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一場音樂晚會,幾個音樂會的重要成員熱情招待,對我提出的問題立刻回答,其中一人在百忙之中特地和我坐在一起,有事離開之後表示歉意。
我深深感受到這些受訪者在意媒體,不像目前的許多社會活動,雖然邀請媒體採訪,也在意新聞的刊登,可是不大理會記者,給予媒體的資料不充足。
ADVERTISEMENT
媒體不怕被冷落,怕的是採訪時問不到寫新聞所需要的資料,特別是人多熱鬧的隆重場合遇到這種狀況,現場又不能隨便走動接觸受訪者,有時拍了重要嘉賓的照片,連名字和身分都不知道,散會之後人影都找不到,新聞圖片說明寫不出名字,無法向報館交差。
現在的人沉迷於電子媒體,不重視平面媒體,不再重視報章記者,殊不知正規的宣傳管道仍是平面媒體,要靠報章記者寫了新聞刊登之後,才會引起公眾的注意,或引來社交媒體吃瓜群眾的注意。
一些飲食業者會舍報章而邀請自媒體協助宣傳。問題是那要講好價錢才能請到自媒體採訪,一般上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另一方面,市面上的自媒體太多了,各有各的粉絲,影響力分散,到底要選誰好呢?
選擇報章宣傳是傳統操作。一般上華文報多數來者不拒,只要有利於社會的新聞都會應酬,即使目前報館財務不好聘請的採訪人手有限,若是人手能夠應付,收到採訪邀請應該會派遣記者。
報章以社會喉舌和政府與人民的橋樑自居,接獲採訪邀請會視人手的情況派遣記者。這也就是說,如果同一時間段採訪活動太多,可是人手不足,報館就需選擇比較重要的活動進行採訪。
採訪成本是報館考慮的重要因素。正常辦公時間之外的採訪,如早於早上8時或晚於下午6時的採訪,報館須付超時津貼給記者,如果新聞不重要,報館就不應酬了,以免加重成本,造成關係報章生存的財務問題。
這裡有一個能夠讓報館派記者採訪的秘訣,就是邀請人民代議士主持儀式,若能邀請到行政議員、部長和首席部長等顯要更妙。記者為了得到報章需要的新聞,不被邀請也跟著這些顯要跑。
另一個要訣是把活動辦得有新聞價值。比如來一場新郎乘牛車迎娶新娘的婚禮,各媒體都會聞風而至。
當然,辦報是一種生意,報章的主要收入來自廣告,若邀請記者的一方是經常刊登廣告的金主,報館會特別重視他們的採訪邀請。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