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4:49pm 03/09/2024

工匠

致敬

工匠

致敬

向工匠致敬 “匠”喚起對老行業關注

报道/摄影:刘雯诗(受访者提供)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郭應就牌匾的木雕師傅雕塑是其中一件展品。

(檳城3日訊)提到“傳統行業”或是“老行業”,你想到什麼?

一項工藝的出現總是因應社會需求而起,且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而發展得更為精細;同樣的,也可能因為社會的變遷而日漸式微。

ADVERTISEMENT

雖然機械生產早已取代手工生產成為主流,仍有在這城市的某個角落,持續以代代相傳的技藝,日復一日從事生產。

“我所認識的工匠一個個老去,身體非病即痛,經濟處境也不太好,有的沒有人接班。他們傳承的寶貴技藝不該就這麼失傳。”

檳城雕塑家劉志明過去20多年,在喬治市訪拜訪超過50位工匠收集資料,跟不下於10位師傅“偷師”,經常賴在他們店裡問東問西,學習匠人手藝。可惜的是,他收集的資料和照片因電腦故障而丟失,一些不復存在或拆掉的老字號及工匠資料再也找不回來。

為了留住這座城的活遺產,他帶領O Scuplture工作室10人團隊,策劃以“匠”為主題的展覽,日前在檳城展出。展覽透過10件作品向工匠,同時喚起人們對工匠處境的關注。

每件雕塑作品以0.8公尺乘以0.5公尺的大小,再現老師傅、老字號所在的店屋,還有他們在裡頭專注工作的模樣。這些作品都有原型,主角分別是製作紙燈籠、手工香、藤製品、紙紮、三輪車、石碑、手工鞋、牌匾、鐵器及宋谷的工匠。

這醞釀已久系列,在製作期間其中一位“主角”——101歲高齡的制藤師傅沈木德離世。隨後,展出前又接到鐵匠緊急入院的消息,令他百感交集,強烈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劉志明:2003年開啟拜訪工匠旅程 ////

劉志明在2003年開啟拜訪工匠的旅程,始於已故傳統福州紙燈籠師傅李克復。當時他被頭條路一間破敗老屋裡的景象吸引,屋底掛著用硃砂寫下的“小心危樓”的赤紅四字,有個老人在裡頭專注地工作。

李師傅獨守危樓製作大燈籠的景象烙印在腦海。因為受到老工匠的熱忱和堅持感染,劉志明經常到那裡報到,直到李師傅搬遷到五條路豆乾屋仍經常拜訪他。

如今“大吉祥”燈籠所在的店屋已被拆掉,李克復用硃砂寫在紙燈籠上的書法,至今仍高掛在喬治市一些宗祠會館門前。李師傅2014年離世後,這項工藝可說是在喬治市消失了。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他?

工匠處境沒太大改變

“屋子只是軀殼,是工匠為它注入了靈魂。”

他說,工匠在店屋傾注畢生熱忱傳承工藝,這裡既是工作場所,也是他們的家。由於喬治市租金高漲,有些工匠被迫遷走或因此歇業。另外,客源減少、沒接班人等因素,也讓珍貴的工藝面對失傳的危機。

“如果我們再不珍惜,以後一定會後悔!”

他說,老行業老工匠近年逐漸獲得關注,一些組織展開記錄及保育計劃,媒體也不時報導,但工匠的處境和行業的生態似乎沒有太大改變。

“手工藝人在一些國家已被奉為‘國寶’並獲得充足的支持和保護;相比之下,老行業在這裡受到的關注和支援微乎其微,除了非政府組織,有誰在乎呢?”

他所熟識的工匠大多已年邁,出入醫院是常見的事,還有一些還面對經濟困難。

“手工香師傅李明泉以及繼承人兒子李振寶分別在2020及2023年逝世,現在由李振寶的遺孀碧婉接手,她的生意很差,手工香事業現在只靠她一人獨撐。”

他說,檳城僅存的製造三輪車工匠朱友春也已經年邁,最近面對健康問題,他在不久的將來會退休,此後,再也沒有人制作三輪車了。

老行業面臨生存挑戰

破敗的建築、病老的身體、夕陽行業,盡是衰敗意象的集合。這究竟是不是老行業真實處境的反映?

許多老行業因社會經濟與生活形態的改變,面臨生存的挑戰,也在考驗中尋找出路,例如轉向手工藝品化、開設工作坊,有的則開啟線上平臺銷售產品,適應時勢變化。例如觀音亭附近的手工香、香港鞋店、祥興隆制藤店都有開設工作坊,教授大眾傳統工藝。

劉志明“偷師”的日子不僅學習傳統工藝,也學到工匠對工藝認真講究的精神,化為他創作的養分。2015年,他在一項交換計劃下,於鐵匠鋪德萬春向第3代傳人張華源學習打鐵。那時他創作出數十件作品,後來邀請張華源觀看成品展出。

“師傅完全不敢相信那些雕塑是在他的店鋪,用他的設備創造出來的東西!”

這也是不失為雕塑家另類的“傳承”方式。他希望大家以各自的方式支持老行業,別讓它失傳。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358亞福糊紙店已搬遷到五條路,父子聯手繼續經營。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位於椰腳街觀音亭旁的癩哥巷(Lorong Muda)的手工香店鋪開設工作坊,產品也更多元化,除了原本用作宗教膜拜的日用品,也轉向售賣手工藝品或紀念品。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朱友春(中)見到“合發”三輪車店搬遷前的舊址店鋪栩栩如生地再現眼前,開心地與劉志明(右)合照留念。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大吉祥”福州燈籠工匠李克復已經離世,曾經落腳的頭條路店屋也不復存在。如今憑著雕塑家的印象,再現於人們的眼前。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以德萬春第3代鐵匠張華源為主角的作品。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祥興隆的沈木德制藤師傅在“匠”系列策展的過程中離世。這個老字號目前由兒子接手經營。雕塑裡的迷你藤製品,來自祥興隆。
(大北马)向工匠致敬 “匠”唤起众人对老行业的关注
香港鞋店第二代傳人黃慶文對於自己被縮小的身影和店鋪舊址感到新奇,用手機拍攝留念。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