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馬新聞

發佈: 6:40pm 18/08/2024 846点阅

骨折

骨質疏鬆症

骨折

骨質疏鬆症

醫生:骨折是症狀之一 骨質疏鬆症帶來危害

報道:劉雯詩
攝影:林曉慧
封面主文(大北马)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治疗讲座
西藥行職員為出席者檢驗骨密度。

(檳城18日訊)全世界每3秒就有一例骨質疏鬆性案發生。骨質疏鬆症不會直接殺死你,但卻會以間接的方式帶來許多危害,據統計,在首次發生髖部骨折後,5年內的死亡率高達42%,而致殘率是50%。

其危害還包括10倍的再骨折風險、40%無法獨立行走、60%至少有1項基本生活受限的風險。此外,也需大筆治療費用,對患者及家人造成經濟負擔。

ADVERTISEMENT

骨科矯形外科顧問醫生黃子良說,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症狀之一,病人不一定是在承受很大的創傷或從高處墜下才會骨折,常見的是隻是在家滑倒,坐下時不小心坐在地上,都足以導致骨折。

跌倒致傷及早照X光檢查

他建議,如果跌倒導致創傷、疼痛或瘀青,最好及早照X光檢查,要是耽誤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原本髖骨稍微裂,只需儘快治療即可康復,但如果沒有第一時間處理,可能會導致髖骨移位,嚴重的話還可能要做手術。

“通常在第一次骨折發生之前沒有症狀。初次骨折發生後,50%患者可能再次骨折。”

他說,骨質是在靜悄悄的情況下逐漸流失,骨質疏鬆症其實很普遍。正常的骨頭可以承受相當大的外來創傷而不骨折,但骨質疏鬆症患者不需承受很大的撞擊力就會發生骨折,因為骨的強度下降和脆性增加。

骨折發生率女性比較高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又比起男性高。50%女性及20%男性在50歲後的風險更高,女性機率是每3人當中佔1人,男性每5人佔1人。

他解釋,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胸椎、腰椎、髖部(股骨近端)、腕部(前臂遠端)、肱骨近端、骨盆髖臼,其他部位如肋骨、蹠骨、腓骨等也可能發生。

除了骨折,其他的臨床表現包括逐漸增加的背部駝背(老年駝背)、身高下降超過4釐米、進行看似無害的活動後(如:彎腰、提重物、咳嗽或打噴、低創傷性骨折)出現急性背痛、跌倒時從站立高度或更低處摔下。

他今日出席由檳城德教會紫雲閣醫藥股主辦的“骨骼疏鬆症的認知與治療”講座上這麼說。

“骨本”在35歲後走下坡

“骨本”是左右骨骼增長的關鍵。黃子良說,“骨本”在35歲以後走下坡,每年流失約1%骨質,而女人收經後,每年可流失多達3%至5%骨質。

他解釋,骨骼裡的細胞對骨骼的重塑扮演重要角色,“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需要達到平衡才能維持骨骼的健康狀態。人體在35歲之前,成骨細胞的活動性比較高。他建議,在35歲前透過負重運動和健康飲食,努力儲存“骨本”。

患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多

女性骨密度通常比男性低,更易患骨質疏鬆症,特別是45歲前收經或缺乏女性雌激素者的風險更高,男性則是缺乏男性睪丸激素者風險較高。

“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還包括曾經骨折、患有內分泌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腎臟疾病或庫欣病、曾接受癌症治療、現在或過去患有進食障礙(如厭食症)、營養不良、鈣的攝入量低或缺乏維生素D、體重輕或身體骨架小等。”

此外,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如類固醇或肝素,抽菸、大量攝入酒精或咖啡因、運動量不足及久坐的生活方式都是患上此症的風險因素。

他建議具備上述風險因素者在50歲後檢驗骨密度,可選擇透過雙能X射線吸收測量(DEXA),檢測是否患上骨質疏鬆症並監督治療效果。

“若無風險因素,可在65歲檢驗,平時也要維持運動,攝取足夠的鈣及維生素D。”

封面主文(大北马)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治疗讲座
黃子良向觀眾講解骨質疏鬆症的各種面向。
黃子良建議改變生活習慣

骨質疏鬆症憑著早期的干預,有助於預防骨折和改善預後。黃子良建議平時缺乏運動的人改變生活習慣,透過負重或力量訓練、跑步等增強肌肉力量,同時也需增強平衡感,以減低跌倒的風險。

他說,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1000毫克的鈣質,發育中的青年需1300毫克,孕婦或已收經的女性1200毫克。若平時飲食無法攝取足夠的鈣,他建議每天可補充600毫克的鈣片,其餘從飲食中攝取。另外,他也建議減少菸酒。

他說,治療的目標是預防骨折、紓解疼痛、改善行動能力、保持或增強骨密度。其中包括藥物及非藥物的干預措施。

“骨骼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收經後)加速流失,由於骨骼的重建無法跟上分解的步伐,所以會變得脆弱。大多數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是通過降低骨骼分解的速度,發揮作用。有的藥物加快骨骼重建,無論哪種機制,都可以增強骨骼並降低骨骼風險。”

封面主文(大北马)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治疗讲座
陳芠琛:平時低頭看手機的身體多處於內縮狀態,會擠壓到內臟。在中醫裡講究陰陽調和,平時內縮多了,就要多舒展身體。
陳芠琛:倒退行走可提升身體力量

另一位分享人陳芠琛中醫師說,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並沒有“骨質疏鬆症”這個詞,而是是從人體多個方面的運作和配合來看。

他說,除了骨骼的健康,也需重視肌肉的力量和身體的協調。除了中藥方劑、針灸穴位,傳統健身法也十分重要,他也在現場示範簡單的動作,授招如何提升力量。例如簡單地倒退行走,也可提升身體力量。

封面主文(大北马)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治疗讲座
陳芠琛示範倒退走路的練習,並說明這簡單的動作有助於增強力量。
賴創漢:提供預防治療醒覺

紫雲閣副閣長拿督賴創漢致辭時說,此活動旨在減少大眾對此病症的恐懼與誤解,提供預防和治療的醒覺。當日也備有免費的骨骼密度及血糖檢驗。

檳城德教會當日贈送16臺輪椅予貧老。出席者尚有閣長拿督沈雅財、閣務顧問拿督斯里黃智緒、拿督斯里林嘉水及拿督斯里黃賜興、醫藥主任李松昌及Mega Kulim的代表陳佳盈。

封面主文(大北马)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治疗讲座
檳城德教會紫雲閣贈送16臺輪椅予貧老。
封面主文(大北马)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治疗讲座
沈雅財(左四起)及李松昌代表檳城德教會贈送紀念品予陳佳盈(左起)、黃子良及陳芠琛。

封面主文(大北马)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治疗讲座
出席者聽講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2:00am 29/04/2025 2.5千点阅
被断定存活率5%  滑雪坠崖女子 奇迹康复
暖势力 | 绝境重生!滑雪坠崖女子奇迹康复
科比尔因为一场滑雪事故身受重伤,医生甚至断言她的存活几率只有5%,可能终生无法开口说话。然而,她康复神速,堪称医学奇迹,推翻了医生的预测。(图:霍士新闻网)

(阿斯顿28日综合电)一场可怕的滑雪事故,让23岁的科比尔身受重伤,医生曾断言她的存活几率只有5%,甚至可能终生无法开口说话。然而,她的康复速度惊人,堪称医学奇迹。

2024年3月,来自英国的厨房设计师科比尔与一群好友及19岁的妹妹菲比前往保加利亚的班斯科滑雪。3月17日的清晨,他们兴致勃勃地出发,原本计划在中午前找个地方吃饭,然而,这场滑雪之旅却在顷刻间变成了生死考验。

“事故前我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我们正在讨论午餐去哪儿吃……” 科比尔回忆道。

滑雪跌入15英尺深谷

在滑行过程中,她的右滑雪板意外地与左滑雪板交叉,导致她身体失衡。由于气温回暖,雪层发生了变化,使她无法正常调整方向。失控的她从悬崖边缘翻滚,跌入了15英尺深的峡谷。

眼见科比尔跌落,3名同伴毫不犹豫地跳入峡谷救援,其他人则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不是妹妹和朋友们的果断行动,我根本不可能活下来。”科比尔感慨道,“他们连想都没想就跳了下去,哪怕自己也可能受伤。他们太了不起了!”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医护人员震惊地表示,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颅脑损伤。事故导致她颅内大出血、骨盆骨折、眼眶骨折、鼻梁骨折,以及三节脊椎骨折。

她的状况极为危急,医生立即为她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紧急手术,不得不摘除部分颅骨以缓解颅内压力。

手术后,她被转回英国接受进一步治疗。医生警告她的父母,恢复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但她的恢复速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期,虽然她对事故后5周的记忆完全空白。

“当我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神经科病房,大概三四天后,记忆开始逐渐恢复。”科比尔说道。

目前,她右脸部分神经受损,听力受影响,眼睑活动仍有障碍,后脑还有一处未完全愈合的伤口。然而,相比于最初医生的悲观预测,她的康复已然是奇迹般的存在。

暖势力 | 绝境重生!滑雪坠崖女子奇迹康复
科比尔现在已经和家人外出用餐,母亲欣慰地表示,她甚至可以开玩笑,令大家感到无比欣喜。(图:霍士新闻网)
母:她推翻了医生悲观预测

母亲林齐感慨万分:“医生当初说她只有5%的存活几率,可能永远无法开口。但现在她不但活了下来,还能正常说话,她用事实推翻了所有悲观的预测!”

她欣慰地补充道:“她现在甚至可以开玩笑了,这真是令人无比欣喜。”

如今,科比尔已回到家中,甚至已经和家人一起外出用餐。她的故事在网上广泛传播,包括在一个筹款页面上。世界各地许多陌生人也为她送上祝福,其中一位说道:“无法想象这有多么艰难,祝福你们全家。”

面对这些暖心的关怀,她感慨道:“这个世界上真的好人太多了,我无比感激!”

渴望重返雪场

最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经历了这场生死劫难,她依然渴望重返雪场。

“我从小热爱滑雪,这次只是一次意外,我不想因为一次事故就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坚定地说,“等我完全康复,我还想再次踏上雪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