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15日訊)以保障治安巡邏隊開銷來源為出發點,打昔紅毛芭居民協會成立了資源回收中心,繼而擴充手工藝品組,不但把不能回收的飲料袋編織成手提包和動物模型,賦予廢品生命,也讓這個組織在社區綠化比賽中獲獎無數。
2009年5月1日,打昔紅毛芭成立了巡邏隊拼治安,過後一直缺乏經費,連會所電費、巡邏員的汽油津貼和夜班膳食費都付不起。眾人商量對策後,決定成立資源回收中心 ,先從會員家裡開始收集,每人每月把5到10公斤回收品送到資源回收中心,變賣後換取一些經費。
ADVERTISEMENT
陳助順:回收金補貼巡邏隊
紅毛芭居民協會主席陳助順說,每個家庭都有紙皮或其他回收品,當年他們從這裡做起,雖然收入不多,但可以維持巡邏隊員缺失的補貼。
“雖然不能給100%的汽油津貼,但那時隊友也理解,為了社區治安變得更好,大家都沒有怨言,義務幫忙。”
數年後,資源回收理念在地方上“發酵”,三大種族居民也慢慢接受,自動把能循環使用的資源送來這裡。一些工廠也予以正面支持,讓回收隊每月到工廠收集紙皮變賣,居民協會因此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可以在當地舉能辦更多文化慈善活動,去年也在中心安置了一臺心臟復甦除顫器(AED)。
而手工藝品組也不愁沒飲料袋來源,那些印錯、換包裝或過期包裝袋原本要丟的,有關公司會把它送到這裡,讓手工藝品組成員把原本不能再循環的塑料袋,重新激活成有用的物品。
盈餘提升會所 資助貧戶
陳助順指出,居民協會在2010年組成,創會目的是為了要成立資源回收中心,14年了,這個中心不負眾望,不但支撐了變身為居民協會巡邏隊,也為居民貢獻福祉。
“每月資源回收和賣紙皮的收入,讓我們可以支付會所電費,手工藝品組去擺攤車油錢等費開銷,盈餘還能提升會所設備,比如我們建了一個簡單的講臺,也安置了音響系統讓會員們能唱卡拉OK。”
他說,每年該會主辦很多活動,除了資助貧苦家庭學生校服鞋襪之外,也會贈送食物籃和義款給貧苦居民和病黎,每年的重點活動在中秋晚會,三大民族皆出席,往後,居民漸漸瞭解到中心的運作,他們才把家裡的回收品送來中心。
專人指導編織塑袋“重生”
2017年,在時任威省市議員李龍大的鼓勵下,紅毛芭居民協會成立再生循環手工藝品製作小組,把那些不能再循環的塑料袋,編織成手提包及其他用品而打出環保隊名堂。
也是手工藝品小組主任的陳助順說,飲料袋因為含有錫箔與塑料成分,不能回收,如果找不到可用之處,它就會和其他普通垃圾的命運一樣被丟到浮羅布隆垃圾場土埋。但在這裡,它能重生為賺錢的東西,還可以讓家庭主婦消磨時間。
“威省市政廳請來專人技術指導,我們的婦女組和樂齡人士去學習,團員學習之後就開班授課,這門手藝一直承傳,大家互相配合才有今天的成績。”
外國環保組織來“取經”
作為威省市政廳環保單位的表率之一,紅毛芭居民協會的環保手工藝品不但得到免費擺攤的機會,也成為地方政府讓外國組織交流學習的培訓中心。
“在威省市政廳配合之下,葡萄牙和泰國環保訪問團已經二次來我們會所學習交流,把‘垃圾變黃金’的理念帶回去。”
消磨時間也減少垃圾
陳助順說,要完成一個飲料袋手提包一般需要3天的時間,因為團員是用業餘時間,每天只花幾個小時製作,每個售價35令吉。
“其實手工藝品的盈利不多,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能減少一些垃圾,同時也讓居民在消磨時間時找到一些外快。”
“那些從家裡編好帶來的手提包,我們會付給18令吉補貼,一些團員也不收,直接捐給協會。”
逢週六到汽車城擺賣
在威省市政廳安排下,紅毛芭居民協會手工藝品小組每週六都會去汽車城擺賣。特定的節目也需要去開檔擺賣。居協也代表過檳州到布城去參加環保展覽。
陳助順說,手工藝品小組一年最少50次出門擺攤,每次津貼車油30令吉,若有利潤會獎勵組員去旅遊,並在之前去過玻璃市。
飲料袋手提包的工序是先切紙,再折形狀,編織組成,每一個籃子要380片摺紙才能完成。
他說,去年檳島市政廳向該會訂購100個手提袋,該會動用40多名會員,在10天就交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