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病人動完手術後問我能不能介紹他看腸胃科醫生,原因是他每一次吃完飯就會直接找廁所上大號,朋友突然告訴他這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他聽了之後成天提心吊膽的,害怕真的是大腸生病。
他並不是第一位這樣問我的病人,確實很多人都會覺得每次吃完飯就肚子痛是腸胃問題,甚至是大腸癌。
ADVERTISEMENT
無可否認大腸癌和排便習慣相關,但有這種習慣也未必是大腸癌。
首先,當食物進入我們的口腔以後,至少會在腸胃消化道中停留24小時及以上,不可能是剛吃完的食物想要“破門而出”。要知道,食物從人的消化道中經過可能需要1至2天的時間。因此,吃完飯後就想排便實際上是排出一兩天前所吃下的食物。
其實這個反應叫做“胃黏膜反射”,當食物進入肚子,對胃粘膜造成了刺激,這種刺激情況會讓人體釋放一種物質叫做胃泌素(Gastrin),它可以增加腸胃平滑肌收縮頻率,促進胃的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吸收,刺激腸道蠕動,蠕動就加速,進而促使排便。這種反射是正常生理反應。
然而每個人的胃黏膜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的胃黏膜比較敏感,就會反射得比較強,釋放出的胃泌就會比較多,腸道蠕動的就會比較快,一吃完飯就會想要排便。這是很正常的,並不是身體出現問題造成的,不必擔心。
另一個原因是可能吃到了自己“過敏”的食物。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某種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就比如有些人一喝牛奶就會肚子痛,那是對乳糖不耐受;有些人一喝咖啡就會拉肚子,那是咖啡因不耐受;有些人吃太油膩的食物就拉肚子;那是對脂肪不耐受。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也沒發現自己是對哪一種食物不耐受,所以還是經常吃,每一次吃就會刺激到腸胃,飯後就會想上廁所了。
我通常會建議病人不要吃得太飽,吃個7分飽就好,同時也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就可能改善一吃飽就要上大號的問題了。
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或許只是一種習慣,一種不小心從小就養成了的習慣。從小時候,只要吃飽就會上廁所,身體就會習慣了這個操作,因此每次吃飽時,大腦就會發送“該上大號了”的信號給身體。
以上都是正常的原因,當然也有例外。不幸的話,吃飽就想排便確實有可能是腸胃出了問題,比如腸易激、腸道炎症等,腸道會比較敏感,容易受到刺激,排便刺激就會明顯增多,一吃完飯就想大便或拉肚子。
那該怎麼分辨是正常原因還是腸道病呢?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從小就是這樣,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那就是正常原因;如果一直以來並沒有這個習慣,最近變得很敏感,一吃飽就要上廁所,那就建議病人到醫院做個檢查。
下一期我會更詳細解釋關於大腸癌和其他大腸的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