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21日訊)資源回收再循環慈善中心,把收集到的各種小零件分門別類,擺放在架子上讓社區居民免費領取使用,這些零件有螺絲、彈簧、門把和瓶蓋等,該中心要向社區貫徹的思維是,不要糟蹋資源及無端端把這些資源送到浮羅布隆垃圾場。
ADVERTISEMENT
莊慶鴻:剛好用到不必買
已打理該中心23年的南美園第4期睦鄰計劃顧問莊慶鴻(70歲)受訪時說,很多時候,人們把不要了的東西送到回收中心,不過,裡頭的很多小零件,都是人們日常需要用到的東西。為此,他就萌生把這些小零件分門別類,放在中心內讓居民免費拿去用,這是貫徹居民響應環保意識的方法之一。
他說,這些小零件雖然大多數都能在商店找到,但也有一些是很難找到的,如果剛好要用到,又可以在中心內找到,相信那個要使用到的人,就會明瞭不浪費資源的重要性。
莊慶鴻說,該中心歡迎民眾響應資源回收再使用,只要民眾在中心內找到要用到的回收資源,該中心都歡迎民眾拿去使用。
“2004至2006年期間,人們的環保意識仍低,當時我們踩著三輪車沿戶去做回收。如果有人要找一些物品的零件或舊物,都歡迎來這裡尋找。”
他說,一些被人丟棄的電子或電器產品,他會試著修理,讓舊物重新運作,避免浪費。
環保覺醒回收物減少
莊慶鴻說,回收中心如今每個月收到的回收量已大幅銳減,不過,這卻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事,中心內的回收物少了,並不是人們減少了資源回收,而是如今大多數人和家庭都在做著資源回收的環保工作,大家都在做,因此送到回收中心的回收物也減少了。
他說,打從2001年,該中心就在社區推動資源回收,最初擁有十多名義工協助打理,每個月的回收量高達四、五噸,變賣回收物捐出的慈善金有數千令吉。如今只有他和數名理事偶爾協助打理,回收物每月也只有一兩噸及變賣後獲得數百令吉。
迄今捐出逾10萬慈善金
“早在2000年至2014年期間,每月變賣回收品可捐出約5000令吉給慈善單位,如今只介於數百令吉至1000令吉,有時也只捐出一兩百令吉。”
他說,該中心是100%將所得收益捐慈善,一分錢都沒進口袋。
該中心於2001年在時任武吉丁雅州議員吳秀麗鼓勵下成立,是州內第2間成立的資源回收中心。
“自2001年,中心把資源回收獲得的款項,悉數捐給病黎、南美園義務消拯隊及貧困家庭等,受惠者來自各族,過去20多年來已捐出逾10萬令吉慈善金。”
他說,該中心也曾連續3年獲選為全檳資源回收中心的冠軍。
檳州是時候嚴厲執法!
莊慶鴻說,檳州已推動環保運動20多年,是時候嚴厲執法了,不能再苦口婆心的只是教育。
他認為,地方政府是時候落實更有系統化的垃圾回收法,如效仿日本,規定每日只收取特定類別的回收品,如星期一回收紙品、星期二回收塑料品,如果要丟棄大件物品,就必須向市政廳購買特製貼紙,作為支付處理物件的費用。
他建議市政廳先在小社區推行此先鋒計劃,再逐步擴展至其他大社區,朝綠化社區的環保之路繼續挺進。
他打趣說,看到環保中心之路越走越少人,回收物越來越少,是不是感覺好像人們越來越不愛搞環保?
“實際上是社區的資源回收管道增加了,民眾的環保意識也提高了。”
樂見環保意識提高
他說,如今社區裡不時都有資源回收的羅裡到家家戶戶收取回收物,響應的人也很多,大家都意識到環保和資源回收的重要性,因此該中心的回收量大幅銳減,也是他和理事樂見其成的事。
莊慶鴻說,檳州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環保州屬,至今州內的環保意識仍不斷提升,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他說,過去檳州落實無塑料袋日,冠病疫情前落實垃圾源頭分類教育,檳州循環率全國居冠,隨著檳州政府今年7月1日起重新落實垃圾源頭分類執法,家家戶戶都必須在家裡進行資源回收。
“這些回收物雖然沒有送來給我們,但是至少也沒有被送往浮羅布隆垃圾場丟棄。”
執法與教育需持之以恆
莊慶鴻說,在環保方面,檳州已達到執法比教育更有效的階段,州政府落實垃圾源頭分類執法,民眾的環保意識一定會變得更好,不過,這有賴於州政府的執法是否能持之以恆。
“民眾別無選擇,必須進行垃圾分類,不然後果就是會被罰款,中國能做到‘垃圾不落地’,每家餐廳都處理廚餘,靠的就是嚴厲執法。”
“檳州垃圾源頭分類可循序漸進,第一步先落實,第二步再進一步約束人們處理垃圾的行為,最終達致零垃圾。”
他說,有一點必須糾正的是,一些民眾以為他們繳付門牌稅就有“權力”丟垃圾,實際上繳門牌稅並不是丟垃圾的“準證”,身為人類,就要為地球著想,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不亂丟垃圾。
“民眾今後也要互相監督,誰亂丟垃圾,就用手機攝錄起來,提交給威省市政廳採取行動並獲取100令吉懸賞獎金。”
莊慶鴻說,檳州的環保意識仍需提升,比如超市已完全不提供免費塑料袋,然而巴剎卻還是沒什麼受到限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