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精神,确实是塑造一个真正的马来西亚国度的典范,我认为砂州能成为典范的最重要因素,是砂州的种族和宗教极端政客在砂州很难取得立足点。
虽然许多人同感,砂州在种族和宗教和谐方面是国内其他12个州属及联邦直辖区的典范,但是我发现近年来,砂州一些地区的人民也开始被种族和宗教极端的政客荼毒,以种族和宗教课题捞取选票,这不可不防!
ADVERTISEMENT
我曾在砂州待过数年,当年我是以国际护照在砂州居住,每3个月还得去汶莱“绕一圈”以便更新已到期的砂州居留期限,曾有数次还被同样必须去汶莱“绕圈”的印尼人揶揄,置疑我是不是马来西亚人。
不过,我知道,我这个“西马仔”,要在砂州合法居留,就得去邻国“绕圈”,以便再回到砂州,印尼人如果知识不足,那会知道东马砂沙2州拥有移民自主权,就算是西马半岛的显要,也会被禁止踏入砂沙,何况是我一个平民百姓。
印象中,我在砂州居住那几年,曾有一名来自西马,并已在砂州成家立业的社团领袖被令逐出砂州,必须返回西马。
在东马游走那几年,我确实看到砂沙2州各族人民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和谐共处的一面,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纳闽一间咖啡店用餐时,点了肉骨茶,然而一名头戴“哈芝帽”的友族穆斯林,用马来话问我可以拼桌吗?
当时,我这个尚年轻的“西马仔”,确实是感到惊吓了一下,心想“我吃肉骨茶哩”,不过,既然人家不介意,我又何必自作多情,最后这成了我记忆中美好的一幕。
“我与一名穆斯林同桌,我吃我的肉骨茶,他吃他的‘辣死你妈’。”
砂州总理阿邦佐哈里以“家人”形容砂各族群相处方式,正因为这种“家人的精神”,让砂能持续和谐。
不错,我们的社会要的就是“家人”的精神,不过,不是出卖自己人的家人!
阿邦佐哈里也说,砂数十年来捍卫这种和谐精神,并指砂拒绝西马极端及种族主义进入砂,若西马极端分子进入砂,砂有权“关上门户”。
砂州拥有移民自主权,是捍卫砂州免于沦为西马种族和宗教极端份子入侵的重要防线,《马来西亚协定》没有对错,尽管我有受过“一国两制”遭遇的经验,不过,我这个“西马仔”愈来愈认命!
阿邦佐哈里说,砂州各族人尽管存有文化的差异,仍尝试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甚至是以彼此的习俗进行婚礼,我们西马人何尝不是如此!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跟着一群人挤上一辆双条车,踏上前往仰光的旅程。
双条车上挤满人,还有他们带上车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就连转身伸腿的空隙都没有,而车顶更是堆满了货物。
一路上会有人拦截双条车,为了乘搭这一程车,在没有多余的空隙下,他们只能一只脚踩在车沿,半个身体悬挂在外面。如果沿途上车的乘客身材瘦小,司机就会干脆直接让他们爬到车顶去。
路途颠簸,我紧紧抱着胸前的背包,半蹲半坐在狭窄的长板凳上,目光落在对面那一户祖孙三代的缅甸家庭。
一家人衣着朴素,沿途分着饼干充饥,老奶奶不时会递上零食,安抚着乘车不耐烦的小孙子,然后时而低头查看脚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从他们一举一动不难看出,这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几个小时后,我在目的地下车,那一家人再继续他们的路途。夜晚的仰光依旧热闹繁华,当下不禁感慨,我有机会以旅人的视角去体验这片土地上的日常,可对这一家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连出国的机会都没有。
9年过去,当时的情景与心情依然深埋在心底。
缅甸因神秘而美丽。无论是走在蒲甘、仰光、曼德勒等城市的街头,还是到乌本桥、茵莱湖等著名景点,这片土地总是带有黄褐尘土色调,充满著强烈的沧桑美和一股质朴气息,令人难忘。
一些当地人的物质或许不富裕,但他们大多都是友善待人,朴实真诚,对于陌生脸孔不会过度的热情,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长年的社会动荡,让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缅甸,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带来更多的是贫困、冲突、资源流失,可以感受到的是大家只能各自为了生活求生,而近年来更因诈骗园区的猖狂,现在的缅甸已经令人闻之色变。
如今一场强震重创了缅甸,相信无数人可能已经被推向绝境。就像当年双条车上的那一家人,如果他们不幸遭遇了地震的苦难,那他们的命运是否还会有翻身的可能?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祈愿这个美丽的国度能够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早日重生。
(另:祝愿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爆炸事故伤者早日康复,愿大家都能保持坚强,渡过难关。)
(作者为本报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