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南20日讯)政权数次更迭,槟州海上养鱼问题仍陷泥沼,槟州养殖公会主席拿督吴清良呼吁团结政府,重视养鱼场外劳和海上临时地契(TOL)需每年更新的两大诉求,来挽救前景逐年暗淡的海上养殖业。
吴清良指出,养鱼业在外劳人手的课题上一直受到漠视,政府人力资源部曾表明没有批准海上养殖业外劳的条例,导致多年来几乎各个鱼场被迫使用“非法外劳”,乃至发生外劳跳海躲避执法的问题。
ADVERTISEMENT
“其他行业有申请外劳执照的条例和指南,但海上养鱼场没有,当局模糊以对没有准确说法,我们是用公司的员工去鱼场工作,虽然是有准证,但在海上工作就变成非法。”
业者反映养鱼场人手短缺
吴清良是针对业者向他反映养鱼场人手短缺的困境,在出席淡汶峇眼武吉天公宫活动时发表上述谈话。
他说,去年公会跟渔业部和劳工部对话2次,渔业部表明他们了解业者的困境和需求,但批准外劳属于人力资源部的权限。

“渔排的工作日晒雨淋,本地人都不愿意做,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外劳,海上养鱼场也必须有人驻守留宿,以免鱼被偷。一个普通规格的渔排要七八个人手,大规模的甚至要十多个,没有外劳根本无法运作。”
他促请新任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帮肋这个行业,外劳问题已经困扰业者很多年,公会这些年来跟有关部门对话反映仍然悬而未解,这对养鱼业的前景和发展造成很大打击。
吁将TOL期限改至5年
至于TOL的问题,吴清良指最近各政府部门加强条例,包括养鱼场TOL需有更新准证才获准进口鱼苗,而TOL的更新申请经常因各种因素拖延耽误,进一步影响鱼苗进口的时间。
“我们要求槟州政府审视,将TOL的期限每年更新改至一次性给到5年,因为养鱼场的地点不容易搬迁,它就在那里跑不了。而有了准证不止方便业者进口鱼苗,也方便跟进申请合法外劳。”
吴清良此前曾提到,2年疫情期间,武吉淡汶海上养鱼业者减少了约40%,目前剩下不到20户在经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8日讯)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说,国盟声称城市翻新法案将造成城市的巫裔被边缘化,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法案,本地人的屋子将被外劳占据。
他今日在脸书贴文,以其选区的玛苏丽组屋为例,该廉价组屋目前正进行城市翻新计划。
本地人搬离残旧组屋 租给外劳
他说,该6栋5层楼的组屋建于1980年初,经过40年,组屋已残旧且不再适合居住,其中一栋5层楼的组屋因结构不稳已被拆除。
他指出,该组屋单位大多被出租给外劳,原有的巫裔(55%)、华裔(35%)和印裔(10%)的屋主已陆续搬走。
“根据最新调查,现在70%的住户是外劳,剩下的只有生活贫困的B40群体。”
他强调,现实情况是无需城市翻新法案,巫裔、华裔和印裔贫困群体已经被边缘化。
“那城市翻新法案如何帮助本地人,尤其是巫裔获得房屋呢?”
玛苏丽城市翻新计划
屋主免费换可负担房屋
沈志勤说,在玛苏丽城市翻新计划中,原屋主可用原本的350平方尺单位,免费换取全新的850平方尺单位。
“新建的不再是廉价组屋,而是每单位市值40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并配备电梯、祈祷室和儿童游乐场,每个原屋主还可免费获得一个停车位。”
他指出,该计划启动后,当地的巫裔、华裔和印裔都全力支持,居民们希望此计划能加速推进,孩子们也希望搬回玛苏丽,与父母同住。
“有了这项法案,原屋主和其后代可以回归家园。这虽然有些讽刺,但这就是事实。”
他强调,那些企图利用此事煽动情绪的政客,动机不纯,政客只会让各族贫困者更痛苦。
“我欢迎所有批评城市翻新法案的人来到峇央峇鲁,我愿意向他们详细讲解玛苏丽项目。让事实来说话,而不是制造情绪对立。”
他也呼吁居民自己判断,拒绝阻碍他们迈向更好生活的政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