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有一群年轻人组成职业舞团,打着推广“大马华族舞蹈”的理念,走入校园传授本土华族文化舞蹈,以此提升他们身为大马华人的身分认同感。
他们以“纯粹舞团”(Ximply Dance)为名,发起人秉持“继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原则,在华族文化舞蹈中融入其他民族的舞姿,或纳入本土华人生活内容为舞蹈主题,举例:为吉华(K)校A队编写的《哥峇颂》,以水牛作为舞蹈元素,展现吉打人民的刻苦耐劳,最终在全国华族舞蹈赛中获得冠军。
ADVERTISEMENT
这个舞团也曾大胆采用乩童和华人祭拜元素创作《祭.乩》,借舞蹈艺术让大家认识本土华人信仰文化,也突显舞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面。这支舞蹈在全国舞蹈公开组摘下冠军。
舞团发起人于2014年从台湾毕业后,返乡回到母校吉华独中当舞蹈老师,积极栽培新一代的职业舞蹈员。他用了10年时间才有了今天的职业舞团,更在8月成功创作人生中首部以象屿山为主题的《遇见.屿》长篇舞蹈作品,并在吉打州文化局礼堂表演。我第一次欣赏富有视觉美感、本土华人气息的舞蹈表演,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我是媒体从业者,也来自音乐艺术领域。这名年仅33岁舞蹈老师所展现的坚持和热忱让我敬佩,因为要在艺术领域立足并不容易,况且又以吉打州作为发展起点,必须找到正确管道吸引各领域人士欣赏其舞蹈作品。
这名舞蹈老师在推广本土华族舞蹈的过程中,所带出讯息确实值得大家深思。我们身为华人,已在大马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国家独立后与其他民族一起生活已久,潜移默化形成的大马华人文化有其特独性,足以显示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文化根本,即便国籍身分已是大马人(Malaysian),而非“中国人”(Chinese)。
当我与他聊起为何选择回到米都发展,他表示,亚罗士打是他的家乡,这座城市造就今天的他,而且他回到母校和其他学校栽培未来的接班者,实践“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精神,回馈家乡和母校。
最后,我向这名33岁的职业舞蹈师致敬,希望他继续推广本土华族舞蹈,不要忘记发扬文化舞蹈的初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