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央14日讯)女公务员误信爱情诈骗,在社交媒体认识一名中国杭州的建筑公司“首席执行员”,双方互生“情愫”而发展为“情侣”,对方在半年后要求借钱,前后32次汇款,被骗走逾16万令吉。
由于对方一直以各种理由借钱,女公务员开始心生怀疑,于是再到其他社交媒体搜寻有关男子的账号,才证实上了爱情诈骗圈套,于是到警局报案。
ADVERTISEMENT
亚娄警区主任莫欣证实,警方于今年1月1日接到45岁女受害者的投报,指去年4月初在Linkedin结识叫做“Hassan Asqad”的男子,后者自认是中国杭州的Hassan And Sons建筑公司首席执行员。
他说,女受害者去年10月1日开始,陆续接到男子的求助,指要在菲律宾宿雾(Cebu)展开建筑工程,却面对经济困境,而工作地点偏远,无法进行线上交易,而需要女受害者协助汇款。
“由于女受害者被爱情冲昏头,相信对方的谎言,分别进行32次汇款,转账至本地1个银行户头及2个国外银行户头,总共16万2554令吉70仙。”
莫欣说,女受害者在过度频密借钱的情况下,开始怀疑对方的身份,就在脸书及Instagram搜寻对方的身份,发现对方是骗子,所以才向警方报案。
他说,现在很多诈骗案是通过社交媒体结交受害者后,取得信任,再要求借钱,受害者因爱情关系而未多加思考,导致上当。
“所以大家勿轻信线上认识的人,任何借钱或转账要求,都应先通过SEMAK MULE应用程式或网站https://semakmule.mp.gov.my 来查询户头号码和电话号码,也可致电997 国家诈骗应对中心(NSRC)查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0日讯)槟州警察总部商业罪案调查组(情报与行动)副主任彭铭德指出,网络爱情诈骗案的受害者多数是较年长,即年龄4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
他今日在武吉占姆高尔夫球俱乐部内为“提防网络诈骗讲座”主讲时说,在槟城的爱情诈骗案里,约70%受害者是这类女性。
“这类女性属于单身的状态,无论是未婚、已离婚或丧偶。”

丧夫保险金90万被骗
他以一宗发生在大山脚的案件为例说,受害者是一名中年书记,数年前丧夫而获得一笔保险赔偿,后来坠入网络爱情骗局,白白损失90万令吉。
他说,网络爱情骗局的套路如出一辙,骗子都以外国人自居,自称来自美国、英国或欧洲,使用帅气的大头照,在线上向受害者搭讪。
“基于他们的目标人物都是中年或较年长的女性,所以骗子多数假扮成30岁至40岁的男性,而不会假装成20多岁的青年。”
他说,骗子与受害者在线聊天后,不一会儿即表示已坠入爱河,每日传来“我爱你”的讯息,迅速俘虏受害者的心,接着表示要送上贵重物件给受害者,比如家传珠宝。
“大约一周后,受害者就会收到声称来自关税局官员的来电,说有一个可疑的贵重物件。这位‘官员’说,这物件价值超过20万令吉,要求受害者先付1万5000令吉才可通关。一般人都认为值得,而乖乖付费。”
他说,上述只是爱情骗局的其中一种手法,实际上还有很多,民众受促多加警惕。
彭铭德也在会上谈及各类线上诈骗案,即电话诈骗、爱情骗局、电子财务、网络购物、不存在的贷款和投资计划骗局的行骗手法。
退休者去年被骗634万
警方的数据显示,槟州在2022至2024年之间,退休人士陷入网络诈骗案的数据有增无减。
数据显示,退休人士网络诈骗案的损失总额,从2022年的348万6800令吉,在2023年暴增至1365万2666令吉,增加291%。2024年则继续增加至1565万4464令吉。
在槟州5个县属当中,以东北县的退休人士网络骗案最多,2022年损失总额为226万5121令吉、2023年649万3921令吉、2024年634万7872令吉。
彭铭德在会上发布这项数据并提醒民众,一定要善用警方推出的“SemakMule”应用程式,来检查可疑的电话号码或银行账号。
告诉身边人 别困惑害怕
人总有一刻陷入难辨真伪的时候,彭铭德就劝告说,感到困惑或害怕时,不妨告诉身边的人。
他说,在一些电话诈骗案里,骗子假扮执法单位官员致电吓唬,指受害者欠钱未还或者涉及撞后逃案件等,一些受害者即便没做过这些事,但也感到害怕。
他鼓励民众,若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告诉身边的人,比如最亲近的亲友,否则难以逃脱惧怕的心理,最终上当。
他说,若要杜绝电话诈骗,最简单的方式是不要接听所有陌生来电,也不要回复陌生人传来讯息。
他提醒民众尤其提防这些国家的来电号码,即印尼(+62)、肯亚(+254)、伊索比亚(+251)、阿联酋(+971)和巴布亚纽几内亚(+675)。
他强调,警方从来不会在电话中进行调查,不会在电话中录口供,更不会在电话里要求民众的银行账户资料。
“警方会致电给民众,但只会致电要求事主前往特定警局找特定的查案官,就这样而已。”
看准贪念诱骗入局
陷入不存在的投资计划骗局的原因,往往因为贪念。
彭铭德说,诈骗集团总是看中人们心存贪念这一点,而以不存在的投资计划诱骗受害者。
他说,现今的投资骗局不止在线上进行,线下实体方式也有。一些人到知名酒店租下场地,以举办“课程”之名,引诱受害者前来参与,提出高回酬的投资计划。
“一些投资计划,声称注资1万令吉,可在3个月内拿到1万5000令吉。但这样合理吗?即便是银行的定期存款,一年也只有2%至3%的回酬。”
他提醒民众必须谨记一句话,即任何投资计划若保证有高回酬,听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时,那一定是假的。
“我不知为何,但如今许多诈骗分子喜欢通过Telegram来行骗。”
他也提醒民众特别注意一些个案,比如有者声称汇款给“ABC投资公司”作为投资,但汇款时发现有关账户属于个人时,就要多加注意了。
致电997截断转账
彭铭德提醒民众,一旦怀疑被诈骗,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致电全国诈骗应对中心的热线997,以尽快截断转账程序。997热线是从上午8时运作至晚上8时。
他说,执法当局接获投报后,都会尽力阻止完成汇款程序,希望救回受害者的血汗钱。
但他坦言,由于如今线上转账可在数秒间完成,在一些个案里,即便受害者转账后半小时内,诈骗集团早已把款项转账至第二或第三层户头,导致执法当局无法截断程序。
但他劝请受害者,无论如何还是要向997热线投报、致电全国警察商业罪案调查局热线(013-211 1222)或警局报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