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4日讯)韩国驻马大使余承培期待作为领先全马工业界的槟州,能够扮演关键角色,强化大马与韩国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合作。
他说,韩国与大马在过去64年的关系密切且不断加强,目前已有超过400家韩国企业在马投资,其中包括在槟城设厂的半导体及电子与电气企业。两国的双边贸易协定(FTA)目前也在进行中。
ADVERTISEMENT

他周五在合您广场GSC戏院出席韩国电影节开幕礼致词时这么说。由韩国驻马大使馆主办的韩国电影节,在我国首次走出吉隆坡以外的地点举办。
韩国电影节免费戏票火速派完
余承培说,槟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举办享誉国际的乔治市文学节及艺术节,可谓举办电影节的绝佳地点。
“1985年由韩国公司建设的槟城大桥,成为两地长久友谊的象征。如今的电影节则是搭建韩国与槟城的文化交流之桥。”
他说,电影节是配合2023及2024年韩国旅游年于23日至25日期间举行,戏票免费开放索取,反应热烈,很快就派完。
黄汉伟:欢迎韩制片人来槟取景
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说,槟城有古迹建筑和美丽的风景,是理想的电影取景之地,他欢迎韩国制片人前来槟城拍摄。槟州政府将为拍摄提供需要的支援和协调,确保有关工作能在槟城顺利完成。
他说,本次电影节播映的3部韩国电影是《三天的休假》丶《郊游》及《季春奶奶》。这些电影让大家有机会观赏韩国丰富的叙事传统,也为本地观众提供体验韩国电影深度和多样的机会。
出席者尚有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浮罗山背国会议员巴迪亚、槟州行政议员法米再诺、合您广场GSC戏院营运主管潘威祥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记得小时候住在婆婆家,每个清晨都会被那阵清脆的鸡啼声叫醒。那时的日子,大部分家里都会种菜、养鸡鸭等,乡村的景象如此生动而原始。
随着岁月流转,长大后,婆婆的木屋早已被拆除,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与快速,但却失去了许多纯粹的乡村记忆,甚至许久不曾再听到那熟悉的鸡啼声。
直到那一天早上,笔者走到双溪槟榔区“槟城2030愿景”中心的大门时,忽然听到从里边传来的阵阵鸡啼声,心里顿时感到一阵温暖。那声音仿佛将时光倒流,瞬间让笔者回到了童年时光,回到了那个宁静、纯朴的年代。
此时,迎面而来的是笑容可掬的双溪槟榔州议员林秀琴选区助理叶宝蕊,她带着笔者走入双溪槟榔槟城2030愿景中心后方的“绿色天地”,继续这段别具意味的旅程。
绿色葡萄开花结果
住在小公寓的笔者,看到这藏在闹市之中的“绿色天地”时,顿时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与舒适,仿佛踏入了一个与外界喧嚣隔绝的世外桃源。
花园中种了许多植物,映入眼帘的是沿着架子攀爬的葡萄藤。笔者满脸疑惑:长年如夏、阳光强烈又潮湿的槟城,竟然能种出葡萄?
叶宝蕊笑着解释,这株葡萄藤其实已经种了一年多,是她亲自从吉打莪仑带回来的品种之一。为了实验是否能在本地环境中生长,她一口气种下了四种不同颜色的葡萄,但至今,只有绿色葡萄开花结果。
她指着其中一串尚未成熟的青色小葡萄,眼神中满是喜悦与珍惜地说:“好不容易才长出这一小串,真的很珍贵。”

她说,葡萄的花心真的很小又脆弱,若浇水时不小心将水直接浇到花心,就可能导致花朵提早凋谢、无法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小心,只为避免一滴水伤了那娇嫩的花心。”

“槟城2030愿景中心”
提供多功能社区空间
叶宝蕊介绍,双溪槟榔区的“槟城2030愿景中心”是在2023年6月4日正式开幕,设立目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多功能的社区空间,内设有会议室、资源中心与培训空间等,成为民众交流、学习与办事的便民据点。

她回忆道,该中心还未设立前,他们在巡视场地时发现后方有一块约1000平方尺的空地,长时间被荒废,杂草丛生,地段归属县署办公室。当时他们心想:与其任其荒废,不如将这块土地变成一个有生命、有用途的绿色空间,服务社区、也美化环境。
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向有关当局申请,将这块地重新规划使用。从构思、申请、到动工整顿,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
辣椒不容易栽种
她说,一开始他们主要尝试种植的是辣椒、羊角豆、茄子、太阳花和柠檬树等常见作物。选择这些植物,是希望从容易管理、成长周期短、又具实用价值的作物开始,慢慢累积经验,也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不过,过程并不如想象中顺利。
“我们很快发现,辣椒其实非常难种。”

虽然看似简单,但辣椒容易招来各种害虫,尤其是蚜虫和白蝴蝶幼虫,经常在辣椒叶上啃食成洞,严重时整株枯萎。
“眼看它们长得好好的,几天不注意,害虫就把它们‘吃’光了。”

费尽心力照顾哈密瓜
为了克服种植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叶宝蕊开始积极向外请教与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她获得了峇都丁宜乡管会的协助,对方赠送了一些哈密瓜种子,让她有机会尝试种植这类在本地较少见的瓜类作物。
不过,当真正动手种下哈密瓜时,现实又给了她一堂“农夫课”。
她说,哈密瓜的生长周期长,对土壤、阳光、水分都很讲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结果率。

更让她惊讶的是,费尽心力照顾半年,一次翻土与种植,最多竟只收成两颗哈密瓜。
“这才让我真正明白,为什么市面上的哈密瓜那么贵!”原来每一颗甜美多汁的果实背后,都是时间与耐心的积累。

(黄雨云摄)
回收品改造所有设施
叶宝蕊也在“绿色天地”的一角,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小棚子,用来饲养鸡、鸭和鹅,为这个社区花园增添了更多生命气息与互动乐趣。

她说,所有设施都尽量使用回收物品改造而成——废弃的浴缸被清洗后变成鹅的喝水盆,被丢弃的塑料桶则摇身一变成了饲料盆,不仅实用,也传达了环保再利用的理念。

她笑着说,设立这一区块最主要的目的是教育,希望家长能带着孩子来参观,让小朋友亲眼看、亲手摸,重新认识生活中最基本、却往往被忽略的自然知识。
“现在的孩子,有的连鸡、鸭、鹅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了。”
她说起一件趣事:“有一次我问侄女:你知道鸡长怎样吗?她居然回答我:‘肯德基(KFC)炸鸡啊!’”她边说边笑,语气中却也透出几分无奈。

重新建立完整水耕系统
询及“绿色天地”的未来规划时,叶宝蕊表示,她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水耕系统,以提升种植效率并扩大蔬菜品种。
她计划优先种植芥兰、菜心和苋菜等适合水耕的本地常见蔬菜,不仅生长周期短、易打理,也更符合社区居民的饮食习惯。
“过去曾经尝试水耕,但因为水泵坏了,所以暂时终止了。”

不过,她还是很希望能重新启动这个项目,因为水耕不但节省空间与水源,更适合在城市中推广,是一种符合环保理念的现代农业方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