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州將在1月10日大制水,以進行雙溪賴濾水廠的閥門更換工程,既然州政府在一個月前通知,那麼這一個月內,就該做好準備。
正巧的是,不久前的北賴河底大水管破裂,為這大制水進行了一場預演,民眾、小販、廠家、老人院等,都從中學習了一次。
ADVERTISEMENT
人們尤其學到的,是計劃中的修復工程可能不如預期完成,水供也未必能按時間表恢復,可能一拖再拖。家裡的水桶,可能不夠用。
怎麼辦?下個大制水就要來臨,我們又要再一次去檳州水供機構和首長曹觀友臉書專頁留言炮轟嗎?不,我們要買更多水桶、儲更多水,這是從教訓中學到的。
畢竟檳州政府及水供機構,看似未有任何打算擱置或延緩來臨的大制水,反而認為能更從容應對。
他們召集了所有議員開會及講解,而州議員也各自領命要協助選區應對制水;地方政府、市政廳等也各自有方案,包括調派義消隊及市政廳的水槽車等。
當然,民眾最擔心的是,來臨大制水也未能如水供機構所計劃般,在24小時、48小時、96小時恢復,它可能是120小時、144小時、168小時,或更長。廠商公會就說,屆時很多工廠可能要關閉、停止生產線,這也將帶來無法估計的損失。
我是認為,更換濾水廠閥門工程會比修補河底破裂水管的難度低,水供也理應會更加快速地恢復。
這是樂觀的看法,制水,就去買水桶、安裝水槽,民眾、小販如此,廠商也應該如此。
舊式工廠若無法儲水48小時,那就趁機提升,先進工廠也可再進一步,擴大水槽容量,應對不時之需,這根本不需要什麼外國專家來教。
悲觀的看法則是:為何政府不要和廠家、人民開會、為何不要找替代方案、為何不要分階段、為何不要延後展開等?
其實,埋怨沒有用、開再多會也一樣,就算提早一年公佈制水計劃,應對它的最終方案,依然是買水桶、儲水。
除非你說,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水桶了。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