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那年,我在理科大學當碩士研究生,在環境生物系裡專門研究關於紅樹林樹種的傳播方式,以及如何通過相關資訊幫助推行更有效的紅樹林保育方案。在日復一日的田野工作當中,我對紅樹林的感受慢慢由陌生和害怕變成了喜愛和熱情。
那些滿汗淋漓的天氣、驅之不盡的蚊蟲、軟爛難行的泥濘、令人害怕的藤曼荊棘等等的紅樹林體驗,並沒有阻礙我想繼續探索的心!臨近畢業之時,我還專程來到霹靂北部的瓜拉牛拉,在那裡的小漁村裡當了好幾個月的自然生態義工。
ADVERTISEMENT
當時我為本地非政府組織Global Environment Centre(GEC)的一項社區紅樹林保育計劃“Sahabat Hutan Bakau”提供服務。我在馬來人漁村裡隨著當地居民們出海考察紅樹林、培養和種植樹苗、舉辦紅樹林課程和工作坊,以及協助推廣生態旅遊。同時我也到華人漁村去收集資料瞭解民情,並在當地的育華小學辦了幾場紅樹林講座和戶外活動。
這趟義務工作讓我重新認識紅樹林。她不再只有科研和數據,更重要的是還有棲息於其中的各種鮮活生命,還有人們賴以維生的各種資源和天然環境。我深深地為紅樹林的美麗和偉大而著迷,並真心希望能夠為守護紅樹林而貢獻更多心力。
在意識到“教育”才是最基礎也是最缺乏的那一塊時,我毅然決然放棄了升學成為博士生的機會,轉而投向教育這條前途未明的道路。我想趁年輕力壯,還經得起跌倒的時候,為夢想奮鬥,不留遺憾。10年後再回想當初的自己,我還是覺得好傻好天真,但一點兒也不後悔。
後來我離開大學,幾經艱難創辦了第一家自然教育平臺“自然教室”。2012年的第一場活動就在浮羅山背,名為“咔嚓!紅樹林”。辦了好幾場活動,反響很不錯,甚至各大報章和媒體朋友都找我進行採訪。我覺得自己走在對的路上,所以決定堅持到底。
從浮羅山背起步,我把紅樹林教育發展到霹靂和雪蘭莪的沿海漁村、新山的海人原住民村、以及最遠的沙巴亞庇溼地公園。但創業難,守業更難。雖然我這一路上獲得許多支持和厚愛,但現實總會不斷地來敲打和試探你的心志。我和團隊長期面對的難題之一,就是缺乏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具。
因此從2015年開始,我們嘗試創作兒童自然圖鑑系列,包括《Penang Hill Nature Trail Companion》、《Penang Coastal Ecosystems》、《Penang Night Animals》,以及去年才出版的《MY Seashore Handbook》。4年前再次自我挑戰,書寫和出版環保故事書《與海人對話》和《The Farmer》。
2022年首次出版人生的第一本科普繪本《十二個月的行道樹地圖》,並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年,我終於在本地出版社Gasing Buku和畫家Aks Kwan的支持下,即將出版一本有關我國紅樹林植物的繪本。多年心血,融匯一書,希望大家喜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