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7:45pm 10/07/2024

垃圾

槟州

环保

再循环率

浮罗布隆填埋场

垃圾

槟州

环保

再循环率

浮罗布隆填埋场

日均垃圾量=6架飛機 檳州環保還要加油!

报道/刘雯诗
图/档案照、受访者提供

檳州2023年的再循環率高達53.69%,比全國平均的35.38%還要高,與此同時,州內的量卻居高不下,每天被運往浮羅布隆填埋場的垃圾平均有2283噸,大概相等於6架波音777飛機的重量。

再循環率突破53%

過去4年,檳州再循環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可看出官方和民間合力推動的成果。2020年是45.23%、2021年51.81%,2022年53.02%,去年達到了53.69%。

ADVERTISEMENT

檳州政府從2009年開始推行“無塑料袋日”運動,讓人們免去使用3300萬個塑料袋。

在回收率節節上升的同時,檳州每天平均垃圾量也不斷增長,每人每天平均製造1.26公斤垃圾。龐大的垃圾量不只浪費,也給土埋場的空間帶來挑戰。

在每天被運往浮羅布隆土埋場的垃圾當中,檳島及威省分別佔1563.43噸及720.09噸。以檳島為例,市政廳按照重量支付給峇都茅垃圾轉運站管理單位(負責接受及把垃圾運往土埋場)的費用是每噸42令吉43仙。至於,支付給浮羅布隆土埋場管理單位的處理費為每噸32令吉。

更棘手的是,浮羅布隆土埋場首2期已飽和,最後的第3期使用率也接近20%,預料在2036年飽和。為了應對上述挑戰,政府從“源頭”下手,推行以減少垃圾量為目標的措施,包括“無塑料袋日”以及“源頭分類垃圾”等多項政策。

非政府組織研究人員接受星洲日報《大北馬》社區報訪問時指出,這2項措施雖然推進了環保的步伐,不過仍有改善的空間,若要見到更好的效果,應該更全面實施。

檳消協:無塑料袋運動效果不夠全面

檳州政府從2009年開始推行“無塑料袋日”運動以來,讓人們免去使用3300萬個塑料袋。

美琪斯瓦麗呼籲大家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以比較環保的材質產品取代。

檳城消費人協會高級研究員美琪斯瓦麗受訪時說,這項倡議分階段推行至今15年,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成功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但效果還不夠全面。

建議全面無塑料袋

她建議當局把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袋的措施擴展到所有商家,包括商店、巴剎、食肆攤位及夜市小販等。

無塑料袋措施始於2009年7月,最初只有每個週一是無塑料袋日。後來循序漸進,2010年1月1日增加至3天,即每週一至三不提供塑料袋。2011年1月1日進一步落實全年無免費塑料袋,但消費者可以用20仙購買。2021年1月在升級,每週一、二和三是無塑料袋日,每週四、五、六、日的塑料袋售價是每個1令吉。

檳消協走入校園,教導學生用枯葉和廚餘堆肥。

在此措施下,所有超市、霸級市場、西藥店、快餐店、便利店(包括油站的商店)、連鎖店都需參與。小販、巴剎、咖啡店、小雜貨店及夜市販商則除外。

她發現在分階段落實的過程中,民眾逐漸適應和改變消費行為,外出都會攜帶環保袋,但是,多數只限那些不提供或需要付費買塑料袋的商家。

包括廚餘在內的溼垃圾佔家庭垃圾約50%,若能納入回收或堆肥的作用中,或可大大減少垃圾量。

“豁免參與無塑料袋日的商家也佔了我們生活大部分,無論在夜市或一般商店,都會免費提供塑料袋。在這裡的消費者就不見得會帶環保袋購物,自帶容器或袋子的並不普遍。”

環保袋裝塑料袋很常見

塑料袋的使用是否普遍,可從日常觀察出來。走入巴剎,會發現塑料袋的使用仍非常普遍。無論是蔬果、餅乾、肉類或日用品,隨手就裝進塑料袋。雖然,也有民眾攜帶環保袋去巴剎購物,但是把一袋又一袋的塑料袋放進環保袋的畫面是最常見的。

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仍十分普遍,繞巴剎購物一圈,就可收穫各種顏色的塑料袋。

她說,人們會改變習慣可能是基於環保意識提高了或跟隨風潮,有時候是因為政府的政策。例如在無塑料袋運動上,人們因不願付費買塑料袋而自備袋子,所以有了成效。

“政府應該更有效地制定政策,並強制全面實施。此外,也需逐步淘汰和禁止非必要的一次性使用塑料、小袋裝(sachets)及有害的塑料產品,以更安全的材料取代。”

檳州無塑料袋日措施並未擴大至食肆、小販或一般商店,仍被普遍使用。

她認為,商品的過度包裝也值得關注,有關當局可考慮實施徵收過度包裝稅,鼓勵商家生產更環保的產品。此外,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外賣和網購,也需擬定措施來減少其製造的塑料垃圾。

建議分類廚餘溼垃圾

檳州源頭垃圾分類政策7月1日起正式進入全面執法階段,代表著民眾需對垃圾進行分類。這項始於2017年的倡議,有2大固體垃圾分類,即:可再循環(紙張、塑料、鋁罐及玻璃等)及廢料(普通垃圾和廚餘)。

源頭垃圾分類需要長時間教育,政府推行的相關政策,能引導人們改變行為。

美琪斯瓦麗說,溼垃圾佔住家垃圾量約50%,有機廢料(剩餘和園藝垃圾)都被混在一般垃圾裡頭。她認為,如果當局想讓這項政策發揮真正的作用,應該把佔家庭垃圾量一半以上的有機廢料納入垃圾分類的考量中。

堆肥減垃圾量

“目前源頭垃圾分類政策僅限乾淨和可再循環的物品如:紙張、塑料、玻璃、鋁罐和金屬等,顯然是不足的。如果能用廚餘這類溼垃圾來堆肥,當局就不必收集有機或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s)垃圾,需要處理的垃圾量就會大大降低。”

檳州源頭垃圾分類政策即將在7月1日起正式進入全面執法階段,民眾受促配合把家裡的垃圾分類了再丟棄。

她建議,政府可首先鼓勵民眾在自家後院或住家堆肥,然後再推行社區級別的堆肥措施。

“教育源頭垃圾分類的工作很重要,除了要讓民眾瞭解其重要性,也需教會大家如何分類以及告知何處可回收。學校、居民協會和非政府組織也可積極參與其中。”

停用拋棄式和一次性物品

美琪斯瓦麗說,檳消協努力朝向“零廢料”的目標前進,長期投入教育工作,希望提高每個人或企業的責任感。環保該從小處著手,例如購物時有意識選擇少包裝,或拒絕購買不環保的產品,以便在消費的過程中減少製造垃圾。

她呼籲消費者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尿布、紙巾等拋棄式(一次性)產品,以可重複使用的產品取代。同時,希望商家推出可提高產品使用週期,或可再循環使用的產品,以便為環保盡一份責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