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雄医解码

发布: 3:31pm 08/03/2024

雄医解码

免疫力

扁桃腺

林文雄

雄医解码

免疫力

扁桃腺

林文雄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孩子切除扁桃腺,免疫力会下降?

文/林本雄(耳、鼻、喉、头和颈部专科医生)

即使你没切除过,你也一定听过身边有人做过这个手术,因为扁桃腺切除手术是再普遍不过的手术了。尤其是在美国,大概随意挑10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人是已经切除了扁桃体。

然而,每当我建议儿童病患切除扁桃腺,家长一定会很担心地问道:切除扁桃体会不会导致孩子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孩子常生病?

ADVERTISEMENT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家长们,这是一个迷思。

扁桃腺这东西,别看它小小的,好像也没什么作用,它其实自带免疫功能,而且它一旦发起病来,真是叫人难受。

相信所有人都有经历过喉咙痛时去看医生,医生一定会叫你张大嘴巴,用灯照着口里同时叫你发出“啊……”的声音,就是为了查看扁桃体是否有异样。这是因为扁桃腺发炎和喉咙痛的感觉几乎差不多,但治疗的方式截然不同。

扁桃腺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有着一定的免疫功能。 它能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避免细菌侵入,还能产生免疫抗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免疫功能会逐渐退化,直到孩子成年后,扁桃腺会完全失去原有的免疫功能,因为这时候骨髓、胸腺、免疫细胞等的免疫功能逐渐成熟,便会取代扁桃腺的免疫系统。

由此说来,青少年或成年人切除扁桃腺是完全不会导致任何后遗症的。

至于10岁以下的孩子其实也无需担心,因为扁桃腺只是免疫系统的一小部分。因为人体内还有其他具有防御机能的淋巴结,例如腺样体和舌扁桃腺。

医生是绝对不会随意建议病患切除扁桃腺的,除非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第一,扁桃腺反复发炎的患者。如果一年内至少发生3次以上,建议切除扁桃腺,因为长期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第二,如果扁桃腺增生与肥大,造成上呼吸道的不通畅、引起打呼、甚至是睡眠窒息症,也需要做扁桃腺切除术。事实证明很多病患切除了扁桃体后生活品质提升了很多。小孩也会因为睡眠品质提升而变得更专注学习。

第三,如果医生发现扁桃体有异样,比如大小不一,会建议切除并化验,以确认是否是肿瘤。

第四,你可能也发现过,有个黄白色的小颗粒“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嘴巴里,把它拿出来闻还有一股很臭的味道,那就是扁桃腺结石。结石是因分泌物堆积而成的,所以扁桃腺结石会导致严重的口臭。通常扁桃腺结石是会自动消失的,前提是病人必须保持健康的生活,比如少吃刺激性食物、少抽烟喝酒、多喝水,让结石“无机可乘”。如果长久下来情况没有改善,才会建议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

其实切除扁桃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降低患上脓毒性咽喉炎的可能性。

如果家长实在是不愿意让孩子切除扁桃腺,身为医生我们是肯定不会勉强的,毕竟扁桃腺炎并不是个会危及性命的病。通常都是病人实在受不了扁桃腺反复发炎,才会主动要求我帮他们切除。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3pm 07/03/2025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脖子长个包,不一定要开刀!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