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发布: 7:26pm 17/06/2024

李耀祥 | 邀祭槟城剧场天才林宽慰

前几天早上开车时,突然收到老朋友的短讯,他问:“你认识林宽慰吗?”

通常收到这样的短讯,大概不会有什么好消息,但我还是把车停到一旁后回复朋友:“认识,他是我们剧场界的大前辈。”

ADVERTISEMENT

果然,不久之后朋友就告诉我,宽慰因心脏病在北京去世了。悲哉,一代闪耀的剧场前辈,就这样悄悄走了。

第一次知道林宽慰,是在90年代。那个时代所有的剧场新鲜人没有人不认识他,他的编导演作品如《喜喜》、《太阳之死》、《净土》、《蟑螂》、《A向M致敬》、《真凭十据》、《大哥大》、《我要上天的那个夜晚》都曾经震撼了年幼的我们,不管是题材、叙事方法、编导演风格等等,皆是我们未曾看过。

林宽慰编导而优则演,他个人最早的演出作品甚至是出现在90年代之前,80年代的中期。那时的他刚升上钟灵中学念初中,出现在青年艺术剧团的《一堆粪》之中,可惜的是,当时的我太过年少,还没有机会好好欣赏和品鉴。

事实上,我也忘记第一次看宽慰的戏是在什么时候,但印象最深刻的,是1999年在理大看的《蟑螂》。这部戏是宽慰的毕业作品,演出地点则是在理大的Panggung Sasaran。这是一个小小的黑箱剧场,但所有的观众都被剧情和演员的表演给震撼了,戏剧演出,原来也可以这么意象又能碰触观众的心灵。这部毕业作品描述的是马来西亚华人的现状,手法之幽默诙谐又不失高度和广度,深深地开拓了我们这一代剧场新鲜人的眼界。

后来到槟州大会堂演出的《A向M致敬》时,那就更厉害了,坐在台下的我们都看得目瞪口呆,久久不能自已。这才发觉原来戏剧也能用这样的方式来体现政治的无奈与荒诞。宽慰的名字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又上升了另一个层次。

宽慰的作品,是那么的写实又天马行空。我常常在想,一个没有剧场老师带领的年轻人,怎么可以在剧场上挥洒自如,碰撞出难以想像的火花?如果他不是天才,谁才是呢?

1999年年末,我到台湾升学,此后的7年,我完全错过了这个剧场天才的所有作品。

他的《菲法集会》、《爱情观自在》等等,我都一一错过了。尔后,他分别到了新加坡、上海以及北京生活,从此鲜少在槟城留下剧场作品。

我最后一次欣赏他的舞台剧,应该就是庆祝造心厂创立15周年纪念的《我的十五像小鸟一样不回来》。演员谢幕后,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内心深处表达敬意:要怎样的一个天才,才能写出这样动人的作品?

我们这一代的剧场人,与宽慰这样的前辈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因为他给予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表演艺术的想像,让我们知道在剧场的世界是无所不能的,只要你敢想,它就有落实的可能。

可惜天妒英才,他终究没有再回来槟城发表作品了,但他年轻到中年时留下的精彩大作,已经足够我们赞叹一辈子了。

谢谢宽慰留下的一切。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