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7日讯)小心,就算来电者说得出你精准的个人资料或资讯,也可能是冒充某单位的诈骗!
招聘员工广告公司员工黄燕群(50岁)怀疑电信公司泄露个人资料,让她被诈骗总额7370令吉,她将会向有关电信公司投诉。
ADVERTISEMENT
诈骗者精准说出付款日及金额
她在1月31日傍晚6时接到一通自称某电讯职员“达鲁”的来电,由于对方能精准说出她一周前到电信公司付款的日期以及账单金额,让她不疑有诈,一步步跌入骗局。最终在半小时内,账户被7次转账,其中5次成功,总共被转走7370令吉。

“达鲁”对她说,其电信账号获得2及3月的电话费回扣总额800令吉,而这笔款项符合两个月的电话账单,将透过他汇款给她,并骗取银行账号及扣账卡号码。对方说,这是政府提供的回扣,由电信公司转入电信用户户口。
她周二下午在斯里德里玛区州议员陈汇萍的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希望藉自己的经历警惕大家。
“这支电话号码是老板给员工使用的,我在事发一周前才跟老板到某分行还账单。来电诈骗者说得出准确的个资,让我相信是真的,就照着他说的,提供汇款资料,让他分几次转账给我。”
她说,对方一开始索取银行账户号码但不成功,随后又索取扣账卡号以及卡后方3个号码。在尝试2次后都无法成功转账,她跟对方说算了。不过,对方使用话术继续诈骗,她也提供转账验证码(TAC)。
在操作期间间,她突然醒悟,认为该是受骗了,于是通知刚刚被转走款项账户的所属银行。在挂掉电话的空隙,“达鲁”还拨打4、5次电话,要求继续完成“转账”程序,都被她拒绝。
被银行告知程序需等待65天
她当日到警局报案,之后也向银行投诉,而她被告知需等待银行的程序约65天,而且需要自行跟进,她对此感到非常失望。

陈汇萍说,如今的资料很容易外泄,她建议黄女士就此向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 投报。
她说,对平民百姓而言,7000令吉是很大的数目,希望银行当局可以向受害者交代,并协助对方追讨回被诈骗的款项。
“根据警方说法,诈骗方甚至可以复制有关当局(如警局)的电话号码,显示来电时让人以为是真的是当局的来电。”
“大家可善用semakmule.rmp.gov.my这个网页查询接到的电话是否已被投报过,例如黄女士接到的电话号码011-2345 4019在该网页的查询结果就曾经被举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北海8日讯)误信网上投资可获500%至800%的高额回酬,58岁医疗领域服务人员掉入诈骗陷井,痛失125万6096令吉。
威北警区主任安努亚助理总监指出,警方商业罪案调查部在本月4日接获这名受害者的投报,指在一宗网上投资诈骗案中被骗。
他说,这名受害人是于2024年12月20日早上约10时,通过社交媒体脸书看到“QC安全股票投资”的广告,被吸引后参与了该投资计划,并进行几笔交易。
安努亚发文告说,由于对方向受害人承诺将获得所投资本金的500% 至 800% 的回报,于是受害人便将资金汇入对方提供的7个不同的银行帐户。
他说,警方援刑罚法典第420条文调查此案。
他提醒民众不要轻易相信或参于任何被指有高回报投资计划,特别是涉及网上投资,因这是非常危险的。
他说,公众已被警告不要轻易被隐藏在社交媒体平台背后的诈骗份子所欺骗,在作投资之前,必须先通过各种管道,例如国家银行(https://www.bnm.gov.my)及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https://www.sc.com.my)查看,确保有关公司或个人是否有经上述两家机构批准,可以提供、推广或销售任何投资产品和服务。
他强调,网路诈欺属于商业犯罪的一种,如果受害者知晓并时刻警惕此类犯罪的可能性,则可以预防和避免。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