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幣貶得越低,物價越來越貴,“團結”就成了團結政府的當務之急。
團結政府執政快要滿一年了,在首相拿督斯里安華的領導下,積極展開“團結”工程。
ADVERTISEMENT
特別是最近的挺巴勒斯坦立場的表現,更是把團結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朝野罕見的立場一致,盡顯“大團結”的景象,另一方面,由非政府組織號召的挺巴和平集會,也有上萬人出席,包括首相和多名部長。
在民間,掀起了一股挺巴的熱潮,這股激情甚至延燒到杯葛親或挺以色列的商家,不可小覷。激情,可以讓人暫時把實際的東西忘掉。
比如說,為了杯葛表明支持以色列的產品,孩子需要喝的配方奶可以換掉。平時排隊買的快餐、被譽為國民飲品的產品都可以罷買或憤而丟棄。
政府則堅定表達挺巴立場,不畏懼大國壓力,除了展示捍衛伊斯蘭世界的姿態,也盡顯人道主義關懷,令人激賞。
對內,團結政府也將挺巴立場進行到底,甚至在校園推行“挺巴勒斯坦周”。實際上,團結政府由挺巴立場延伸的系列舉措,已經遠遠不止於人道主義的關懷了。換言之,其受眾在國內。
回顧歷史,無論是世界史還是我國的歷史,每逢出現危機的時候,轉移視線是最便宜的應對之道。掌握權力的人,為了自保可以把黨內的危機,轉嫁給全國人民,黨問題最終成了國家,甚至是族群的問題。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轉移國內面對的多種危機,不惜發動戰爭,掠奪資源之際,也凝聚人民的力量,動員國人槍口對外,同仇敵愾。歷史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形式重複,不知道究竟是因為人類學不會教訓,抑或是掌權的人太善於向歷史學習?
其實,“挺”的另一面,才是重點。大家槍口一致對準一個對象,這就是杯葛熱潮之所以延燒的基礎。
與其說團結政府是透過強化伊斯蘭世界捍衛者的形象,來跟綠潮勢力競爭,不如說是團結政府的團結工程,終極目標是轉移人民視線。
在無力解決通貨膨脹帶來的嚴峻考驗之際,為人民找到宣洩憤怒的標靶。政府跟人民團結一致罵邪惡國家,不是無能控制物價的政府。
但這也只是權宜之計,大家喊夠了口號,激情終究會隨著時間退卻。到時候,還是要面對柴米油鹽,而且發現同一張鈔票可以買到醬醋茶,越來越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