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浮羅山背市鎮的崇德小學是該區現有8所華小當中,最早創立的學府,如今全校有261名學生,屬於鄉區A型學校。
崇德小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911年的傳統式學堂,以客家語教學。開辦5年後改名為“崇德學校”,教學媒介語改為華語。
ADVERTISEMENT
位於湖內路(Jalan Relau)的現址是1954年才遷來,前方的舊校舍即當時所建,而後方的3層樓新校舍及大禮堂則是在2011年落成。
沿著敦沙頓山路抵達浮羅市鎮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所百年學府,在過去113年來幾經搬遷,無論是在玄武廟戲臺、大街店屋或是現址,都曾是當地學子識字讀書的地方,目前生源仍以浮羅市鎮居民為主。
崇德小學是20世紀革命浪潮下產物
崇德小學是20世紀中國革命浪潮下的產物,當時浮羅山背的華裔領袖李春容、張振南、徐德佑和黃紹文等人,響應孫中山革命發起的“啟迪民智”號召,在當地成立公益閱書報社,讓公眾閱報求知。
“啟迪民智”的路上自然少不了教育,在公益閱書報社的推動下,以玄天上帝廟戲臺為課室,開辦“玄武學堂”。戲臺充作教室是早期許多學堂共同的經歷,位於浮羅山背另一端的雙溪檳榔新民華小上世紀也曾以戲臺充作教室,無獨有偶,供奉的主神也是玄天上帝。
歷經數次搬遷 柯新慶獻地建校舍
玄武學堂因學生增加,戲臺充作的課室不敷使用,於1916年遷至浮羅大街106號,屬於公益書報社的店屋,並易名為“崇德學校”,當時學生人數約80人。
隨著學生越來越多,董事部和閱書報社發動籌款,購買浮羅大街138號雙層店屋,之後又租下鄰近的126號店屋當校舍,於1920年前後遷入店屋。當時學生人數約130人。
學校在1941年日據時期停辦至1945年復課。由於戰後市場蕭條,缺少辦學經費,當時的董事陳春風、楊升遠等人四處奔走,最終獲得社會大眾月捐資助,而公益閱書報社也捐獻2間店屋的租金資助,學校才得以勉強維持行政開銷。
1951年,浮羅大街138號的校舍因年久失修被列為危樓,董事部決定找土地建校舍,當時的董事長楊升遠說服了從事建築業的地主柯新慶,為學校獻出3.5英畝的土地。
建校委員會在社會的熱心幫助下,終於把新校舍建好,並於1954年8月遷入現址的舊校舍上課,由獻地人柯新慶開幕。
1960年代初,政府實施以馬來文為國文,英文為官方語文,華語為第3語言的教育政策。這導致當時一些家長把子女送往英校就讀,崇德小學流失不少學生,還降級為小型小學。
經歷風風雨雨,該校在1960年代末進入茁壯成長時期,學生人數增加,學校硬體設備不斷提升,學生表現傑出,進而轉型為A型小學。
董事潘棋鐽:人口外遷+少子化 學生降至200多人
崇德小學董事潘棋鐽說,學校全盛時期共有400多名學生,大概是在2008年前後。隨後數年間隨著人口遷移和少子化的趨勢而降至200多人。
儘管面對上述挑戰,該校多年來仍維持200位左右的學生人數,也是近年來浮羅山背學生人數最多的華小。
“校方三大機構致力拉近與城區學校的鴻溝。大型學校有的設備,這裡也十分齊全。我們也重視科學、工藝、工程、數學(STEM)教育,電腦室設備齊全。”
他說,2011年由學校三大機構、社會大眾及檳州中元聯合會幫忙籌款建成的學校禮堂,如今成為董事部出租養校的收入來源。每天下午4時後,禮堂會充作羽球場租給公眾。
“擁有冷氣設備的禮堂也出租作為宴會或活動的場地,算是浮羅鎮上蠻不錯的宴會場地。”
校長陳書欽:學生出席率多達98%
校長陳書欽說,2024年全校開設12班,平均每班22人,共有25位教職員。學校因規模不大,教師可以照顧每名學生。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高達98%的出席率,令人鼓舞。
他說,雖然學校位於郊區,也積極引入課外活動與興趣班,以便學生城市如同城區的學生般,有機會接觸各類活動。家教協會還特別設立課外活動獎勵金,獎勵比賽得獎的學生。
參與營養餐5年 學生BMI超標 少於5人
該校2019年起參與衛生部的營養健康餐計劃至今5年,有不錯的成果。陳書欽說,校內過胖的學生不多,每年為學生測量的身高體重指數(BMI),超標者少於5人。
他說,學校不賣油炸和含糖飲料,學生向食堂業者訂餐,而業者根據衛生部指南及營養師的指導供應營養餐。
“無論是面還是飯菜,都依照25%碳水化合物、25%蛋白質及50%蔬果的比率。每份只要3令吉50仙。”
他說,每名學生都有專屬的入層不鏽鋼保溫餐盒,業者會把食物放入餐盒,十分衛生。食堂衛生還被檳島市政廳評選為A級。除了學生,該校教師也十分喜愛食堂的供餐。
他相信,在學校餐養成的健康飲食習慣,會影響他們在校外的飲食習慣,如此一來,才能有更健康的體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