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12:38am 17/05/2024

知识

创新力

新民小学

李世泉

数字教师

知识

创新力

新民小学

李世泉

数字教师

李世泉:知識不受限於課本 智能數字教師培養創新力

(雙溪大年16日訊)新民小學董事長拿督指出,智能數字教師不僅是教學內容的傳授者,更是學生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者。

李世泉(中)頒發教師節紀念品給陳明花(左起)和劉偉華後合影,右起為李志培和張玉華陪同。(顏維陞攝)

他今早在新民小學有蓋籃球場出席教師節慶典時說,教師運用數字技術和教育資源,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習不再受制於教室的四壁,讓知識不再受限於課本的篇章。

ADVERTISEMENT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塑造了學生更加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他說,教師們將先進的科技和創新教學理念相結合,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貢獻了力量。

新民A校與新民B校全體教師在嘉賓陪同下,主持切蛋糕儀式。(顏維陞攝)

他指出,教師們的努力和付出,將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為實現國家繁榮昌盛的願景貢獻了力量。

新民A校家協副主席田政聰指出,國家領袖最重要的是擁有崇高的品德,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新民校友會征服神山後,把2校旗幟交回給校方,左起為顏麗珍、趙書賢、伍堅忠、張玉華、李志培和莊嵋嶸。(顏維陞攝)

新民B校家協主席張均指出,教育是推動國家發展最重要的一環,而老師作為在第一線推動教育巨輪向前運轉的執行者,更是肩負了莫大的使命。

新民A校校長張玉華、新民B校校長李志培和新民校友會主席伍堅忠皆有致詞。出席者有新民小學署理董事長王振輝、副董事長李振榮、新民A校副校長陳明花、新民B校副校長劉偉華、新民校友會副主席莊嵋嶸、新民中學董事財政趙書賢與夫人顏麗珍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pm 10/04/2025
当风筝线割断,医生的重生/黄轩(大马旅台医生)

我新来的医生,是一个热爱自由的医生。

他常在手术室里精准地拿着手术刀,为病人解决病痛。在手术室外,他却热爱骑车,享受风吹拂脸庞的速度感,感受生命的律动。

年轻健康的身体,能使他更专注于医学,我的年轻医生,他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那一天,一根细细的风筝线,改变了他的一切。

那是个普通的午后,他如往常般骑着脚踏车穿越乡间小路。道路两旁是摇曳的稻田,微风吹动叶片发出沙沙声,阳光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他快乐地踩着踏板,沉浸在这片宁静中。

突然,一道几乎看不见的风筝线,毫无预警地出现在他眼前——锋利、细薄,如同一把无形的刀,直接横割他的脖子。

一瞬间,他颈部传来撕裂般的疼痛,剧烈的冲击让他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当他伸手去摸脖子,只觉得温热的液体不断涌出,视线模糊,四周的声音变得遥远。他当下试图动一动身体,却发现——四肢,竟然已经没有了知觉,也无法动弹。

年轻医生的身体,也是人类的身体,那一刻,他的恐惧如海啸般袭来。他固然知道,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外伤,这可能是颈椎脊髓损伤,一种可能让自己再也无法行走,甚至无法重新执刀的严重伤害。

医院的天花板白很刺眼,冰冷的病床将他束缚其中(担心他跌倒)。

他曾经是这手术室里的医生,如今却成了躺在床上,任医疗人员摆布的病人。他只能听见医生们轻声讨论他的病情——“颈椎第四、五节受损”、“瘫痪风险高”、“手术后能不能恢复还不确定”。这些话语,对医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冰冷的医学术语,而是实实在在的梦魇开始……

他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术,疼痛已经成为的日常,恢复的过程比他想像的更漫长、更残酷。他努力尝试动一动手指,却一丝反应都没有;他一直忍着,咬牙进行复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受自己控制了……

随之而来的是恐惧、忧郁、焦虑、失望……这些情绪像幽灵般紧紧缠绕着他,在无数的日子。他开始责问自己:“如果我无法再拿起手术刀,那我还算是医生吗?如果我只能坐在轮椅上,那我还能拥有什么?”

痛苦中的挣扎——我还能做些什么?

用生命,“完成使命”的人

我是在他做复健时遇上他的。他是我的病人,因为他容易卡痰、容易喘,只听见他说:“康复的过程,并不像医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么简单。我曾经以为,努力就会有回报,但现实却不容我选择。我无法再奔跑,无法再骑单车,无法再站在手术台前……我的世界,仿佛被无情地缩小,只剩下病房和轮椅。”

“我还能做什么?我还有什么价值?”

答案,似乎很残酷,但某天,我的一个病人,也是他的老病人,点醒了他。老病人坐在他的复健病房旁,看着他,眼神充满敬意:“医生,能再看到您,真的太好了。”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即使他不能再执刀,但他仍然可以“当医生”——在大家眼中,他仍然是专业医生!

他还能诊断病情、给予治疗建议、他仍可以陪伴病人,走过病残的恐惧与绝望。或许,他失去了之前行动的自由,他告诉我:“黄医生,我不会失去知识、经验和对病人的关怀,我一定会像黄医生一样,怜悯我们的病人……”

我看见他的眼神,那真是充满希望的眼神。我知道,我又救了一个人的生命,相信他能持续以他的专业,救未来更多病人的生命,我称之为:医者仁心传承使命!

几个月后,我看到他回到了医院,但不再是站立着迎接病人,而是坐在轮椅上,推着自己进入诊间。

病人看到他时,表情常常从惊讶转为敬佩。而他以自身的残障,鼓励病人学会接受生病之后不完整的自己。也许上天的安排和意外,夺走了他过去熟悉的生活,却也让他重新学会如何慢慢“活着”。对我来说,他不再只是那个能拿手术刀的医生,而是一个真正理解病人痛苦、学会与无常共处的医者。这个就是我常常说的“用生命,完成使命”的人,这个就是值得尊敬的人生!

真正的医生,不只是治愈病痛,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别人病苦的生命。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