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槟城

发布: 8:42pm 22/06/2024

星洲情义95

星洲日报95周年报庆

星洲情义95

星洲日报95周年报庆

星洲日报95周年报庆槟城站|张聪:孕育人情社会 发展经济别忘文化传承

张聪:孕育人情社会 发展经济别忘文化传承
沈志强(左三)和黄康元(右三)联合主持开幕仪式。由洪葆芩(左一起)、许春、蔡振裕(右一起)和郭清江陪同。(林晓慧摄)

(槟城22日讯)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说,高楼大厦也许是繁华发展的象征,但不是文化的内涵和表征。因此,一个地方或一个社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在硬体建设,更不能忽略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否则只会沦为一个没有温度的水泥森林。

但她认为,槟城在经济上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没耽误文化的发展,这一点令人感到欣慰。

ADVERTISEMENT

“槟城浓郁的文化气息孕育了社会的人情,让这片繁华之地不缺感人的温度。星洲日报向来注重文化推广,这项努力与槟城的前进方向不谋而合。”

槟华裔贡献巨大

她说,槟城也被誉为“东方花园”和“东方硅谷”,拥有约44%华裔人口,是全国排第一的州属。其中,州内华社和华团组织以强大的凝聚力和奉献精神,为槟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华社在这里撑起半边天,成功闯出新天地,反映出华裔强大的生命力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今天,华人企业在槟城的经济发展占据重要地位,槟城华社的发展离不开众多华团的支持与努力。”

张聪:孕育人情社会 发展经济别忘文化传承
黄康元在宴会上代表张聪念出致词稿。(林晓慧摄)

她说,注册在槟州华人大会堂属下的华人团体和协会超过500个,这些活跃的华团组织不仅是华社的支柱,也是华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这些华团组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教育计划和慈善项目,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她也说,槟州自国家独立以来一直由华裔担任首席部长,历任首长对槟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槟城今日耀眼的成就,他们功不可没。

星洲积极参与槟发展

她说,槟城过去10多年来推动了多个重要且大型的发展计划,提升槟城的经济竞争力,也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些计划包括槟城交通大蓝图、槟岛南部填海工程、数字化与智能城市发展、槟城2030愿景及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星洲日报过去至今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新闻报道和舆论建言,积极参与槟州的发展建设,也期许在未来继续与官民各造,为槟州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她今晚在星洲日报95周年槟城站报庆晚宴上,通过致词稿传达讯息。其致词稿由世华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媒体首席执行员黄康元代读。

张聪:孕育人情社会 发展经济别忘文化传承
一众嘉宾在开幕仪式前合影。左起为洪葆芩、黄英福、陈敬忠、王德恭、许廷忠、陈坤海、方木山、陈国平、林冠英、黄康元、许子根、许春、林玉唐、方美铼、黄继樑、方炎华、李捷、吴鑅富、黄顺祥、沈志勤及李添霖。(林晓慧摄)
共同传承中华传统
星洲与华社华教华团同在 

“以前,我们与华社、华教、华团同在;现在,我们依然站在同一阵线上;未来,我们绝对不会掉队。”

张聪承诺,星洲日报将继续与槟州华社、华团和华教人士,守护华族文化、华团精髓、华校教育,彼此互补并共同承担传承中华传统的重担。

她说,星洲日报扎根槟城以来,与华社、华团、华教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携手保障与争取华裔权益。今年的主题“我们一起守护”,贴切反映出星洲日报与槟州华社长期以来相濡以沫的情感。

她形容:“这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浅薄感情,而是在长期联系与合作下,产生的真摰、深厚、牢固的关系。”

槟城也是星洲日报95周年报庆继芙蓉、巴生和吉玻之后的全国第4站,晚宴于今晚在槟城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筵开161席,逾千名各界宾客出席,场面热闹。

晚宴由黄康元和人力资源部长兼大山脚区国会议员沈志强联合主持开幕。陪同的开幕嘉宾有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日报首席执行员许春、世华媒体(马)集团总编辑兼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和星洲日报北马高级区经理洪葆芩。

“金典名号-腾飞星企奖”颁奖

大会也配合报庆举办“金典名号-腾飞星企奖”颁发“卓越至尊奖”和“卓越成就奖”。

晚宴嘉宾有槟州行政议员方美铼、前槟州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槟州前首席部长兼峇眼区国会议员林冠英、中国驻槟城领事李捷、槟州华人大会堂永久名誉主席丹斯里林玉唐和主席丹斯里陈坤海、槟州中华总商会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陈国平和会长拿督斯里方炎华、槟城88慈善工商精英会主席拿督斯里黄英福、大山脚福德正神会理事长拿督王德恭、国际狮子会第二世纪大使/人道主义伙伴拿督斯里吴鑅富、汇华产业集团创办人兼执行顾问拿督斯里许廷忠、方氏集团主席丹斯里方木山、宏升集团执行主席丹斯里黄继樑、槟威董联会主席李添霖和马来西亚派报同业总会总会长陈敬忠。

出席者有星洲日报市场及企业开发总经理曾晓萍、北马区高级采访主任蔡振裕、星洲媒體北馬區業務經理邱武才、吉打州采访主任陈绍安和吉玻主任张莲芝。

张聪:孕育人情社会 发展经济别忘文化传承
星洲日报95周年报庆槟城站晚宴在槟城国际会展中心(SPICE)盛大举行,筵开161席,热闹非凡。(林晓慧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35pm 27/10/2024
用艺术叙述报业耕耘 陈广才:献礼星洲不容有失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马大中文系和马大武术团在此次演出扮演重要角色,从激昂到温暖的诗歌朗诵,到士气澎湃的精湛武艺,皆让星洲文化的传承力量变得更加立体。

星洲日报95周年报庆晚宴圆满落幕,那场一气呵成的精彩文化大汇演,给来宾带来的感动在心中久未散去。回顾当晚,两位重要的幕后功臣,丹斯里陈广才和舞台节目总策划拿督翁秀秀博士紧张万分,因为对他俩而言,这是送给《星洲日报》一份量身订制的礼物,不能有半点差池。

拉曼理工大学理事会主席兼校友会理事会主席丹斯里陈广才是促成星洲日报与马大中文系毕业生校友会以及理工大学合作的重要推手,也亲力亲为,审查舞台节目的每一个细节。

“这次参与星洲95周年报庆节目,也是一种延续,一种因缘,一种缘分。

“从创刊走到今天,星洲日报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浪;有高的、有低的、有很艰难的环境,但都咬紧牙根坚持到今天屹立不倒,这是很难得的,一路走来的传承也做得非常好。若要继续走下去,必须由华社一起来守护。”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陈广才表示,看到星洲同仁与表演者在紧凑的时间内齐心完成大汇演,能有此表演效果实在非常难得且令人感动。
阅报逾50年情感浓厚

演出日的前3天,陈广才到星洲日报看年轻人的诗歌朗诵彩排和给予指导,直到晚上近10时才有时间坐下来受访。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陈广才对本次大汇演的每个细节都得亲自把关,百忙之中也抽空到星洲总社指导诗歌朗诵的彩排。

先是谈起为何他对星洲报庆晚宴的节目策划尽心尽力,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第一当然是对星洲有很浓厚的情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第二是尊重星洲作为国内文化传承一个很重要的支柱;第三是我在星洲有许多老朋友,基于这仨原因,我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星洲日报》走过95年载,陈广才与同代阅报人一样,对星洲有着深厚的情怀。

事缘,今年马大中文系欢庆60周年,星洲高层代表受邀出席晚宴,对当晚的舞台节目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便请陈广才为星洲报庆活动提供一些意见。

亲自指导把关尽善尽美

源于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他在接到星洲日报的邀约出谋献策时,几乎是没多作思考,便一口答应:“一不做,二不休,要做,就得尽善尽美!”

从委派重任予拉曼理工大学翁秀秀担任舞台节目总策划,到串起每个表演环节的细节,陈广才都亲自指导和把关,显示了对星洲日报报庆的看重。

“星洲是陪伴着我们成长的一份报纸,一份文化的养料;这么多年来,我相信我们对中文的爱好、对中国文化的爱好,都是星洲数十年来陪伴潜移默化的效果。”

他从10岁开始阅报,迄今50多年,人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阅读星洲日报。

在他眼中,星洲日报是马来西亚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支柱,95年来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在多元民族的国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扮演了非常重要且了不起的角色。

主题围绕传承守护

“星洲95周年的主题是《我们一起守护》,实在是太好了,值得让热爱文化的朋友好好地深思,然后自问,我们应该为这个国家、为华人文化的传承和守护扮演什么角色?”

有别以往的周年庆,陈广才希望本次星洲报庆会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又富有寓意的大汇演,开幕至谢幕的各个环节,皆为星洲日报量身定做,送给本报95周年的纪念礼物。

所以,此次文化大汇演的主题核心,亦围绕“传承与守护”。他想透过艺术、表演等舞台叙事,告诉来宾和读者,本地最大的华文报业数十载的努力耕耘,以及承先启后、前仆后继的精神。

“这必须是一个一气呵成的大汇演,才能够在观众离开这场报庆以后,留下回味的感动,然后对未来抱有期待,很想一起守护的那份感觉。”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陈广才说,星洲日报一路走来经历风风雨雨,但都坚持咬紧牙根坚持至今屹立不倒,实属非常难得,而未来之路,还需由大家一起来守护。
翁秀秀:筹备至演出仅1个月

陈广才提出的核心概念与舞台构思,得到星洲同仁的一致认可。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但从策划、排练、场地布置协调、灯光音响、到正式演出,仅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翁秀秀扛起舞台总策划重任,在舞台、演出、文化创意和节目编排指导方面都有丰富经验。

某天,翁秀秀接到陈广才的一通电话,请她、马大《红楼梦》研究中心研究员谢依伦和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会长李锡锐到星洲日报总社开会。

“当时郭总(郭清江)递给我们一本星洲90周年纪念特刊,回去第二天我就读完了,其中有一句话令我们很感动——继续说马来西亚人的故事,文化薪火的传承。”

一句话让翁秀秀接下重任

犹豫之际,让翁秀秀决定接下重任的是陈广才的一句话。

“老师(陈广才)说,星洲95年,我们得给星洲送一份礼物,陪着我们的文化人、我们的中文媒体,能够一起走到这天也是一种缘分。

“那就扛起来吧!”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在紧凑的筹备时间内,翁秀秀与星洲代表开了无数次的会议和通话讨论,也阅读很多关于《星洲日报》的资料,显示对本次节目策划的看重。
团队义无反顾为报庆表演

第一步,必须先把表演和台前幕后的团队找回来。令人感动的是,当大家听到星洲报庆大汇演的概念和初衷时,整个团队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从音响、灯光到马大中文系的诗歌朗诵,还有理工大学的电脑技术专业团队、其他舞蹈团、武术团队和艺人朋友,大家都回来了。”翁秀秀说。

星洲人创作主题曲诗歌

第二步,必须要有星洲人的加入。于是,她请星洲同事写一首词,再编成主题曲,再请星洲创作一首诗《有一种坚持叫初心》,纳入诗歌朗诵环节。

“这首主题曲的版权也是丹斯里陈广才送给星洲日报的礼物,希望可以陪伴星洲95年、100年、再一个100年。”

因为是量身订製的表演,南益华乐团演奏的3首曲子《金蛇狂舞》、《兰陵王入阵曲》和《满江红》必须重新编排;承接其后的是朗诵历代诗歌代表作,从先秦《诗经》关雎、唐代李白《将进酒》、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到现代诗邱菽园的《星洲竹枝词(四首之一)》、郁达夫的《咏星洲草木》、现当代威北华的《石狮子》、当代诗黄远雄的《树总是》、王涛的《在原乡》,最后以蔡春梅的《有一种坚持叫初心》结尾。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一气呵成的舞台演出由星洲同仁、学生、各界文化爱好者共同完成,让95周年的星洲日报报庆更具意义。

直播镜头一转,舞台聚光灯打在马大武术团表演身上。表演者手持扇子、刀剑,铿锵有力的技艺精湛,展现独特的律动美,最后也特别念出了一首《守护》,并由艺人演唱的曲目获得延续,分别是《掌声响起》、《刀马旦》、《海阔天空》和主题曲《我们一起守护》。

整个文化飨宴一气呵成,翁秀秀解释,其中寓意中华文化的薪火传承和对文化的坚持与守护,是从不间断且生生不息。

星洲95周年报庆/专访陈广才:送给星洲的一份礼物
为了让诗歌朗诵表演更能打动人心,翁秀秀从表演者的语音、语调、动作、走位等细节都尽可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演出当天才全员彩排

由于时间紧迫加上场地问题,一个月内,每个表演小组只能各自演练,翁秀秀则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奔波,有的还只能透过预录影片进行调整。直到演出当日下午,才是第一次全员到齐的完整彩排。

“我可以说,这场大汇演在10月25日当晚结束以后,不会在任何一个场合看到任何一个表演了,因为从主题曲一直到谢幕,都是只为星洲而做。”

因热爱文化才会来

整个演出环节共有超过100人参与,多数是马大学生、理工大学学生和校友、南益校友会、菩提佛教会、学校校长及教师,还有一群热爱跳舞的文化人。

陈广才感动地说:“一定是抱有对文化的热爱,了解守护中文报的意义的人才会来。”

就像为大家呈献曼妙舞姿的舞蹈员,平均年龄50岁,当中很多人也是拉曼理工大学的校友,这次特意从东海岸登嘉楼远道而来,用喜庆的舞姿祝贺星洲95周年,与在座的各位一起期待未来岁月。

共同守护星洲越走越好

促成当晚难忘演出的,不止是星洲同仁,所有台上表演者到台下的礼宾招待环节都是由一个个默默守护《星洲日报》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硕果。

“星洲同事们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力量,”翁秀秀感慨:“就是有一个很坚持想要办好这场表演的情绪,大家充满动力,每次开会都很期待并给予满满的信心,同样也是全心全意参与。”

星洲日报走过95年载,非一帆风顺,但有您我一起守护,一定会越走越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