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8:10pm 26/09/2024

温室

农田

小农夫

蜜瓜

丰收

快乐农耕

双溪大年新民独中

绿色校园运动

快樂農耕:全國中學綠色校園運動 | 雙溪大年新民獨中設溫室農田 蜜瓜掛滿枝頭 大豐收

报道、摄影/陈嘉盈

9月是大地回饋農人辛勤耕耘的季節,走進大年新民獨中建設的溫室農田,見一顆顆沉甸甸的掛滿枝頭,歷經陽光的洗禮及師生72天的辛勤勞作後,終於迎來了豐收,豐收的喜悅也洋溢在這些“小農夫”的臉上。

一名學生的自述:“一開始覺得農業課該很無聊,但努力勤耕並看到累累碩果之後,真正體驗到了勞動帶來的豐收喜悅,內心感動久久不散。”

ADVERTISEMENT

沉甸甸的蜜瓜掛滿枝頭。

“老師開始時播放影片讓我們瞭解種植蜜瓜的過程,看起來很簡單,親自動手操作後,才發現有很多狀況和細節需要注意,實則不易。”

師生皆低估了種植樂趣

“不得不承認,我們低估了它的難度,也低估了它的樂趣。”

雙溪大年新民獨立中學校長陳志強說:“相比理論教育,實踐教育更能讓人有所體悟。”

陳志強。

學生們從中發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力量與延續。也許這就是教育的目的。

第一批溫室蜜瓜收成

去年參與星洲日報、《學海》週刊主辦的“快樂農耕:全國中學綠色校園運動”的新民獨中,收成他們第一批由溫室種出的蜜瓜。

學生迫不及待地品嚐親手種植的蜜瓜。

新民獨中的溫室農田位於學校B門,即籃球場對面的一塊空地,面積有20公尺乘40公尺。校方為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體驗種植的樂趣,於是董事部出資1萬6000令吉,蓋了這座溫室。

溫室內的種植設備、自動化設備和技術支持則由活動贊助商Advansia有限公司提供,菜農總會、果農總會也在種植過程中給予很多幫助。

農耕成為高二校本課程

陳志強說,學校從2022年開始將農田耕種納入實踐教育的一部分,起初是以班級農田模式進行。今年正式成為高二的校本課程,所有高二班的學生都會分配到具體任務,包括參與耕作,以及通過田間日誌記錄他們的農耕體驗。

他說,由於溫室中的溫度、灌溉、施肥、土壤營養調節和昆蟲防治等系統都是自動化,雖然穩定且容易管理,但也讓學生錯失了不少寶貴的“學習機會”。

她們說,這些蜜瓜就像她們的“孩子”。

因此,前期學校更重視自然土壤種植,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他們培養對泥土的親近感,體驗踩在土地上耕作的樂趣與意義。

“自然農耕能讓學生更直接地接觸土壤,感受人與土地、大自然的關係,並且學會面對和解決問題,而溫室則為同學們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環境,減少外部條件的影響,便於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師生72天的辛勤勞作後,終於迎來了豐收,喜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

他說,首批農作物的收成將分發給師生和假期期間協助照看農田的校工和保安員。

設課程 鼓勵家中種植

陳志強也透露明年的計劃:除了在學校進行農耕活動,還將設計相關課程,鼓勵學生在家中種植作物,將農耕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他認為,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體驗農耕過程,還能在日常生活中延續學習與實踐的機會。

他說,農業課程不僅限於種植知識,還包含跨學科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實際的農耕勞動,學生不僅學習了農業科學的基礎,還接觸到了土壤學、生態學、植物營養學、環境保護、氣候變化,以及現代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這些跨學科的緊密聯繫,讓學生能夠理解生態系統的複雜性和自然界的相互依存關係。他們還學會了如何利用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例如智能灌溉、土壤監測和氣候適應技術等。

之前的班級農田計劃,因讓路學校宿舍發展被迫暫停。

總的來說,這一課程的設計旨在通過實際體驗和多學科的融合,幫助學生不僅掌握農業技能,還培養他們對生命與自然的崇敬與深刻體悟。

各界提供寶貴建議

提及課程面臨的最大挑戰,陳志強坦言,最初在設計課程時對細節的考慮不夠全面,幸好有各方夥伴和朋友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建議,幫助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逐步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不負辛苦,才不負老師,農業課指導老師之一的羅偉銓。

他還提到,大家普遍低估了農耕的難度和體力消耗。例如,學生們光是搬運泥土就耗費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由於土地面積廣闊,泥土一車車地倒進去,彷彿像將水倒入大海一樣,進展並沒有想象中順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課程計劃。

此外,土壤培養、有機堆肥工作和蔬菜種植等主題也因時間安排緊張而被耽擱,尚未帶領學生完成。他表示,希望能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裡多完成一些相關工作。

事務處助理林榮坡看著豐收的場景,也是喜上眉梢。
鄭美麗:領悟植物生長週期奧妙

學生鄭美麗說:“一開始各組分區種植,但我的瓜卻長到了別位,順藤摸瓜才發現那是朝著陽光較充沛的地方長去。”

她通過種植領悟到植物生長週期的奧妙,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自我認知與提升的樂趣。

事務主任劉喜財正指導學生如何通過合理修剪,調節蜜瓜生長。
黃曼寧:不斷髮現“新大陸”

學生黃曼寧說,種植過程不斷髮現“新大陸”,比如蜜瓜小時候很光滑,長大後才出現網紋,而且越來越明顯,照顧不好的話會導致裂果,與在市場上看到的經過農夫精挑細選的果實,他們看到了蜜瓜在成長中的各種面貌。

彭莘芷:一切陌生又新奇

學生彭莘芷說,一切都是那麼陌生,但一切又都那麼新奇,像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它們開始時是橢圓形,很像黃瓜,吃起來的口感也像黃瓜,最神奇的是它的觸感,毛毛的,覺得十分可愛;剪分枝的時候,甚至感覺罪孽深重,種植的感覺很神奇,就像孕育小生命。”

密瓜已經成熟,可以採摘了!
黃頌喆:微小植物藏生命之謎

學生黃頌喆:“開始看到長了兩粒瓜很開心,可是老師說只留下其中一粒,才會長得好,當時沒有立下決心做出取捨,把兩顆瓜都留下,結果都長得比較小。”

對他而言,這些微小的植物藏著生命之謎,是農人播種,辛勤灌溉,它們才能在土壤中繁殖生長。

溫室農田外觀。
李聞準:自動化設備很新奇

學生李聞準:“印象較深刻的是第一次走進溫室,看到頗具規模的自動化設備,感覺很新奇。自家種植辣椒、羊角豆、斑斕葉、芒果等等,都是自然農耕,此前並未有接觸過科技種植。”

林玟嘉:有感掙錢不易

學生林玟嘉:“去年班級農田計劃,我們種了番薯葉,收成後將番薯葉採摘並捆綁後賣給學校老師。那次的收成為班上掙了十幾塊錢,雖體會到滿滿的成就感,但和付出的時間相比,亦有感掙錢的不容易,從而更懂得要好好珍惜食物,也提醒自己要好好學習。”

左起林玟毅、林玟嘉、李聞準與黃頌喆,右起鄭美麗、黃曼寧與彭莘芷,在校長陳志強的陪同下接受訪問,之後在溫室前合影。
林玟毅:驚訝植物生命力

學生林玟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組員在修剪側枝時不慎把主蔓剪掉,把大夥嚇了一大跳,所幸之後還能繼續生長,大家都對植物的生命力感到很是驚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