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趣事,我的一位小孩病人问我:“医生,我等下能不脱内裤进去动手术吗?”我笑了一下,因为这是我行医那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问我。然后护士就过去告诉他不行,躺在手术床上就必须脱完身上的衣物。
在手术房里的时候,我就问了麻醉科前辈,为什么病人连内裤也不能穿?毕竟我们动的只是脸部的手术。
ADVERTISEMENT
前辈才向我们解释说,以前的麻醉药大多数都是全程使用麻醉气体。而人的身体有很多毛发,如果病人穿着衣物,毛发和衣物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如果麻醉药气体与静电擦撞可能会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但是现在大多数医院都已经使用麻醉注射,但是躺在手术台上必须全裸这件事,从以前就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遵从的重要程序。
除了穿着的衣服,所有身上戴着的首饰都必须摘下,包括假牙。如果首饰摘不下,比如戒指套得太紧,护士就会用绝缘胶带把戒指包起来。这是因为手术时经常会用到带电的设备,如电刀等。设备输出的高频电流作用于手术部位,再通过与人体接触的电极板回流到设备主机。此时若患者身上佩戴了金属类首饰、电流经过金属首饰的位置时会出现漏电,从而引起皮肤灼伤。摘下首饰也是为了避免贵重物品丢失导致财务纠纷。
而摘下假牙的原因是避免麻醉医生进行口腔气管插管时,不慎撞到假牙脱落会掉入气管,或是弄坏假牙,毕竟假牙是很贵的,不小心弄坏可能会被病人怪罪。
当然不只是以上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手术必须做到严格的无菌。病人的衣物可能存在细菌,如果穿着内衣或内裤进入手术室,可能会把细菌带入手术室,就有可能导致手术伤口感染。为了避免伤口感染,患者必须脱去从手术室以外的环境带来的衣物。另一方面,爱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引起传染,如果患者有这些传染病,医生也有被感染的风险。
在做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胸水、腹水和血水等,手术中可能需要大量的液体冲洗伤口,如果穿着衣物,患者的液体及冲洗过程中,可能会流到衣物上,弄湿衣物。
此外,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及麻醉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情况,如果术中需要抢救和穿刺插管时,如果有穿着衣物,就会让抢救动作变得不方便,每一分都是黄金抢救时间,早早去除衣物就是为生命争分夺秒。
总而言之,躺在手术台上一丝不挂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为了手术进行得顺利,病人无需感到担心和害羞,医生和护士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