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美,总有着无尽的追求。儒家尚雅正之美,道家尚朴素之美,禅家尚空寂之美。美在日常,与生活息息相关。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不诠释着诉说着审美的意趣。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江与清风,山与明月,山光、水声,月色,自然之美,也是所谓文人的意气风发。也正是因为审美与天地的结合,山水之间,是中国文人最理想的生活之地,同时也孕育了世界最独特的水墨画,计白当黑,墨生五色六彩。这份美,也只有中国人最懂,最痴迷。
ADVERTISEMENT
画家吴冠中曾说,如今的许多成功人士,包括企业家、媒体人、白领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想必都很出色,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懂得艺术和鉴赏。这些现象的屡见不鲜,其中暴露的不是不懂艺术,而是虐杀艺术,是没有文化的魔幻现实主义。现今社会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将变得粗俗不堪,无聊至极。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伴随的是无趣的人生和创造力的枯萎。
陈丹青恩师木心也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所以,扫除美盲比扫除文盲更重要,因为尽管我们没有东西可以再失去了,我们还可以再创造。因此音乐和美术的基础教育,可以给我们下一代打下很好的美学基础。
庄子说,人生之最高境界是审美而非功利,心灵之最舒服是自由而非拘束。人之为人,想法固多;想法太多,痛苦便来。从容生活,有何不可至,有何不可求。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又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懂得活得美。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学会慢。一慢,我们的生活就会立刻美起来。想活得美,我们就要懂得制造仪式感。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无聊无趣,往往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份仪式感。
真正的幸福,不一定要去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守护自己的纯真之心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生活中的小确幸,把每天的日子过成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6日讯)画家章良带领他的学生,明天起至5月19日在海峡岸(Penang Straits Quay)1楼举办主题为“不如见艺面,哪怕是一眼”的艺展。

此次艺展汇集了超过50件精心挑选的作品,旨在推广文人雅趣以及个人美学理念,同时通过艺术为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作品有水墨画、水彩画、广告彩、丙烯及孩童绘画。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创作者对自然的捕捉和表达,也展示了他们在笔墨和色彩上的卓越技巧。观众将在这些作品中领略到文人雅趣和个人美学理念的独特魅力。

展览期间还设有工作坊,民众可以亲自体验水墨画和书法创作的乐趣,并通过与自然对话探索心灵。工作坊包括体验水墨画、书法体验及与自然对话工作坊,每天分别在下午1时、4时和晚上8时举行,报名费20令吉。
部分作品收益捐大智讲堂
这次艺展部分作品的销售收益将捐赠给大智讲堂,这是一家致力于帮助困难家庭孤儿的非营利组织。主办单位感谢海峡岸赞助场地和全方位的支持,也感谢Healy Mac’s Irish Bar and Restaurant提供优惠券。
“不如见艺面,哪怕是一眼”艺展
日期:2024年5月17至19日
地点:Penang Straits Quay 1楼
时段: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