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雄医解码

发布: 8:00pm 17/05/2024

雄医解码

林本雄

耳水不平衡

雄医解码

林本雄

耳水不平衡

雄醫解碼 | 林本雄 – 耳水不平衡

文/林本雄(耳、鼻、喉、头和颈部专科医生)

上週朋友打電話告訴我,他老婆一整天感覺頭暈目眩、胸口悶悶的想嘔吐、躺下或起身都不舒服,所以就直接到家附近的診所看醫生,醫生聽了症狀,碰都不碰她就說是,所以他有些質疑。回家就立即打給我確認,我聽後讓他放心,他老婆的症狀確實都指向耳水不平衡,先吃醫生開的藥,如果沒有好轉才來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去年張學友到吉隆坡開演唱會的時候在舞臺上跌倒,事後他告訴媒體那是因為自小患的耳水不平衡,導致他眩暈跌坐在地,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身為張學友的歌迷,我當時候特別關注這則新聞。

ADVERTISEMENT

耳水不平衡的醫學名稱是梅尼爾式綜合症(Meniere’s disease),所謂綜合症就是患者會同時發生好幾個症狀。此病的症狀最多隻有五種,包括:眩暈、耳鳴、噁心想嘔吐、聽力下降、耳朵悶脹。但是當這些症狀同時發生,真會讓人難受至極。

這是很普遍的病,只是大多數患者的症狀比較輕微,吃個止暈藥很快就好轉,所以患者都不會太在意。但有少數患者的症狀是嚴重到影響了生活品質,所以必須接受治療減輕痛苦症狀。

由於很多種病情的症狀都跟耳水不平衡的症狀相似,我們不能直接排除其他病因所導致這些症狀的可能性,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通常會做幾項必要的檢查,如果查不出其他病因,方能確定是耳水不平衡。

“耳水”其實是一種在耳內的淋巴液體,耳淋巴液被我們內耳的骨頭包圍著。耳水的作用是把外來的聲音和頭部與身體的動作轉換為信號傳達到大腦,令我們能聽到聲音和保持平衡。

情緒焦慮、生活壓力、睡眠不足等原因都會讓耳朵的氣壓上升,導致耳鳴和聽覺下降。若氣壓高到令運送耳水的管道破裂,耳水就會“漏水”,就會影響耳水的平衡作用,引發天旋地轉的眩暈。其他耳水不平衡的原因還包括遺傳、內耳感染、身體免疫系統疾病、頭部曾受到重創、淋巴分泌過量等了。

很多人把耳水不平衡和耳石症混為一談,因為兩者的症狀非常相似,但是耳石症是耳石移位,只要讓醫生做“轉頭”治療,把耳石移回原本的位置,就能根治耳石症。

最可惜的是耳水不平衡至今還是沒有根治的方法,但至少是可以預防。我常囑咐病人少吃鹽分高的食物、少喝咖啡多喝水、戒菸戒酒、儘量控制情緒,這些都是能減少耳水管道破裂的幾率。

耳水不平衡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除非患者的聽力已經是非常差、同時綜合症讓他非常困擾的,才會考慮注射藥物讓耳細胞壞死或是手術方式讓耳蝸壞死,這樣就能解決眩暈問題,但同時也會失去聽力。

所以一般上只是藥物治療即可,比如止暈藥、利尿劑(把多餘的鹽排出體外)。如果有持續嘔吐,建議直接到醫院吊點滴補充水分。

耳水不平衡有個後遺症就是患者會因為長期的身體不適而變得緊張焦慮。我常鼓勵病人去做運動,以來能讓身體健康,二來能夠轉移注意力,改善焦慮和抑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3pm 07/03/2025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脖子长个包,不一定要开刀!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