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溪大年14日讯)一名王姓及一名陈姓热心善信,通过“顺德坛慈善活动平台”,拨出共1万1200令吉,帮助贫苦家庭、资助慈善机构、4家中文报馆慈善基金,以及区内9所学校的优秀和贫寒生。
ADVERTISEMENT
新民独中、新民华中、新民A校、新民B校、明德小学、大同小学、临溪小学、新光小学与老街场小学,共44名优秀与贫寒生各获100令吉奖助学金。
明修洗肾中心与德教会赠医施药基金各获500令吉、慈善布施基金获400令吉、马铃薯薯仔团获300令吉。同时,各捐300令吉予4家报馆慈善组,包括星洲日报基金会。90份总值3150令吉的恩物派发给贫穷家庭。另750令吉红包派发给出席的善信。
与会者包括顺德坛理事会主席韩俊兴、财政兼坛主黄忠瑞、青年团团长黄钲源,以及副坛主黄增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3日讯)槟州社会发展、福利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说,一些街友每天乞讨可获得200至300令吉的收入,遇上大日子甚至每天收获500至600令吉,这导致越来越多街友的出现,引起社会问题。
她说,不少外地人搭乘渡轮或巴士到槟城乞讨,有时在大日子赶不及回家,还租廉价酒店留宿。
“有的街友甚至从印尼一家大小过来,带着婴儿床、尿布在槟城街头乞讨。但儿童不该露宿街头,所以我们不时会联合槟岛市政厅、移民局、福利局等各单位一起‘拯救’街友。”
把爱心发挥适当之处
她说,槟城人以“为善最乐”闻名,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团,大家都愿出钱出力,把槟城滋养成充满爱与关怀的福地。但有时却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方式做善事,却带来负面的后果。例如派红包可能会引起争相领取的人打架;派食物则可能因为过剩,而被丢弃在街头造成卫生问题,影响市容。
她昨晚出席由槟榔屿福建会馆妇女组联合委员会主办的“爱心无界,温暖相传”慈善晚宴致辞时,呼吁热心的民众透过正式的管道,凝聚力量,把爱心发挥在适当之处。例如捐献予有需要的慈善机构行善,以免引起诸多问题,不自觉成了“好心做坏事”。
她说,曾有1名男子因好奇而体验当街友,结果当日就被施以扁担饭、印度煎饼、矿泉水和炒米粉,露宿街头醒来后,身边还多了钞票。她理解大家富有同情心,想要帮助别人,但也需考虑到行善的方式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市政厅执法人员在派食物热点光大站岗,劝告热心人士把食物集中送到崔耀才路街友收容中心,让物资以更有系统的方式分派给需要的人,也可以避免造成浪费和卫生问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