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吉北区谈起爬山目的地,大家必会想到田野中的象屿山或高岭的“魔尊山”(Bukit Mok Cun),但是两座山的山壁陡峭且难度较高,对于没有爬山经验的人而言是不容易的。
而且吉北区大部分是一片稻田,与吉中和吉南区相比,这里的地势较平坦,所以要找一座比较适合的山做登山行,也只能到较内陆的地区,比如巴东得腊县的柏鲁区或古邦巴素县的武吉旺爬山。但如果要选一座较简单且地理位置不会偏僻的山,会是哪一座呢?
ADVERTISEMENT

在此,身为亚罗士打办事处的记者,我特别推荐距离日得拉3公里,即在达鲁阿曼镇内的一座山:达鲁阿曼山(Darulaman Hills)。其实这座山也不高,只不过是一座靠近达鲁阿曼湖畔公园的小山丘而已,海拔低于100公尺且山坡斜度较低,并不需要讲究很多的爬山技术。
容易寻找 老少皆宜
这座山的地点就在南北大道的附近,普遍上要找爬山的地点,必须开车到很深的地方或通过乡村路才能抵达目的地,可是要找达鲁阿曼山非常容易,通过南北大道的达鲁阿曼镇(Bandar Darulaman)出口驶出开往向湖畔公园(Darulaman Park),不到5分钟就可以抵达这座山的入口了。

如果要从零开始训练登山,那不妨来到达鲁阿曼山开始扎好基本功夫,训练基本的脚力和体力,它确实是老少皆宜登山的一座小山,而我也常在周末休假期间邀朋友一起去登上这座山,只贪方便和容易,喜欢爬山的我又不想很累,唯有选择来这里咯!
海拔90公尺 全程2公里
我先讲讲自己如何认识达鲁阿曼山,话说好几年前,一位《马新社》记者约我爬山,事实上,我不是属于爬山的“发烧友”,当时就找个理由推掉她,但是她知道我的个性非常懒散,于是就强烈推荐这座山上下不到1小时,而且非常容易,我就这样被她“哄上去”了。

就因为这座山,让我对登山产生了兴趣,周末偶尔会约朋友一起爬山,甚至会独自到这里爬山来运动。
为了这个系列,我特别约另一位朋友一起爬这座山,她也是不认识达鲁阿曼山,因为在亚罗士打范围内,一般上只会想到象屿山是爬山热点而已,完全不知道达鲁阿曼山是坐落在什么地方。

这座山位于古邦巴素县的达鲁阿曼镇,海拔大约90公尺,是属于吉打建筑公司(Bina Darulaman)管辖的地段,并由一个组织Roots Riders脚车发烧友俱乐部管理,也把这个地点取名为“Darulaman Trails”,方便民众使用定位前来这里。
达鲁阿曼山的登山小径共有10条,全程只有2公里,上下山耗时约1小时而已。

登山小径很简单
这里的登山小径非常清楚,而且斜坡并不大,只要穿上适合的运动鞋就可以来这里爬山,但如果遇上下雨后则要加以注意。达鲁阿曼山也有许多标记,方便登山友一旦迷路可以照着标记继续行走回到原点。
不过,老实说,这里的登山小径确实很简单,第一次爬山者是不必担心,因为的小径都是互相接通,主要照着箭头的标记就能走出来,而且这里的手机信号非常强,发生事情是能够第一时间呼叫支援。

当你爬山看见大大的“Darulaman Hills”巨型立体字牌,代表你已经来到山顶了,当你站在平台上俯视远在西边的象屿山和田野景色,肯定会让你有满满的成就感。
可露营 骑山地自行车
除了爬山户外活动,如果你喜欢较有刺激性的户外活动,这里有建起车道适合山地自行车进行活动。

据驻守在入口处的管理员指出,每个人要进入山区进行任何活动,都必须缴付2令吉的费用,方便管理组织能够定期维修这里的设施。
他说,如果要来这里进行山地脚车活动,就要遵守这里的指示和衣着要求,包括不能穿拖鞋来保护进入山区者的安全。

捡到罐子或垃圾奖赏1令吉
值得一提,如果你在山区内捡到罐子或垃圾等,你可以向管理员取回1令吉的奖赏金哦!
另外,达鲁阿曼山的半山有一个平坦的空地,被称为“Dataran”,适合喜欢野外露营的人来到这里搭起营地,暂时远离城市的烦躁生活,吸收大自然的精华,但位置又不会偏僻,一旦发生事情可以立刻呼叫管理员。

达鲁阿曼镇是由吉打建筑公司开辟起的高尚住宅区,而达鲁阿曼山有如镇内的“绿肺”,除了爬山以外,附近也有湖畔公园及水上乐园,适合拥有孩子的家庭去休闲。
达鲁阿曼山基本资料
山名:达鲁阿曼山(Darulaman Hills),或Darulaman Trails
高度:低于海拔100公尺
难度:容易
攻顶:45分钟至60分钟(视个人体能)
人潮:周五及周六的上午和下午时段较多
标记:多,非常清楚
风景:山顶有大大的“Darulaman Hills”巨型立体字牌,在平台上可以俯视西边的象屿山。
生物:小昆虫多,蚂蚁也多,建议爬山前涂上驱蚊膏。
其他:附近有湖畔公园和高尔夫球场,让你有多一项消遣活动选择。
入口处地标:从南北大道的达鲁阿曼镇(日得拉南部)出口处驶出,在谷歌地图输入“Darulaman Trails”字眼就能在5分钟内抵达登山入口。


Watch on TikTok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大马森林局2020年开始山导(Malim Gunung Perhutanan,MGP)培训计划,目标是培训多达1000名合格山导,主要是减少登山失踪,同时应对其他紧急状况。
自2023年起,森林局规定海拔800公尺以上受保护森林的登山活动,都需要申请入山准证,以及视情况雇用山导。难免有人觉得森林局的做法是多此一举,为此,《大北马》社区报专访合格山导王喜荣,听听他分享山导的责任。

王喜荣特别声明,成为合格山导并不需要拥有曾攀登沙巴神山的经验,今年28岁,在一家公司任职网页程序员的他是登山爱好者,也是第二批考获山导证的人,属于全槟26名森林局山导团队成员之一。
参照危险程度 失踪率 森林局决定是否聘山导
王喜荣说,虽然法规约束海拔800公尺以上的受保护森林登山活动需要山导,但海拔800公尺以下的受保护森林,也会根据危险程度和失踪率,由森林局决定是否需要山导或准证。
(备注:根据大马森林局的最新规定,涉及海拔457.2公尺或以上的山区就需要山导)

他说,申请考核的民众通过初选后,需参与森林局举办的5天4夜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受保护动植物知识和法律、国家森林法令、急救课程、山林与河流救援等,消拯局也会派出教官亲自指导学员。
培训开始之前,所有学员还要通过体能测试和尿检,筛选过程非常严格,确保未来带队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胜任。
森林局定收费 山导带队人数有哏制
王喜荣说,每一名山导被限制最多带领7名爬山客,超过人数就需增加山导,倘若进入高风险或高海拔山区,山导的带队人数会减少,例如神山的山导只允带最多5人。

他说,山导不只要熟悉路线,还要懂得观察环境和天气,出发前要向队员讲解行程、休息时间、食物准备等,山导也负起保护动植物,确保森林的整洁,还有随时提醒登山者遵守相关法规。
森林局也定下雇用山导的费用,但视行程和山况而定,收费包括森林局的佣金,至于一些山区会征收每人5令吉或以上的收费,是由登山者自己缴付给森林局。
同时,山导证需每两年更新一次,但森林局还未发出更新山导证的具体准则。
山导政策可减少失踪事故
王喜荣说,山导政策旨在减少登山失踪和事故,国内偶尔发生一些登山客因不了解路况的事故,山导政策可以为登山客提供一层安全保障,也防范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从受保护森林带走植物。
他说,许多登山者肯定熟悉威中的卓坤山,但是,这座山还是偶尔会传出迷路事件。

“马六甲的武吉波浪(Bukit Beruang)海拔不到200公尺,只是一个小山区,去年第一次发生登山客失踪后被证实死亡事故,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山区,那些面积数十公顷,甚至数百公顷的山区,没有人敢担保每次的登山行绝对不会有事故。”
槟州山区多是私人地 加强准证措施保护环境
槟州的山区海拔较低,加上很多山区属于私人果园和菜园,需要山导或入山准证的山区也不多,以致使用山导的频率并不高。

因此,王喜荣会到其他地方登山,吸取不同地区的登山经验和路线,也趁机与当地的山导交流。平时在槟城多数是与朋友一起登山,也不怎么计算费用,有时是协助朋友申请入山准证,费用大家平摊。
他希望山导政策未来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使得登山活动更安全有序。
不过,他仍然希望槟州森林局尽快落实强制入山准证措施,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登山者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别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是沦为口号。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