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商之旅 | |
受访者 | 黄子玮(44岁) |
企业和职位 | Hairstory Capital Sdn Bhd创办人兼董事经理 |
品牌 | HairStory |
跳脱传统的技术的层面,HairStory是一家讲求管理与经营的美发企业,并开创性地融入水疗和健康中心的概念,让顾客的服务体验升级。走过14年来,HairStory已站稳脚步,成为知名的企业品牌,引领行业转型。
ADVERTISEMENT

HairStory创办人是年轻企业家黄子玮。他当年从学徒做起成为专业理发师,但没让自己停滞在技术层面,反而从企业的思维推动HairStory的发展。
从小规模做起的HairStory如今在槟城和吉隆坡有22家发廊,即将迎来第23家,还有一家学院(Global Story Academy),拥有约200名员工,已是美发业的佼佼者。

黄子玮:带动服务体验升级
身在美发业,黄子玮思考的是:“每一间理发店都懂得理发技术,要怎样做才能不一样?”
就他看来,美发这领域都是技术者出身的人较多,理发师都掌握“洗、剪、吹、烫、染”这些基本技巧。问题在于,这领域里的许多人“卡”在技术这一块,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教育剪或染发,于是忙着生产新发型,也停留在发型的阶段,难以跳脱框架。
他认为,若要美发业更好和更成熟地发展下去,就不能“卡”在技术层面。因此他从创业的角度下手,思考着如何让这行业可以变得更规范,以及更完善的管理和经营。
“理发只是生产的一部分,一家发廊的维持还讲求营销、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等。如今在马来西亚,很少理发店做到这些部分。”
他说,HairStory大约10年前领头带动美发业服务体验升级,在各个流程里融入水疗和健康中心的概念,让顾客走入发廊时有不同的体验,而且每年都在适应、调整和成长。
比如说,顾客一般上走入理发店时,首先闻到浓浓的药水味,HairStory则用香茅改变发廊的整体氛围。加上轻柔的音乐旋律,温暖色调的装潢,一家发廊也能让顾客享受到按摩院级别的舒适与放松。

“在发现未来5到10年都会走奶油风,HairStory的装潢也会朝这方向迈进。”
他坦言,HairStory的创新做法,影响很多同行学习这一套。如此一来,这行业已集体创造一个价值给顾客。顾客走入发廊时,不止满足美发上的需求而已。
培育好员工确保服务素质
黄子玮坚信,唯有不断培育员工并照顾他们的身心健康,才能确保HairStory继续为顾客提供有素质的服务。

“很多老板一直骂员工,却要他们去爱护顾客,那是不符合逻辑的,员工无法好好表现。”
他强调,唯有对员工好,员工对顾客好,顾客喜欢的话,才对公司好,最后的结果会呈现在业绩里。

他说,HairStory除了教导员工掌握技术,也照顾员工思维上的成长和心态。
“我们发现,员工的原生家庭和过去,让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很不一样。于是我们通过企业核心文化的灌输,加上很多课程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活出新的价值观。”
他说,HairStory也通过分红和擢升为管理层的方式,让员工发展事业大展拳脚,以此留住人才,为公司带来双赢的局面。

比起理发更喜欢创业
黄子玮自认是一个没有理发天分的理发师。比起理发,他更喜欢创业。
朋友的影响下,他1998年中学毕业后到理发店当学徒。期间因为母亲的反对,一度转向攻读LCCI会计文凭和资讯科技,还热衷参加龙舟比赛。
他在1999至2000年期间始终完成学习理发,当了4年初级理发师,晋升前辈级别后,刻在骨子里的创业基因开始蠢蠢欲动。
2004年10月,他捉紧机会与一名朋友创立Hydro发廊,从发林巴刹楼上一家小店做起。两人凡事亲力亲为,亲自打字、打印和分派传单。
黄子玮秉承到妈妈节俭的美德,以尽可减低开销的做法维持经营,拒绝华而不实,每日只开着摩托车去上班,终于把生意做起来。
2006年,Hydro发廊从发林搬迁至大路后,并在2008年成功开设第一家分店,坐落在亚依淡钟灵中学对面。
也是2008年这一年,黄子玮与生意伙伴拆伙后单飞做生意,在2010年把发廊易名为HairStory,带着这个HairStory品牌展翅高飞,发展成美发业王国。

HairStory述说头发的故事
有人说,头发是人的第二个生命。HairStory这名字,中文意指“头发的故事”,这名字的由来有几层含义。
黄子玮说,当年他在中国杭州,受当地一个“爱情的故事”的名命所启发,于是想到“故事”。
从发音来说,他觉得女子喜欢“Strawberry”(草莓),联想发音接近的HairStory。从含义来说,他希望取名为HairStory,可融入更多人关于头发的故事。
“每个人在生命中遇到很多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跟头发有关系,比如一些女生失恋时就剪发。”
他本身也曾经历一个头发的故事。在恒毅就读中学时期,他在中一至中二“梳美美”去上学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来到中三那年,他成为该校第一批必须铲平头发成为军装头的学生。加上当时发育期满脸青春痘,他觉得自己很丑,整个月都不敢抬头看人。
这件事让他知道,头发是一个人的信心来源。而这一个关于头发的故事,也写入HairStory的一部分。
青商团教会我回馈社会
槟州中华总商会青商团让黄子玮学习到“企业也可回馈社会”的精神。
黄子玮在2013年加入青商团时,曾以为这只是搞联谊的组织。但后来接触更多,发现青商团除了主办慈善高尔夫球赛,还走入打枪埔办新春活动,为当地贫老送暖。

他学会这股回馈精神后,HairStory开始与议员合作,走入不同的小社区,包括在植物园、亚依淡、峇眼、双溪槟榔等地举办义剪活动,回馈社会。
“此外,青商团最大的特点是,每个人都很准时,同时拥有很强的ISO品质管理系统。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一套管理系统,运用在自己的企业里。”
黄子玮曾担任青商团的查账、财政和副团长,目前是超级青年小组顾问。

HairStory获奖无数
创业的过程难免出现问题,黄子玮则把问题视为一个过程。
好比说,我国从2020年3月18日开始实行行动管制令期间,他快速决定,翌日把业务转为线上,3月20日即线上推出“先买后用”配套,以凑足每月所需的30万令吉营运资金。
这个果敢的决定让HairStory在3个月内收到100万令吉资金,许多理发店相继倒闭时,HairStory熬过难关,还在解封后多开两家分店。
在黄子玮的领导下,HairStory创立以来获奖无数,包括2012年HWT Group 21世纪成功品牌奖、2013年亚洲美业金紫荆品牌影响力奖、2015年TALLY PRESS MALAYSIA(十大发廊)、2015 JCI CYEA PUMM 50大企业金奖、2016年东盟杰出企业奖、2017年马来西亚纪录大全、2019年JCI SDA可持续性发展奖,2021年SME100大马快速发展企业奖、2022年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卓越青商楷模奖、光明企业勇士金奖和2023年南洋商报飞凰奖等等。

如今,黄子玮也计划通过代理进军印尼市场,未来甚至扩大业务至老人院。对他来说,“只要目标有在,路就不会消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本期主角:刘劲祥(38岁)
品牌:Motion In Style Cinematography(婚礼录影制作团队)、Atlantic by Motion In Style公司(广告、商业活动或现场活动直播拍摄团队)、WEDDINGPENANG.COM(槟城婚庆旅游自媒体);
社团:槟城婚庆专业协会(PWPA)发起人兼现任会长;槟州中华总商会青商团副团长兼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青商团的中央委员、槟城峇央峇鲁狮子会会员、槟城福联青华语国际讲演会及槟中总青商团国际讲演会会员、槟城犯罪意识和公共安全协会执委及国家消费人行动议会会员。
曾获奖项:“中总卓越青商楷模奖”、星洲日报创刊95周年“金典名号-腾飞星企奖”之“视觉先锋摄影青年企业奖”、“CHT International Awards”等。
社团助展示自我 开拓视野
很多人常抱着好奇心询问,加入中华总商会(中总)是否真的会有“康头”(甜头)或生意机会找上门,Atlantic by Motion In Style创办人刘劲祥坦言,这种想法不过是美好的幻想。
他进一步指出,参与社团或协会,并不存在所谓的“甜头”可拿;社团只是一个平台,提供认识他人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而更为关键的是个人是否愿意主动迈出第一步,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有机会出国交流
目前是槟州中华总商会青商团副团长的他说,加入中总后,确实有机会随团出国交流取经,但要真正打入当地市场并不容易。因此,他抱着开拓视野的心态,通过这些机会了解与自身事业相关的市场动态。
“例如,参加前往中国的参访团,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国的科技发展,这让我能从中学习并亲身体验最新的技术趋势,且可掌握到中国的市场生态。”

“同时,这些参访活动也为同行者提供了认识我的机会,尤其当团队涉及拍摄工作时,我的专业能力会自然展现,让大家更了解我的专长。”
刘劲祥强调,随中总团队出国并非为了拓展生意,虽然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杠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访问增进与当地朋友的情谊,而不是单纯为寻求商机而行。
为学习管理组织加入中总
刘劲祥之所以会加入槟中总,是为了学习如何管理一个协会组织。他在2018年12月创立了槟城婚庆专业协会(PWPA),并于2019年正式运作。

由于缺乏管理社团的经验,他一度感到无从下手。后来,他意识到可以借助某些平台来学习,再加上结识了中华总商会的一些成员,便决定加入其中,汲取经验。
当时,他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晰,加入中总非为甜头,而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学习管理组织的技巧,同时提升自身的认知度。
他相信,通过加入中总,特别是参与中总的相关活动如新春送暖或团拜等活动,不仅能拓展人脉,更有助于提升个人和企业的信誉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形象会更鲜明地留在人们心中。届时,当两家公司实力相当时,客户往往会更倾向选择与我们合作。”
创造平台向成功企业家取经
在槟中总,母会引领着青商团成员往外开拓视野,毕竟很多机会需要母会去接洽与牵线。
刘劲祥说,母会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及交流拜访,为青商团成员创造了与不同行业人士互动的机会;这不仅是难得的学习平台,更能让成员从成功的前辈身上汲取宝贵经验,学习待人接物之道。

“中总是个商业平台,成员包括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此外,中总与全球相关组织有联系,是公认的社团。无论我们前往哪个国家,以中总的平台出访,所受到的待遇往往比单独到访更为优待。”
在中总的这些年来,他得以随团到中国上海、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曼谷、韩国、日本等地出访,与当地华商对接交流,商机是其次,个人成长才是最大的收获。
影像视频业务也能企业化
在槟中总青商团理事成员里,刘劲祥应该是唯一一个从事影像视频制作业务的理事,相比其他行业,拍摄及影像制作被认为更偏向艺术领域,因此许多同行并未考虑加入商会或社团。

然而,刘劲祥对自己的方向十分清晰,并借助青商团的平台,学习如何将自己的行业走向企业化,同时积极培养年轻一代,提供培训平台和器材,让更多人掌握摄像与视频制作的专业技术。
“我的团队现有超过20人,因此我非常注重年轻人的培养。不仅是技术方面,更希望将我从前辈身上学到的思维和理念传承给年轻人。”

通过青商团,他也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弱势群体送上温暖,也为环境保护献出力量;对他来说,盈利固然重要,但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同样不可忽视。
刘劲祥在2019年加入中总,不久后便遇上了冠病疫情,他当时是青商团的时任社交媒体小组组长,尔后受委负责青商团“第9届青商大会”的筹备工作,并且是首次通过线上方式举行,最后更以“最多参与者之虚拟商务大会”,列入马来西亚纪录大全。
赴北京清华大学参加短期课程
中总与青商团为刘劲祥提供了持续增值与进修的宝贵机会,其中之一便是远赴北京清华大学参加短期课程(中国侨联马来西亚杰出华商青年研修班),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探讨全球经济生态的动态。

尽管课程仅为期一周,他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交流,观察和学习他人的技术与活动运作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学习之旅,他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业务上得以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当初加入中总的初衷,是希望学习如何有效管理协会组织。而为了掌握更多知识,他不断迈出前进的步伐,珍惜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
他的努力和实力得到了青商团的认可,从媒体小组、品牌小组组长、副秘书一路升任至如今的副团长,角色备受肯定。

刘劲祥在摄影界的成就也同样耀眼,他是知名相机品牌尼康(Nikon)旗下D850、Z6、Z8等旗舰产品的代言人。
他更获得中总的高度信任,今年9月举办的第17届世界华商大会上,由他带领的团队出任大会官方摄影(照片+视频),并出色地完成了大会照片和视频的主要拍摄工作,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
刘劲祥在槟州中华总商会青商团的历程:
·2019年加入槟州中华总商会(PCCC);
·2020年5月19日受委为槟中总青商团(PCCC YES)委员(2018-2020年任期);
·受委为槟中总青商团社交媒体小组组长(2020-2021年及2021-2022年任期);
·受委为槟中总青商团品牌与广告小组组长(2022-2023年任期);
·受委为槟中总青商团副秘书(2023-2024年任期);
·受委为槟中总青商团副团长(2024-2025年任期)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