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當自己在網絡上看到一些缺乏理性、對人不對事或人身攻擊的留言時,都會感到不舒服,更何況是當事人。
有些互聯網平臺讓“不滿意制度者”發佈許許多多的文案攻擊或討伐教育工作者,甚至在平臺上張貼學校領導或教師的照片,以致只是聽一面之詞或純粹跟風的網民在網絡上謾罵不停,有者更是指名道姓問責。
ADVERTISEMENT
我並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這種討伐方式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非常不公平。
問題發生了,理應是呼籲雙方坐下來尋求解決方案,難不成非要把時間花在網絡謾罵,或把老師及校長如審犯人般的網絡攻擊才算是解決?
大家可從網絡或新聞報道中發現,有些課題年復一年都會有人說起,甚至再次於網絡平臺謾罵一輪,例如批評小六畢業旅行收費很貴、質疑學校假期作業是另種賺取暴利的管道、學生參與學校演奏會,認為應讓家長免費出席等,這些課題猶如每年都要走個流程般。
在網絡上載他人照片並指名道姓羞辱絕對是一種霸凌,無論發生在何人身上都會覺得不舒服。若真想把問題解決,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與不同單位著手研究,而非在網絡上怨天怨地,甚至人身攻擊。
疫情後,教育工作者的生活變得更加無奈,私人電話也成了工作的工具之一,多了不少群組,且時時刻刻都會有信息湧入,讓教師精神緊張許多。
從一名媽媽分享得知,在疫情期間為了方便家長與教師溝通,包括可及時處理孩子上網課時可能出現的問題而開設了班級群組,但疫後開放了,這些群組依舊存在。
結果,孩子不瞭解課業,父母便在群組不停詢問,即便是半夜三更也照發信息,如果老師一時三刻沒有回覆,有關家長隔天就向校方投訴老師不負責任。
老師也是人,有自己的生活與作息時間,這番苛刻的要求,公平嗎?這種現象若持續,最終抱住教育他人的精神與熱血者,還能剩下多少人?
朋友告訴我,說現今家長不理解教師的難處,而教育制度又還沒跟上腳步。若家長投訴什麼,當局就得修改,改來改去還是原地踏步,沒有很好去執行原本的計劃,那這情況是帶來國家進步還是退步?
教師這份職業雖說“鐵飯碗”,但並非是大家以為的“金飯碗”,外頭髮展或許會有更好機遇,且無需受氣,但這些老師為何還是選擇繼續做好本分,孕育你家孩子?這都是使命使然。
教育議題是可以好好談的,不再是一言堂,在網絡發文討伐,逕自地認為是校方處事不公,這是一種精神霸凌。
當然,霸凌並不只是出現在職場,家庭或朋友圈也會有,所以若沒有很好地去溝通,肯定無法讓問題獲得妥善處理及解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