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腳12日訊)檳城最大型的一站式蔬菜水果零售與批發、迷你超市總站今日盛大開業,該佔地3.8英畝的一站式總站,是由捷豐集團主席拿督鄭洽豐創設,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交通便利、寬敞停車場及飲食中心的批發零售中心。
ADVERTISEMENT
鄭洽豐說,這座集飲食中心、蔬果及新鮮海鮮及速凍等食品的一站式中心座落大山腳商業園,旨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價格大眾化的消費新模式,不論是零售或批發,都一律歡迎。

供應酒店餐飲業
他說,該一站式中心是捷豐集團批發蔬菜的樞紐,也是為餐館、酒店和食堂等供應蔬菜等的中心地點。
“一站式中心內的蔬菜有30%是來自本身集團栽種的蔬菜,價格肯定大眾化,集團的菜園佔地約400多英畝,栽植十餘種蔬菜類,集團也致力穩定菜價及供應量。”
他說,除了自家菜園的蔬菜,也有售賣中國、印尼及越南的進口蔬果,當然也包括國內金馬侖的蔬果。
捷豐集團的一站式中心,為北馬一帶的消費者提供非常大的便利,也是檳城有史以來最大的個人投資一站式批發與零售中心。

兼營24小時飲食中心
鄭洽豐受訪時說,一站式中心的迷你超市營業時間從早上8時至晚上10時,蔬果批發零售部從清晨5時至晚上8時,飲食中心則24小時營業。
他說,隨著商業園一站式中心投入服務,位於大山腳巴剎街已有逾32年曆史的捷豐號,已轉型為門市零售商店。
鄭洽豐20歲就創設捷豐號批發零售蔬菜,如今為了符合時代變遷及市場需求,毅然創設一站式中心,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及提供交通便利停車方便的地點,該中心約可停放200輛車,飲食中心也有20多檔美食供選擇。

帶旺大山腳商業園
捷豐集團位於大山腳商業園的一站式中心,將帶動大山腳市區一帶特別是商業園的經濟活動,並緩和大山腳巴剎及市中心的擁堵情況。
星洲日報北馬高級區經理洪葆芩、光明日報廣告行銷兼威省/吉南/北霹靂高級經理柯忠辰及光明日報廣告銷售總監林德興也到場祝賀鄭洽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怡保7日讯)蔬菜“烂市”,1公斤的菜心、小白菜和包菜等零售价每公斤可低至2令吉,也有批发商以20令吉低价叫卖四篮(40公斤左右)特定的蔬菜。
菜园唱丰收,菜市行情却吹冷风,再碰上斋戒月导致需求锐减,使叶菜大跌价。至于茄子和番茄价格处正常价位。
目前蔬菜过剩的问题导致菜农、菜业批发商和菜贩等,面对货量滞销而被迫丢菜,亏损难计。
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联系金马仑菜农和走访怡保大马巴刹(华林市批发公市)、兵如港巴刹和怡保中央公市,了解蔬菜行情走势。当中,怡保大马巴刹(华林市批发公市)今午休市前以超低廉价脱手菜货,以批发价20令吉叫卖四篮(40公斤左右)特定的蔬菜。

近打菜业公会总务李顺发受访时表示,菜商一般上在下午3时至4时休市前,会以低价出售菜货,而近期的菜货过剩,菜价非常低,菜商称此情况为“烂市”,因此以“配套式”低价出售特定的蔬菜,举例以20令吉或更低的价格出售4篮供选择的蔬菜,1篮蔬菜有10公斤左右,而这些低价的菜类包括菜心、小白菜和大白菜等至少三样任选。
“叶菜价格非常低,菜商无法控制这些蔬菜和菜价,菜农种什么,菜商就收什么货,因此菜市走向并不是由菜商控制。”

他表示,如果蔬菜数量过多,菜商会进行冷藏,若没有地方可收藏,菜商会被迫丢掉不新鲜的菜货,其他仍可食用的滞销菜货,商家会送赠给孤儿院、老人院和残疾中心等。
他说,番茄、茄子和矮瓜的价格相对平稳,批发价每公斤介于5至6令吉。他认为,斋戒月对菜市影响非常大,加上华人饮食习惯近年逐渐减少在家煮食,而购买瓜类也是为了煲汤用途。

近打菜业公会理事彭佛麒受访时表示,菜商和菜农可谓同病相怜,当菜农因天气晴朗而收获丰满却遇到种种因素令菜市欠佳时,无论是批发菜商、零售的菜贩都会和高原菜农情况一样。
他说,菜商已尽力与高原的菜农商议行情冷淡和菜价不好的问题,而菜商也竭尽所能收取货源和批发菜货。
“目前80%的蔬菜类行情不好,我们也承担亏损,菜商尽量取货,但在极端情况下,我们也会要求停货,先“扶稳”菜市的情况,目前实在是出现过量问题。”

兵如港巴刹菜贩雷森南表示,目前其档口售卖的叶菜价格,举例菜心、小白菜和包菜每公斤介于2令吉左右、青葱每公斤3令吉、生菜每公斤4令吉,而香旦则是5令吉左右。
“瓜类价格比叶菜来得好,茄子是目前最好价,每公斤介于8至9令吉,而番茄每公斤6至7令吉、老黄瓜6令吉,普通青瓜则是2令吉至3令吉。瓜类价格并不算贵,是正常的价位。”

他说,自农历新年后,蔬菜销量骤降,相信与民众开源节流有关,为了省吃俭用,消费意愿也下降。
怡保中央巴刹菜贩陈文安指出,他在这期间尽量取货,让蔬菜摆卖在档口,供顾客选择,鉴于蔬菜是不能收藏太久的货品,因此也会出现不新鲜或开始腐烂的问题,他会被迫丢弃这些蔬菜。

“我没有大幅度调低进货量,因为无法预估顾客的需求,我们面对最终消费者,他们的需求不固定,时而有顾客要求几公斤的菜,时而没有顾客光顾。”
陈文安说,本身也面对菜货过剩的问题,但生意有起落,菜价随着天气情况和供需市场而作调动,他唯有希望在越接近开斋节,菜市会有好转。

爱心饭堂创办人兼堂总管莫少荣指出,怡保区的菜商经常捐赠新鲜蔬菜给爱心饭堂,今年2月菜量增多,爱心饭堂拿了足够的蔬菜烹煮,便将剩余的蔬菜载送给老人院和孤儿院。
“金马仑也有许多善心菜商有意捐赠蔬菜给我们,可是我们的蔬菜来源充足,不想浪费。”

他说,自从今年2月,赠送给爱心饭堂的蔬菜量激增,这让饭堂的菜单也作出调整,尽量增加青菜菜肴派发给有需要的人士,而在烹煮后,仍有蔬菜过剩,爱心饭堂会派发给孤儿院和老人院,避免浪费。
他强调,菜农、菜商和菜贩的工作非常不容易,也感激他们的捐献,让有需要的人士能够吃得温饱。

金马仑菜农公会署理主席刘永顺指出,今年2月中开始,金马仑高原出现叶菜过剩的情况,因为需求量在农历新年之后降低,在碰到斋戒月需求更是骤降,以及面对进口蔬菜抢滩,导致本地菜农供应的蔬菜过多。
“进口蔬菜无节制,价格很低,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菜农种植蔬菜的成本过高,如果以低价抛售,对菜农而言是血本无归的事情。我们一直投诉进口蔬菜的问题,可是政府没体谅我们,从去年开始至今,进口蔬菜的抢滩令我们菜农寸步难行。我们在这两年内,要求和农业部长会面对话,可是至今不曾见到他。”

他说,丢菜的问题会出现,这次的问题比较严重,因为菜农种菜的成本过重,相比疫情之前的成本增加了50%,基于马币弱令入口的肥料和农药昂贵、金马仑菜园土地租金只涨不跌,以及菜农没获柴油津贴等。
他本身的菜园范围15英亩,自2月中,他被迫平均每天丢弃约1500公斤的蔬菜,损失惨重,令他感到十分无奈。

“现在的菜市堪比烂市,丢多过卖,许多人认为丢菜是不好的行为。我们鼓励民众亲自上来金马仑菜园载菜。我们为什么丢菜?采购商也拒收,一些菜一直囤积,最后不新鲜,只能丢掉。农民努力耕种了三个月,可是没有收成,就好比一个人工作了三个月可是一分钱都收不到。”
对于一些评论指菜农在菜价高涨时赚大钱,刘永顺解释,菜价在年杪高涨意味着市场的蔬菜供应因雨季导致欠收,而菜农也面对失收和没有产量的问题,消费者看到售价高,可是菜农实际面对的情况是种下的农作物没有收成,没有收益。
他希望在开斋节后,蔬菜需求量增加,平衡供需市场,让市场有好转。他也促请政府制定良策,尽量减少进口蔬菜。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