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到小六毕业旅行前,一定会闹得沸沸扬扬,一些校方所安排的旅游配套堪称豪华团,看到宣传单张上印着的收费,令人咋舌,动辄就是4位数,学生家长的荷包里若没有多几张钞票,怎么敢想呢?
不过啊,即便我是那学校的学生家长,我也不会让孩子参加。不是不考量孩子对毕业旅行的渴望,而是有没必要花这么一大笔钱参加一个毕业旅行。
ADVERTISEMENT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小六毕业旅行就一生人一次,而且有些学校所推出的旅行团,打着“研学团”的名义,罗列在宣传单张上的行程,看似参观一些文化村、博物馆、历史景点等以便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人文历史,实际上与旅行社为其他顾客所安排的旅游行程没太大差别,但旅行团的名堂改一改,把“国外毕业旅行团”换一换用词,改用“研学团”,看起来就让人觉得付个4位数的旅费,一切都值回票价的感觉了。
但,我就纳闷了,所谓的研学团怎么不能就在国内办呢?
我不否认,自己在青少年期时特别向往到国外旅行开眼界,直到10余年前再回到家乡工作以后,喜欢在采访时拍下一些漂亮的景色和特别的画面,上传到脸书,就引起朋友的关注,不断赞叹玻璃市的美,要来亲身体验玻璃市的悠闲生活,纷纷安排到玻州来吃喝玩乐。
就这样,我才发现家乡的另一面,竟然有如此魅力,也慢慢开启了我对家乡、本地旅游的憧憬。
记得去年底,玻州有一所小型学校的小六毕业旅行,就安排到太平一日游。看着校方上传到脸书官方专页的照片,行程不仅充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搭公交的乐趣。
老师们带着十余名学生搭电动火车去旅行,过程中教导孩子使用自动贩卖机购票、上下火车,到了当地参观博物馆、咖啡厂、动物园、种菇园等,最令我大赞的是,带孩子们在小贩中心用午餐。
或许有人认为,小贩中心用餐在哪儿都可以办到,为什么要在毕业旅行时带孩子去这样的地方呢?在我看来,非但不会成为父母的荷包负担,也能让小朋友们学着独立,自己去点餐、选自己喜欢的食物,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而去年,玻州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评估委员会颁发“玻璃市地质公园”认证,委员会给予的评语是,这个涵盖整个州属的地质公园,拥有全马最古老的岩石,已有介于6600万至5亿4100万年历史,也拥有23个地质区域、8个生物区域以及12个地质文化。
单看这些资料,都是符合承办“研学团”的条件——老师可以带学生参观东南亚第二长的石灰岩采锡矿洞暗窿,就能学到地理课本上的课业内容;回头再走近第二暗窿,这座仍完整保留当年先辈以劳力开采锡矿原貌的矿洞,又能学上历史课;接着再到亚娄王室展览馆参观,看一看玻璃市的历史及王室发展等,还能亲眼目睹王室的贡品及历史文物……来这里实地感受玻州之美。
所以,欢迎大家到玻璃市来办毕业旅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跟着一群人挤上一辆双条车,踏上前往仰光的旅程。
双条车上挤满人,还有他们带上车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就连转身伸腿的空隙都没有,而车顶更是堆满了货物。
一路上会有人拦截双条车,为了乘搭这一程车,在没有多余的空隙下,他们只能一只脚踩在车沿,半个身体悬挂在外面。如果沿途上车的乘客身材瘦小,司机就会干脆直接让他们爬到车顶去。
路途颠簸,我紧紧抱着胸前的背包,半蹲半坐在狭窄的长板凳上,目光落在对面那一户祖孙三代的缅甸家庭。
一家人衣着朴素,沿途分着饼干充饥,老奶奶不时会递上零食,安抚着乘车不耐烦的小孙子,然后时而低头查看脚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从他们一举一动不难看出,这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几个小时后,我在目的地下车,那一家人再继续他们的路途。夜晚的仰光依旧热闹繁华,当下不禁感慨,我有机会以旅人的视角去体验这片土地上的日常,可对这一家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连出国的机会都没有。
9年过去,当时的情景与心情依然深埋在心底。
缅甸因神秘而美丽。无论是走在蒲甘、仰光、曼德勒等城市的街头,还是到乌本桥、茵莱湖等著名景点,这片土地总是带有黄褐尘土色调,充满著强烈的沧桑美和一股质朴气息,令人难忘。
一些当地人的物质或许不富裕,但他们大多都是友善待人,朴实真诚,对于陌生脸孔不会过度的热情,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长年的社会动荡,让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缅甸,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带来更多的是贫困、冲突、资源流失,可以感受到的是大家只能各自为了生活求生,而近年来更因诈骗园区的猖狂,现在的缅甸已经令人闻之色变。
如今一场强震重创了缅甸,相信无数人可能已经被推向绝境。就像当年双条车上的那一家人,如果他们不幸遭遇了地震的苦难,那他们的命运是否还会有翻身的可能?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祈愿这个美丽的国度能够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早日重生。
(另:祝愿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爆炸事故伤者早日康复,愿大家都能保持坚强,渡过难关。)
(作者为本报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