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溪大年9日讯)大马渔业局副总监(发展)波哈里说,直落巴巷海域粉红藻华致死12吨鱼现象,主要是环境变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堵塞或破坏鱼鳃组织致鱼类窒息死亡。
针对网传有人吃了当地海产中毒入院,他澄清现阶段并没有人因吃了海产而中毒入院,更与 “日本福岛核电厂核废水排海”事件无关,促请网民勿制造不必要的恐慌。
ADVERTISEMENT
他特别强调,上述事件无关中毒,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他今早为“2023年北马区渔业企业(myAP)嘉年华及渔业社区计划(myKP)”开幕后,发表上述谈话。
他说,这种藻类虽会降低海水质量,威胁海产安全,但发生粉红藻华事件后,他们已4次展开检验,包括对当地藻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藻类无毒,对人类不会造成危害,且覆盖区域也并未扩大,浓度逐渐减少。
出席者包括大马渔业局展销部主任卡丽达、吉州局长苏克利、玻州局长苏菲安,以及槟州局长扎丽娜等。
波哈里:6渔业企业获“Fish Best”标志
波哈里说,国内目前有6名渔业企业获得“Fish Best”标志,其中2名企业来自北马。
渔业局今年中推出“Fish Best”标志认证,并成立一支小组成员,审核渔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海产量、食品安全、清洁卫生及销售模式等等,类似于“清真认证”,只有达标者才能获得“Fish Best”标志。
此外,他致词时说,联邦政府今年拨出80万5722令吉予吉打、玻璃市、槟州渔业(发展)局。截至2022年,北马区成功成立42个渔业社区,产出3043公吨(tan metrik)或304万3018.3公斤,总额990万6000令吉的海产食品。
“在北马,年收入介于5万至10万令吉的中小型企业(PKS 2)占大多数。去年在myAP计划下,获政府拨款35万1425令吉援助的27名渔业企业家,加强渔业科技创新工作。他们至今共生产61.14公吨,涉及总额330万令吉的海产食品。
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年轻人从事农业相关生产经营领域,政府批出13万令吉给20名北马区的青年企业。他并相信,通过该计划,能帮助提高这些年轻企业家的年收入至128万令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