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7日讯)走进一场以“火”为元素的展览,你期待看到什么样的展品?
兴巴士艺廊(Hin Bus Depot)后方的O Sculpture Studio最近有场展出,或许能给你超乎期待又切题的答案。
ADVERTISEMENT
纸扎师傅高永杰(Samm)与李俐莹(木子莹)夫妻档,把纸扎带上艺术展厅,在马来西亚算是史无前例,具有开创性。

纸扎寄托了人对神明或亡灵沟通的欲望,多数时候,它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烧掉。点一把火,在人间燃起,是从有形化为无形的过程;在灵界或阴间则相反。
这是华人对死后世界的想像。当纸扎从宗教领域跨足艺术殿堂,即转变为值得玩味的作品。

“令人看不明白的东西,才叫做艺术嘛!”高永杰说完随即大笑。
每个人在观赏的过程都有独一无二的体验和解读,没有对错,这只是一场趣味各异的游戏。
展览主题《Oblivion》
本展主题是《Oblivion》,其中体积最大的作品是6尺高的人偶纸扎。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全白的身体,头顶配上黑色礼帽。

“很多人问我这是不是麦克杰逊(Michael Jackson)?他在跳著《Night Fever》吗?”
乍看,其实也像大伯爷(从阴间到阳间接引死者的白无常),再细看,帽子不像。
高永杰说“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是思索著天堂与地狱是否存在?人在茫茫人世中,应该要找回自己存在的意识。”
高永杰:赴台拜访前辈学纸扎
《Oblivion》是受槟城雕塑家刘子民的邀请而促成。其工作室策划以“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呈现的雕塑展,“火”元素找上高永杰。

他13年前接手父亲的糊纸店,这些年来突破传统,改良纸扎。为了把纸扎推向更高的艺术层次,还亲赴台湾拜访前辈学习。
他使用的原料是纸、竹、布和纸糊,跟传统原料相同,只是在制作纸扎神像时,使之更立体,也透过表情或是服装皱褶等细节,让它更为生动。

这次的展品也可以看出在细节处用心。在艺术场域上,高永杰进一步抛开传统纸扎的限制,以纸扎的造型艺术,搭配李俐莹的绘色,强化视觉感受,以此呈现概念。
一开始受邀时,他不以为意,也忙于应付订单,没想到刘子民数月后追问进度,才发现是玩真的。
“他让我发挥平时工作的技术,放手去玩。我花了点时间构思,最后选择了我最关注的生老病死主题。大概多少也跟我的职业有关吧!”

他本身也在玩乐团,音乐创作离不开生老病死的主题。
“Oblivion”有“遗忘”、“淹没”、“无知觉”、“无意识”的意思。他认为,生命从生到死,由死复生,总是不断地循环。
在他看来,人在生死轮回中,不免受七情六欲左右,受困于体制、宗教、世俗价值,以致失去灵魂。他以展品表达这些想法,直接了当,不悬虚。

“其实,最高境界的修道人,追求的正是终止轮回,而人们却受困其中。”
5作品独立也视为组合
展览的动线以“生命的出生”开始。一入场即见立在正中央的“胎盘”,上方是连著脐带的“胎儿”倒悬在空中,颜色鲜红,给人视觉上的强烈感受。在灯光的照射下,从不同角度看,也有另一番体会。

展出的5件作品既是独立的,也可以视为组合,除了“胎盘”和“胎儿”,还有“头壳”和“脑”。
高永杰说,展览流线的最后一件是6尺人偶,有别于其他作品,它最接近人们所熟知的纸扎外形,保留了他纸扎师身分的记号。

他相信造物主创造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各自的功能,而纸扎就是要烧掉。这件纸扎会在12月10日晚上9时的闭幕礼焚烧。
“当晚还有我的䰱乐团结合道教元素的剧场演出,要给大家最震撼的感官冲击!”
届时,隐而未现的“火”将正式登场,而纸扎也将功成身退。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北海10日讯)方绍维(VinHng)不仅是一名著名的视觉陈列艺术设计师,他的一双巧手还能化腐朽为神奇,任何平凡的物件只要经过他巧妙的设计与加工,就会变成无数令人惊艳的艺术品。
无论是布料、木材、塑料、旧鞋,还是铁线等,看似不起眼的物件,他总能巧妙地将它们融入设计之中,最终赋予它们新生命。
例如上个月的清明节,他买了一些纸扎品要祭拜祖先,但又觉得不理想,于是便将这些纸扎品进行再创造,通过剪裁、拼接和装饰后,加工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他也曾亲手为这些先人制作纸扎大风扇、绣花鞋和扭扣花衣,并为一个朋友去世的弟弟制作了真实大小的纸扎摩托车,每件作品都是他手制,精致而独特。

为了回馈家乡才能园,3年前方绍维与当地社会闻人陈文秀及梁润川携手合作,除了为北赖金沙园河畔进行各族节庆装饰外,他们还为传统的中元祭坛注入创新元素,将其打造成别具特色的膜拜场地,为社区增添缤纷色彩。

方绍维: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兴趣
方绍维(48岁)受访时说,他的祖母是一名传统灯笼的制作匠人,因此自就读小学起,每当放学后,他便会跟随祖母一同绘画灯笼图案,并学习如何手工制作灯笼。
“由于我的父母也是传统糕点师父,或许是这些日常的耳濡目染,让我从小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最终走上了艺术之路。”
他坦言,自己从小就不是很爱读书,只有美术是他最感兴趣的科目,因此其绘画作品也经常得奖,甚至有老师在评价他的作品时,还称他是“未来画家”。

方绍维回忆说,当时国中的一名老师觉得他很有潜能在艺术领域发展,还建议他到艺术学院就读。于是在初中评估考试放榜之前,即使父母坚决反对,但他在祖母的支持下,就直接从北赖国中转往Sian Academy Of Art学院就读美术专业。
“但是第一天上课我就哭了,不仅是因为我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也因为老师只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我们由一个点开始作画,完全没有任何具体指导,让我很失望,也感觉被骗钱了。”
艺术需发挥自身创意与想象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方绍维渐渐理解到,艺术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技巧训练,而是需要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想像力,而且若要在艺术领域中闯出一片天,最终还得依赖自己不断的努力与探索。
方绍维指出,从美术学院就读7个月后,他和同学获得安排到酒店酒店实习,在那期间,他不计较得失积极主动帮助,因此学习了很多新知识,连绘画的作品也被公司制作成海报并展示在酒店大厅,收获满满。
他回忆说,从美术学院毕业后,他获得酒店的兼职,直至届满18岁,又获得公司直接录取成正式员工,开启了视觉陈列设计工作,负责设计并布置商场内部及节庆的装饰。

车祸休养期间思考创业
方绍维说,直到21岁那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决定独自前往吉隆坡的谷中城(Mid Valley)应征。当时他不懂英文,仅抱着尝试的心态去面试,结果洋人面试官看到他的作品后,竟然二话不说就直接录取了他。
“在谷中城工作的那几年,因为跟对上司,加上有同事的鼓励,我不仅视野开拓了,连英文也进步神速,对商场的视觉陈列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也开始兼职接其他项目。”
方绍维指出,后来因为一场车祸回到家乡休养,他也开始思考创业的问题,于是趁着去曼谷旅行时向四面佛许愿,希望能创办自己的公司和拥有一辆轿车,没料到这些愿望很快就一一应验了。
自从成立公司后,方绍维通过与承包商合作,成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商场节庆装饰项目;他的公司逐渐在业界站稳了脚跟,承接了许多大型的视觉陈列与节庆布置工程,尤其是吉隆坡与槟城不少著名商场,都曾出现过他独特的作品,深受顾客与业主的好评。

获无数奖项与认可
方绍维闯荡艺术界近30年,曾涉足奇异服务设计、模特儿、舞蹈、健身等领域,并获奖无数,而且至今仍积极参与电影演出,概称多才多艺。
他在艺术界的成就斐然,获得了无数奖项和认可,包括2021年获得载入《马来西亚成功人士纪录大全》(Britishpedia Successful People In Malaysia)的荣誉;2022及2023年两度荣获《世界卓越企业家品牌名人奖》,分别为“马来西亚卓越创作艺术品牌名人奖”及“马来西亚卓越品牌奖─VinHng,K Design Collctions”等等。

他说,2018年,一家芭蕾舞学院计划在北京开设芭蕾舞博物馆,并邀请他协助制作艺术芭蕾舞鞋供展览,于是他精心打造了10双独特的芭蕾舞鞋,其中有一双被选中展出,成为这个艺术展览的一部分。
“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有机会经常到外国参赛并进行艺术交流,让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并激发了更多创作的灵感。”

AI无法复制 坚持手绘设计图
方绍维认为,虽然人工智能(AI)已能胜任一些视觉陈列设计师的工作,但设计师的角色不可能会被AI完全取代,毕竟艺术与创作是人类情感的表现,不是AI能完全模仿的。
“尽管在这个领域,许多设计师为了追求效率,已经选择使用AI绘图,但我至今依然坚持手绘,因为对我来说,手绘所带来的感觉和灵魂是无法被电脑取代的 ”
他说,AI绘制设计图虽然效率高,但也容易出现抄袭的问题,因为它的创作过程往往依赖于大量现有资料进行模仿与重组,这样一来,设计可能缺乏真正的创新与独特性。
“而手绘设计则能够保证每一笔都带有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这是AI无法复制的独特价值。”
方绍维强调,除非有一天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工艺,否则将会一直坚守这一传统,坚持手绘设计图,因为这是他创作的真正源泉,也是他对艺术的热爱与尊重的体现。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