大州议员郑来兴、日落洞区国会议员雷尔及净莲慈悲院副主席开乐法师。
黄碧金:约耗资1050万
净莲慈悲院秘书黄碧金说,净莲慈悲院新大楼约耗资1050万令吉,其中450万令吉为购地费用,650万令吉则为建筑费,尚未包括内部设施经费,并预计2026年2月竣工。
新大楼位于西方路,就在现有第一座临终关怀中心隔两间而已。新大楼占地0.21英亩,建筑面积1万6000平方呎,将是一栋3层楼建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