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晚上,乔治市红红火火地在拜天公,恰好我服务的小店处在活动中心地点,傍晚时分被汹涌的人潮和车潮包围,外面的人走不进,里面的人也走不出去。
那一晚大家玩得有多狂?上优管搜一搜,就会看到许多中国游客拍摄的视频,标题不外是“中国找不到的年味”、“槟城过年气氛比大陆还热闹”诸如此类的,足见大家被烟火和炮竹“吓得”多么震撼。
ADVERTISEMENT
凌晨12时许,终于可以下班了。我带着少许兴奋和疲累回到西南区的住家,满身是汗和烟灰的我,一回到家就冲入浴室,准备好好洗个澡再睡个美觉。可恶的是,当我脱个精光打开水喉的时候,却发现滴水未出……是的,又~再~毫~无~预~警~的~停~水~了!
庆幸的是,在历经无数次的停水经验后,家里的浴室早就准备好储水的水桶,全天候装满净水,以备不时之需。而那一晚,我就靠着那小小的水桶撑过了难忘的一夜。
我不准备再埋怨PBA,毕竟说多了也没有用。反之,我还要特别感谢PBA的折腾,因为经年累月下来,它仅凭一己之力就把我们训练得服服帖帖,各个槟城人现在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并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付突如其来的断水。
对于来自赤道、环境资源丰富的我们而言,由于天气舒适,人们要什么有什么,造成我们一向沉溺于富足安逸的现况,以致严重缺乏危机意识。
要知道“危机意识”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大因素,一旦缺乏了它而生活在安稳的舒适圈之中,我们的社会就很难再向前发展。
举例而言,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身处在北半球,为什么天气寒冷、生活不便的它们会晋升富裕国家?答案是严酷的环境条件让他们很早就有了充足的危机意识,自小对严峻的未来做好一手准备。
冬天难觅食物,那么春天就要努力播种,秋天就得奋力把食粮收好藏满,这样才可以顺利熬过寒冷的冬天。要是少了那么一丁点危机优势,可能早就饿死了!
再换句话来说,危机意识会为你带来些许的不安与压力,迫使你感觉需要有所行动的动力,掌握机会防患未然,以确保免于陷入危机之中。而放在国家发展之上,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小国虽然土地小、人口少,却能发展成为独霸一方的强国?那是因为它们不得不强起来,如此才不会被周遭列强所欺负,甚至灭国。
回到年初九的停水事件。虽然当晚受影响的地区非常小,时间也很短,可我却不禁感慨万分。迄今为止,槟城人在PBA的训练之下危机意识的确提高了,大家如今都懂得如何去面对毫无预警断水的事件。
不过,这毕竟只是消极地在做准备,当大家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升级的时候,就会找出问题的源头,然后彻底解决问题。到时候,那些位居高位的大头们,就要轮到你们找回自己的危机意识啦!
祝好运!
(作者为跨界斜杠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第一天抵达维也纳的公寓,放下行李后,我下意识地寻找饮水机,左看右看,客厅没有,厨房也没有,甚至浴室也没有。找了好一阵子,才猛然想起,欧洲很多国家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所以家里根本不需要饮水机。
站在厨房水龙头前,心里还是有点不习惯,毕竟在亚洲,我们早已习惯了烧开水或是用净水器过滤,直接从水龙头接水来喝,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于是我倒了一杯,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结果——惊为天人!
这水居然清甜无比,没有一丝氯味,喝起来滑顺极了,简直和矿泉水界的天花板——依云(Evian)没两样!我不禁怀疑,这难道是直接从阿尔卑斯山流出来的吗?后来一查,果然,维也纳的自来水正是来自阿尔卑斯山的天然水源,难怪喝起来如此甘甜爽口。
从那天起,我对水龙头的水充满了敬畏之心,每次接水时,都有一种接取山泉的仪式感。甚至在洗碗、洗衣服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在暴殄天物,这么好喝的水,居然还被用来冲马桶,实在让人心痛。
不仅厨房的水好喝,浴室的水也毫不逊色。有一天洗澡时,我随手张开嘴巴,接了一口从花洒落下来的水,惊讶地发现,味道居然和厨房的水一模一样!依然清甜、回甘,完全没有消毒水味,甚至还有种天然的凉爽感。于是,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奇怪的习惯——一边洗澡,一边喝水。虽然听起来有点怪异,但能在热气腾腾的淋浴间里,一边享受热水澡,一边补充阿尔卑斯山的天然水,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更有趣的是,在这里喝水的方式和亚洲完全不同。有一天,我在餐厅吃饭,突然不想喝酒,便对服务生说:“请给我一杯热水。”她愣了一下,用不太流利的英文问:“先生,您是要喝茶吗?”“不,我只要热水。”“那您自己带茶包了吗?”“没有,我只是想喝热水。”她似乎更困惑了,但还是点了点头,进厨房拿了一杯热水出来,端上桌时,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好奇之下,我和她聊了几句,才发现,原来欧洲人除了热茶,基本上不会单独喝热水,无论冬天夏天,他们都是打开水龙头直接喝冷水。我笑着说:“喝热水对健康比较好。”她立刻反驳:“那我们看起来很不健康吗?”然后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喝热水对口腔和喉咙不好,你要小心一点哦。”听完这番话,我一时语塞,原来在欧洲,喝热水竟然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但最让我惊讶的,还不是他们不喝热水,而是他们似乎连喝水都喝得不太多。在亚洲,我们随身带着水壶,渴了就喝水,到了欧洲,大家的首选饮品却是咖啡、茶和酒。早餐时,许多人喝咖啡或茶,甚至有些人直接开喝啤酒;午餐时间,亚洲人可能会去买手摇饮料,但在这里的上班族却是去买一瓶啤酒;晚餐时,餐桌上更是少见白开水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酒精饮料。
我问一位在奥地利的捷克朋友:“你们每天喝多少水?”他想了想,耸耸肩:“不知道,但我们每天喝八杯啤酒。”听完,我彻底无语了,怪不得捷克是世界人均啤酒消费最高的国家。
但无论如何,维也纳的自来水,绝对是我喝过最棒的水之一,甚至好喝到让我舍不得拿来洗碗洗衣服。每次看到水哗啦啦地流进水槽,我都会忍不住想:要是家里的自来水也能这样甘甜就好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