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27日訊)新春大掃除整理出一大堆不要的物品時,民眾受促不要把它們當垃圾丟掉,而是清理、壓縮和分類後,送往臨近的回收中心。位於檳島斯里尼蒙的慈濟環保教育站,便是民眾的其中一個選擇。
這所教育站於2012年啟用,屬於慈善性質,是社區居民捐出回收物的好去處。
ADVERTISEMENT
17類物品可回收
本報記者到訪教育站,獲得志工陳順發詳盡講解。據他說明,教育站接受的可回收物有17類,即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PET)塑料瓶、非PET塑料容器、塑料袋、鋁罐、可充電電池、鐵罐、紙皮、紙張、利樂包(Tetra Pak)、薯片罐、光碟、衣物、電子廢物、舊報紙、舊書、玻璃瓶、回鍋油等。
回收上述物件後的處理方式有幾種,包括由廠商回購物件進行處理或再循環生產、維修後的電器以低價讓民眾領養、可讀的二手舊書以低價出售、回鍋油則製成手工肥皂等。
總之,這裡將用盡辦法把垃圾轉換為資源。
陳順發:拒絕“喜歡就買”
陳順發說,慈濟環保教育站更重要的使命是教育民眾貫徹5R精神,即拒絕(Refuse)、再循環(Recycle)、再維修(Repair)、再使用(Reuse)和減少(Reduce)。
他說,在5R的概念裡,排行第一的是“拒絕”,即拒絕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以避免浪費資源。
他坦言,現代人是“喜歡就買”而不是“需要才買”,佳節期間尤其容易被節慶氣氛衝昏頭而買下不需要的東西。
因此他提醒民眾,過節購物時也要緊記5R精神,三思而後行。
回收站不是垃圾站
他強調,在宣揚5R精神時,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再循環這一環,必須教育民眾從源頭做起,養成分類物件、再進行清理和壓縮的習慣,才把回收物送來回收中心。
“我們不希望民眾把回收中心當成垃圾收集站。”
他說,一些人是第一或第二次前來捐回收物,顯得不知怎麼做的時候,他帶對方參觀教育站並解釋正確的環保理念。
回收玻璃瓶 回鍋油
陳順發說,慈濟環保教育站也是檳島唯一接受玻璃瓶和回鍋油的回收中心。
他解釋,許多回收中心拒絕接受玻璃瓶,是因為沒有廠商願意回收。教育站接受玻璃瓶(透明、青色和黑色的玻璃瓶)的原因,在於有廠商願意回收。
“每當教育站囤積到大量的玻璃瓶,檳島市政廳便派出交通工具載到北海,接著轉運到柔佛一間工廠以集中處理這些舊瓶子。”
可製成家用手工肥皂
至於回鍋油,他說,教育站將在收集後再循環制成家用的手工肥皂。目前,主要是家庭主婦把回鍋油送來教育站,小販也有,但不多。
他說,一般人油炸食物後留下大量使用過的油,有者直接倒入廚房下水道,有者裝起來丟進垃圾桶。但其實,這兩種方式都不環保。
因此他促請民眾,可把回鍋油收集起來送來教育站。
舊電器復新 供領養
家裡的電器壞了,不要馬上丟掉!
陳順發說,民眾家中已損壞的電器也可送來教育站,因為這裡有志工懂得維修電器。
他說,教育站與峇六拜工業區靠近,許多工程師也在週末前來當志工。他們將協助測試電器,鑑定是否完全損壞。若發現已到了無可修復的地步,才把電器歸類為電子廢物。
“完成維修的電器將置放在教育站的領養角落,讓民眾以低價購買。同時,我們也會在每個月的第三個週日舉行‘惜福市集’出售物品。”
慈濟環保教育站資料
地址:Lebuh Bukit Kecil 1, Taman Sri Nibong, 11900 Bayan Lepas
聯絡號碼:012-477 0139
開放時間:每週三、週五和週末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
臉書專頁:慈濟環保教育站 Taman Sri Nibong Tzu Ch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ducation Centre
民眾或不太懂得識別什麼是可回收物,也不懂如何再循環。且通過陳順發的講解,加深對部分回收物的瞭解:
1)PET塑料瓶:底部印有三角形符號,三角形內的數字是“1”。
2)非PET塑料容器:底部印有三角形符號,三角形內的數字是“2”、“3”、“4”、“5”或“6”。
3)塑料袋:具伸縮性的袋子(拉扯時可擴張),沒伸縮性的袋子,如米袋或三合一飲料袋,都不可回收。
4)鋁罐:汽水、啤酒等飲料罐。
5)可充電電池:可充電的電池有手機電池、電腦電池等,因為化學物較多,需由廠商回收做特別處理;非充電的電池則當垃圾處理。
6)鐵罐:鋁罐與鐵罐外形相似,所以慈濟環保教育站這裡備有磁鐵,磁鐵能吸引的便屬於鐵罐。
7)紙張:分為純白色、黑白或雜色。有色紙張在再循環的過程中需要漂白,纖維遭到破壞,壽命也較短。所以,純白色紙張可再循環7次、黑白5次、雜色3次。
8)利樂包:泛指利樂公司(Tetra Pak)出產的所有包裝產品,這包裝品分為6層,即3層紙、2層塑料和1層鋁箔。產品回收後需拆解,可100%再循環。民眾受促先清洗內部再進行壓縮,才送來回收。
9)薯片桶:與利樂包的再循環原理相同。
10)舊書:具有可讀性的書本都會置放在教育站的書架上並在臉書專頁標價,有興趣者可購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9日讯)槟岛市政厅管辖的垄尾巴刹小贩中心,昨日因卫生问题遭卫生局取缔,小贩们今日展开大扫除,同时也投诉蟑螂除不尽,该处许多摊位没开,也可能成卫生隐患。
东北县卫生局昨日取缔该小贩中心时,发现小贩摊位肮脏,除了找到老鼠粪便,也发现蟑螂到处爬行,因此指示该中心关闭整顿。
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记者今早走访该处时,小贩们已展开大扫除、清洗各自摊位,市政厅也派员到场协助清理。
一名小贩受访时透露,尽管她每天收档都会清洗摊位,每周也会进行一次大扫除,但摊位就是时常冒出蟑螂。
“蟑螂从橱柜的缝隙、煤气桶底部窜出来,我也没办法。”
他坦言,他时常喷洒驱赶蟑螂的药物,但没有多大效用,而在熟食摊位也不宜用毒性太强的药物。
此外,小贩林先生则说,虫害管理公司将在明日前来喷洒药物,以驱赶蟑螂、老鼠等害虫。
“今天小贩们都停业大扫除,我们希望能争取在3天内卫生达标,重开摊位。”


请钟点女佣帮忙打扫
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贩请钟点女佣帮忙打扫。
福建面小贩尤小姐说,她是独自经营摊位,因为担心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才会聘请女佣,每个小时28令吉。
“除了要清洗摊位,我们连上方的铁丝网、风扇、灯管都要清理,工作很繁重。”

小贩盼早日重新营业
此外,炸虾饼(Cucur Udang)小贩拉玛也说,本身早上10时许就前来清理,不仅清洗餐具,连灯管也擦干净。
“去年10月我才进行大扫除,这次被取缔就再做多一次,希望过几天能重新营业。”


盼市厅定期清理未营业摊位
垄尾巴刹小贩中心有60个摊位,当中有大约20个无人营业,常年拉下闸门关闭,小贩们希望市政厅定期派员清理相关摊位,避免引来蚊虫滋生、蟑螂做窝。
李先生受访时就说,无人营业的摊位也需要每周清理一次,不要“害”到有营业的小贩。
“卫生局昨天取缔后,市政厅有打开相关关闭的摊位检查,里面非常肮脏,可能‘养’了蟑螂都不知道。”
根据观察,有关未营业的摊位确实肮脏,除了满布灰层,洗碗台也生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