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馬新聞

發佈: 4:23am 05/05/2024 3815点阅

博物館

民間

義山

華人史料

博物館

民間

義山

華人史料

義山是民間露天博物館 探索華人史料 教學好場所

報道、攝影/劉雯詩

義山猶如華人民間的“露天博物館”,既是探索華人開發地方發展及興衰的史料,也是有意義的教學場所。

義山有許多“寶藏”,特別是年代久遠的古墓,經常是瞭解歷史的重要線索和依據。然而,物質性的存在有時難抵時光的磨蝕,年久失修的百年古墓也會逐漸失去光彩,是否該重建成了人們心中的一大疑問。

ADVERTISEMENT

義山猶如華人民間的“露天博物館”,許多未載入文獻的歷史,都可以從墓碑中找到線索還原或重建。
白偉權:透過美化襯托珍貴

文史學者白偉權說,許多時候,古墓看起來破舊不堪,或是受周邊雜亂無章的觀感影響,可透過清理及美化,襯托其珍貴。墳墓也是逝者的家(陰宅),他以年久失修老房子為比喻,只要整治乾淨、粉刷、種草再加點燈光就很好了。

他也以廟宇裡的小小金身為例,要讓人留意到它的偉大,可透過漂亮的神龕或大殿設計以來突顯它。

番禺總墳環抱形是典型的廣東特色。

位於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白雲山第一公冢(廣汀第一公冢)的番禺總墳是一個範例。這個環抱形的墳墓是典型的廣東墓特色,它基本上保留原始面貌,沒怎麼重修過。但在墳墓範圍內,整治乾淨,披上草皮,就像是庭院。

不鼓勵打掉重建墓碑

白偉權不鼓勵打掉重建墓碑,但若不得不這麼做,他建議保留古墓或將之置於新墓旁,最好不要丟棄,甚至在旁設紀念碑解說。此外,也把舊的墓碑置於新的墓碑後方。

曾有會館組織起骨重新安葬,做了大總墳,保留原本的小墓碑,置於龜背上方。

白偉權向大家解說義山的各個面向。

“如果會館總墳在重建後不保存原墓碑,因為不能保證是否會在抄寫過程中有錯漏,從而誤導後面的歷史考究。就算寫上年份,也因為是新建的關係可能引來質疑,爭論不休。”

他認為,重修與否視乎站在什麼立場,如果是還有後人的墳墓,該以他們的看法為優先。

每個義山都會供奉福德正神。

白偉權是新紀元大學學院東南亞學系主任,長期研究華人義山文化。他日前在“馬來西亞半島華人義山文化及北馬華人地域社會”講座,回答檳榔嶼廣汀會館主席拿督劉志榮詢及年久失修的古墓該重建或修復的看法時這麼說。

聞人古墓可視為公眾資產

白偉權說,名人古墓沒人祭拜可能是因為後代在國外,或後人不知道在哪。如果墓主是聞人或地方開埠者,除非家屬反對,不然可視為公眾資產,地方社團為它修復或美化,也算是對墓主貢獻的肯定。

義山也是教育的場所,參與者跟隨白偉權走入義山學習。

他舉例,中國一些將軍的墓已成為國家級古蹟,從檳城到泰國發展的礦業家許泗章的墳墓,也經常有公眾獻上鮮花。此外,雙溪毛糯513墓園也成了記載歷史及教育的場所。

他當日也帶領學員前往廣汀第一公冢導覽,講解義山的歷史、探尋具有歷史意義的墳墓,其中包括名字響亮的聞人之墓。

現代人對於義山不再充滿恐怖的想像,也成了尋找歷史寶藏的場所。
“看民俗讀神明”反應熱烈,不少人跟隨帶領人走入廣汀白雲山第一公冢學習。

活動由城視報與檳城和諧機構聯辦的“看民俗讀神明”,也是2024年檳城華人民俗宗教課程與導覽系列活動的首炮。

集資購地供移民安葬 視為義舉

戰前歷史研究因缺乏資料而困難重重,墓碑的年代為華社人口結構的變遷提供資料,還原地方的歷史面貌。

開埠之初,人們基於道義為客死異鄉者埋葬。血緣、地緣、業緣或公司等社團集資購地,供移民安葬,這被視為義舉,墳山也因此有“義”山之稱。

廣汀白雲山第一公冢的碑文記載很珍貴的歷史,也詳細說明為何有此義山。

當時因經濟條件有限,有的連棺材也買不起就埋葬。根據義山碑文形容,形容其時埋葬情況“魚鱗堆疊”般密集,土地還因為被牛羊踩踏而露出屍骨。社團組織因不忍見此景而把散落各處的屍骨拾起,建一總墳重新安葬。

酒樓同業公會姑蘇總墳

酒樓同業公會姑蘇總墳建於光緒28年(1902年),證明當時檳城的酒樓業組織已相當成熟。公會為隻身南來的同業安葬,起骨後建總墳。白偉權點出其特別之處,即總墳旁保留了個人的原墓碑,供後人追查。

姑蘇總墳後方保留了個人的原墓碑。

“姑蘇”之稱源自中國某朝代皇帝為了網羅各地廚子,興建姑蘇臺,後因朝代滅亡逃至廣東傳承廚藝。

姑蘇行在全馬各州的堂口不一,但主要是“慎”之輩,雪隆是“慎忠行”、怡保是“慎全堂”,而檳城則是不同,稱“廣存堂”。

保留在姑蘇總墳旁的個人原墓碑,讓後人多了一份資料可考。
皇清八和堂之墓

皇清八和堂之墓則是立於清朝的粵劇同業公會總墳,總墳的設立或反應此行業曾極盛一時。在粵劇已日漸式微的今天,八和堂總墳已荒草萋萋,只露出了墓碑。

皇清八和堂之墓是粵劇同業公會設的總墳。

檳城廣汀義山有許多歷史上百年的血緣、地緣或業緣性的總墳,有其時代需求,彰顯當時互助及慎終追遠的精神。對後人而言,除了領會其中美德,更是用以重建地方早期社會面貌的遺產。例如業緣組織總墳的年代,多少反映各行業的興衰,讓後人知道它曾經存在。

番禺總墳保留墳墓的原始面貌,鋪上草皮,把周邊整治得十分整齊好看,就像庭院一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1:36am 20/04/2025 1.1千点阅
改造工程晋尾声 槟渡轮博物馆近期开放
(大北马)渡轮博物馆近期开放
用来打造槟城渡轮博物馆的老渡轮已被拖曳到丹绒城市码头停靠。

(槟城20日讯)由槟城老渡轮改造的槟城渡轮博物馆正在进行最后的改造工作,预计将于近期对外开放。

根据“槟城渡轮博物馆”脸书的帖文,该老渡轮目前已由拖船牵引到丹绒城市码头停靠,这里将是这个水上博物馆的正式地点。

为了让渡轮更稳定及安全,当局在船身安装特别护桩器(pileguard),以便能“抓牢”岸上的柱子,稳定船身,避免渡轮随著海浪飘走。

“该博物馆预计将于不久后开放,请关注即将发布的开幕日期。”

(大北马)渡轮博物馆近期开放
工作人员正在安排护桩器,以稳定船身。
(大北马)渡轮博物馆近期开放
槟城渡轮博物馆正在进行最后的改造工作,预计于近期开放。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