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8日讯)槟城海域自今年4月后,又被人发现出现粉红色的“藻华现象”。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海洋与海岸研究中心(Cemacs)副主任安妮特昨早在直落巴巷海边,发现海岸有着非常明显的粉红海藻。
她相信因槟城这几天常下雨,然后又转晴,所以海面出现了藻类。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海藻何时会出现,但它已经变得很常见。”
她解释,下雨时,一些营养物质会从陆地流入海洋,藻类或浮游生物在它上面繁衍生息,人们就能看到漂亮绽放的藻华现象。
她指出,虽然它无毒,但鱼不喜欢它,因其高氨含量的臭味会驱赶一些鱼。
“我们也发现一些如黄貂鱼的鱼类,为闪避粉红藻华而游上岸。”
她说,上周六(26日)还看不到藻华,但鱼靠岸游动,证明藻类可能正在大量生长。
“这些藻类因夜间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还会夺走海水中的氧气。”
她也预计这种藻华现象还会维持一至两天。
今年4月,槟城国家公园猴子滩的海面也出现粉红色的海藻。
曹观友:仍需更多资料
另一方面,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今午出席宏愿开放大学奖学金推介礼后后,受询及“藻华现象”导致直落巴巷渔民指已出现死鱼时说,他已接获此现象出现的报告,而目前仍须要从渔业局和环境局获取更多资料。
他指出,此现象时不时会出现,但此次情况他尚未掌握更多资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2日讯)槟州渔业局局长扎丽娜说,槟城海域暂未发现藻华现象,相信粉红潮已全面消失。
她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浮罗勿洞部分渔民声称看到粉红潮,但当局派人查看时并未有任何发现,相信粉红潮仅短时间出现就消失。

她说,直落巴巷上个月出现藻华现象,导致大量鱼只死亡,当局已采集该海域的海水样本化验。
“粉红潮是自然现象,民众不需担忧,可放心食用海鲜。若渔民还发现粉红潮,应马上通知渔业局。”
另外,她说,当局今年至9月为止,在槟城海域起获138个非法捕鱼的筌笼,价值20万7750令吉。
她说,执法员上周在虎屿岛及威南海域起获210个筌笼,市价3万1500令吉,当局援引1985年渔业法令第11(3)(c)条文充公该批筌笼。
她也说,当局本月11日在双溪槟榔港口12.4海里,取缔一艘越界捕鱼的C级渔船,船主触犯相同法令第8(b)条文,当局充公船上500公斤渔获。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