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2:08pm 25/05/2024

大年社團聯合會與馬大合作 年內出版華人百年曆史報告

报道/拍摄:陈嘉盈、颜维陞
配合報慶巡訪大年區B/已審(大北馬)楊金福:華文媒體與華團華教華商並列,缺一不可!
楊金福說,華文媒體是華社其中一個重要支柱,與華團、華教、華商並列,缺一不可。

(雙溪大年25日訊)雙溪大年華人註冊社團聯合會主席楊金福說,華社普遍上對大年華團聯合會認知不足,一般停留在專責處理身後事階段,為改變這方面的刻版印象,華團聯合會近年開始策劃一些大型活動如中秋文化節,積極扮演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藉此促進民族交流和親善精神的角色。

“大年文史收集是華團聯合會的另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和馬大華人文化研究中心合作,撰寫探討百年曆史的文獻,這方面工作已進行2年多至今已臻尾聲,內容含蓋政經文教發展至今的印跡,今日已到審核和檢閱階段,相信可在今年面市。”

ADVERTISEMENT

“類似的活動也稍微改進市民對華團的印象。”

提及報業發展,他認為華文媒體是華社其中一個重要支柱,與華團、華教、華商並列,缺一不可,而《星洲日報》作為華社最大報業團體,言論秉此公義、公正,維護民族課題上也責無旁貸,深受華社讚揚和認可。

楊金福日前(21日)在會所接待星洲日報北馬區團隊的拜訪時,發表上述談話。星洲日報代表有北馬高級區經理洪葆芩、北馬區業務經理邱武才、吉打州採訪主任陳紹安、吉玻主任張蓮芝、雙溪大年高級記者陳嘉盈及記者顏維陞。

他說,華團聯合會創立以來,在獨中教育的贊助,以及支援華小建設發展方面,所捐出款項都已突破500萬令吉,文化、藝術、體育及運動方面,我們也都在能力範圍內給予支持。

“2017年11月發生的大水災,結合華堂屬下瓜拉姆拉縣委會發起賑災運動,短短10天共籌到23萬令吉,成功援助百戶災黎。”

“華團聯合會的存在源於1930年代,先輩用了近60年時間努力,今才擁有3座義山。90年代末,也斥資興建新式火葬場,逐漸取代土葬。1986年8月15日華人義山委員會正式易名為華人註冊社團聯合會迄今。”

“我們作為大年華社最高機構,從初期到今天,屬下共有45個組織。”

配合報慶巡訪大年區B/已審(大北馬)楊金福:華文媒體與華團華教華商並列,缺一不可!
洪葆芩(前左四起)移交星洲日報95週年報慶吉打站晚宴請柬予大年華團聯合會,楊金福接領;前左起黃順豐、林清平及李衍廷,右起鄭金順及楊漢汀;站者左起林資憑、李水然、張蓮芝、邱武才、陳紹安、陳嘉盈及顏維陞陪同。
洪葆芩:聆聴華社心聲

洪葆芩讚揚聯合會除了辦好本身會務,也成功凝聚華社力量去傳承和發揚文化,在華社大有作為,貢獻不小。

她說,這一趟拜訪交流,主要聆聴華社心聲,若有訴求也儘可能以新聞報導形式大力支援。”

出席交流的大年華團聯合會代表包括副主席黃順豐、楊漢汀及鄭金順、總務李衍廷、財政林清平、查賬林資憑,以及巡山主任李水然。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