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8:10pm 26/09/2024

温室

农田

小农夫

蜜瓜

丰收

快乐农耕

双溪大年新民独中

绿色校园运动

快乐农耕:全国中学绿色校园运动 | 双溪大年新民独中设温室农田 蜜瓜挂满枝头 大丰收

报道、摄影/陈嘉盈

9月是大地回馈农人辛勤耕耘的季节,走进大年新民独中建设的,见一颗颗沉甸甸的挂满枝头,历经阳光的洗礼及师生72天的辛勤劳作后,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也洋溢在这些“”的脸上。

一名学生的自述:“一开始觉得农业课该很无聊,但努力勤耕并看到累累硕果之后,真正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内心感动久久不散。”

ADVERTISEMENT

沉甸甸的蜜瓜挂满枝头。

“老师开始时播放影片让我们了解种植蜜瓜的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亲自动手操作后,才发现有很多状况和细节需要注意,实则不易。”

师生皆低估了种植乐趣

“不得不承认,我们低估了它的难度,也低估了它的乐趣。”

双溪大年新民独立中学校长陈志强说:“相比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更能让人有所体悟。”

陈志强。

学生们从中发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力量与延续。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第一批温室蜜瓜收成

去年参与星洲日报、《学海》周刊主办的“:全国中学”的新民独中,收成他们第一批由温室种出的蜜瓜。

学生迫不及待地品尝亲手种植的蜜瓜。

新民独中的温室农田位于学校B门,即篮球场对面的一块空地,面积有20公尺乘40公尺。校方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种植的乐趣,于是董事部出资1万6000令吉,盖了这座温室。

温室内的种植设备、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支持则由活动赞助商Advansia有限公司提供,菜农总会、果农总会也在种植过程中给予很多帮助。

农耕成为高二校本课程

陈志强说,学校从2022年开始将农田耕种纳入实践教育的一部分,起初是以班级农田模式进行。今年正式成为高二的校本课程,所有高二班的学生都会分配到具体任务,包括参与耕作,以及通过田间日志记录他们的农耕体验。

他说,由于温室中的温度、灌溉、施肥、土壤营养调节和昆虫防治等系统都是自动化,虽然稳定且容易管理,但也让学生错失了不少宝贵的“学习机会”。

她们说,这些蜜瓜就像她们的“孩子”。

因此,前期学校更重视自然土壤种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培养对泥土的亲近感,体验踩在土地上耕作的乐趣与意义。

“自然农耕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土壤,感受人与土地、大自然的关系,并且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温室则为同学们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减少外部条件的影响,便于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师生72天的辛勤劳作后,终于迎来了丰收,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他说,首批农作物的收成将分发给师生和假期期间协助照看农田的校工和保安员。

设课程 鼓励家中种植

陈志强也透露明年的计划:除了在学校进行农耕活动,还将设计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作物,将农耕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他认为,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体验农耕过程,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延续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他说,农业课程不仅限于种植知识,还包含跨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际的农耕劳动,学生不仅学习了农业科学的基础,还接触到了土壤学、生态学、植物营养学、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这些跨学科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还学会了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例如智能灌溉、土壤监测和气候适应技术等。

之前的班级农田计划,因让路学校宿舍发展被迫暂停。

总的来说,这一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实际体验和多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不仅掌握农业技能,还培养他们对生命与自然的崇敬与深刻体悟。

各界提供宝贵建议

提及课程面临的最大挑战,陈志强坦言,最初在设计课程时对细节的考虑不够全面,幸好有各方伙伴和朋友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建议,帮助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负辛苦,才不负老师,农业课指导老师之一的罗伟铨。

他还提到,大家普遍低估了农耕的难度和体力消耗。例如,学生们光是搬运泥土就耗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由于土地面积广阔,泥土一车车地倒进去,仿佛像将水倒入大海一样,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课程计划。

此外,土壤培养、有机堆肥工作和蔬菜种植等主题也因时间安排紧张而被耽搁,尚未带领学生完成。他表示,希望能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多完成一些相关工作。

事务处助理林荣坡看着丰收的场景,也是喜上眉梢。
郑美丽:领悟植物生长周期奥妙

学生郑美丽说:“一开始各组分区种植,但我的瓜却长到了别位,顺藤摸瓜才发现那是朝着阳光较充沛的地方长去。”

她通过种植领悟到植物生长周期的奥妙,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认知与提升的乐趣。

事务主任刘喜财正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合理修剪,调节蜜瓜生长。
黄曼宁:不断发现“新大陆”

学生黄曼宁说,种植过程不断发现“新大陆”,比如蜜瓜小时候很光滑,长大后才出现网纹,而且越来越明显,照顾不好的话会导致裂果,与在市场上看到的经过农夫精挑细选的果实,他们看到了蜜瓜在成长中的各种面貌。

彭莘芷:一切陌生又新奇

学生彭莘芷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但一切又都那么新奇,像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它们开始时是椭圆形,很像黄瓜,吃起来的口感也像黄瓜,最神奇的是它的触感,毛毛的,觉得十分可爱;剪分枝的时候,甚至感觉罪孽深重,种植的感觉很神奇,就像孕育小生命。”

密瓜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了!
黄颂喆:微小植物藏生命之谜

学生黄颂喆:“开始看到长了两粒瓜很开心,可是老师说只留下其中一粒,才会长得好,当时没有立下决心做出取舍,把两颗瓜都留下,结果都长得比较小。”

对他而言,这些微小的植物藏着生命之谜,是农人播种,辛勤灌溉,它们才能在土壤中繁殖生长。

温室农田外观。
李闻准:自动化设备很新奇

学生李闻准:“印象较深刻的是第一次走进温室,看到颇具规模的自动化设备,感觉很新奇。自家种植辣椒、羊角豆、斑斓叶、芒果等等,都是自然农耕,此前并未有接触过科技种植。”

林玟嘉:有感挣钱不易

学生林玟嘉:“去年班级农田计划,我们种了番薯叶,收成后将番薯叶采摘并捆绑后卖给学校老师。那次的收成为班上挣了十几块钱,虽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但和付出的时间相比,亦有感挣钱的不容易,从而更懂得要好好珍惜食物,也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

左起林玟毅、林玟嘉、李闻准与黄颂喆,右起郑美丽、黄曼宁与彭莘芷,在校长陈志强的陪同下接受访问,之后在温室前合影。
林玟毅:惊讶植物生命力

学生林玟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组员在修剪侧枝时不慎把主蔓剪掉,把大伙吓了一大跳,所幸之后还能继续生长,大家都对植物的生命力感到很是惊讶。”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5:51pm 18/01/2025
统考成绩显著提升 双溪大年新民独中大跨越

(双溪大年18日讯)吉打双溪大年新民独中生在2024年统考中,无论初中或高中考生的整体成绩都明显进步。初中15名考生考获3A以上佳绩,为历年最佳;高中则整体及格率达88.81%,首次跨过80%。

该校发文告说,今年103名初中考生中,有43人(41.74%)取得至少1A,亦是历年最多的一次。初中整体及格率为91.13%,三语科目的及格率更是高达95.47%。

刘轩睿获8A佳绩。(校方提供)

高考有53名考生,其中7科目的及格率高于往年,华文、高数及电脑与资讯工艺,获得100%及格率。至于首次提供的经济学科目,及格率也达97.73%。

初中优异生是韩檺仲(7A)和李芸萱(6A);高中优异生则是刘轩睿(8A)与梁溢航(5A)。

韩檺仲考获7A佳绩。(校方提供)

校长陈志强说,经过持续的培养和努力,考生的学术成绩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在以往较为挑战的科目如英文、数学、高级数学和科学方面,近几年均有显著突破和优异表现。及格率不仅逐年稳步提升,考获及格的众数和中位数,也从过去的C和D级提升至B和C级,可见学校在教学规划、师资培训和学业辅导上的努力已初绽成效。

2024年初中统考成绩优异生
7A 韩檺仲
6A 李芸萱
5A 吴晓欣、林嘉恩、陈一佳
4A 黄春颜、江峻铨
3A 奥丽亚、曾勤安、杨媃伊、罗奕欣、刘汉军、陈泓宇、叶川诘、尤根
2A 吴文轩、叶恬卉、许宇捷、郭芷吟、林抒蒽、林妍恩、陈季恩、温芷怡、李冠燊、蔡美淇
1A 莫礼滔、张洁怡、柯乐、许学诚、黄釨汇、叶茹庭、张霏映、倪楷勋、许铚恩、许劼乐、黄韵乐、布特拉、陈宇恩、周美希、倪巧历、林旆如、黄歆霖、尤杏竹

2024年高中统考成绩优异生
8A 刘轩睿
5A 梁溢航
3A 廖仁宏、叶川湶
2A 黎于渲、林彦莹、陈俊尔
1A 黄诗绮、谢书亮、罗友健、吕凯潆、黄泽为、陈泓志、黄宇泽、黄新育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