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23日讯)大山脚阿儿玛新成功园居民举办“癸卯年庆赞中元盂兰胜会”,拨5600令吉慈善金捐乐龄人士、中小学生及幼儿。

新成功园是于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六举办上述活动,并于初六晚恭送大士爷回銮。
ADVERTISEMENT
庆典委员会交际主任、庆赞中元活动主席兼慈善组署理团长黄绥富说,该区举办盂兰胜会十余年,香火鼎盛,也吸引众多善信前来膜拜,祈求平安。同时,也乘此机会让该区居民相聚联络感情。

他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及参与,在居民同心协力下,活动圆满举办。他希望大家能够把活动办得更好。
庆典委员会共拨出5600令吉慈善金,派发平安红包给该区乐龄人士52名、中学生22名、小学生22名及6岁以下幼儿16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大山脚15日讯)大山脚港门天公坛昨晚举行晋坛晚宴,大会主席拿督郑洽丰宣布,理事会正争取庙旁的一块地,用于未来发展和扩建。
他说,自新庙启用以来,吸引了本地信徒,外州甚至国外游客前来参拜和打卡,逐渐成为大山脚的地标之一。
阿儿玛港门天公坛新庙建委会总务黄木地说,委员会筹集200万令吉用于兴建两楼新庙,并以优惠价7万5000令吉向槟州政府购得1900平方呎土地,总费用约300万令吉。
他说,阿儿玛港门天公坛的庙宇规模,离不开先贤们的辛勤付出,他们将这片土地发展成为人文荟萃的市镇。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先贤们将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文化带入大山脚阿儿玛,而天公坛能够在市中心屹立近百年,成为本区华社重要地标,正是有力证明。
“天公坛的建立旨在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理事会也积极参与慈善和教育事业,服务社区,造福同胞。”
李凯伦:天公坛象征宗教自由
马章武莫州议员李凯伦说,天公坛的落成,意味着大山脚又添一个新地标。天公坛不仅是宗教膜拜场所,也是槟城乃至马来西亚宗教自由的象征,更是凝聚社区力量的象征。
他感谢各界善长仁翁的慷慨解囊,促成天公坛的落成,意义重大。
王丽丽:郑洽丰两周筹获260万
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说,在筹建天公坛时,郑洽丰在两周内成功筹集了260万令吉,成为大山脚历史上筹款建庙的佳话。每一个大型工程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尤其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层。
她说,根据历史记载,天公坛已有97年历史,庇护着大山脚人近百年。她希望未来大山脚各选区能够跨区域在天公坛举办大型活动,不仅造福社区,也促进宗教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包容。
“作为马来西亚华人的后裔,我们在所有文化庆典中应尊重历史,以历史的方式诠释活动。”
她也说,近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马来西亚不需要跨宗教交流的指南,因为马来西亚的国民和谐共处数十年,如今更不需要指南来促进不同宗教和肤色的交流。
她相信,未来各个不同的宗教组织将继续保持和谐、开放的心态,促进更加包容和融合的社会。
2千捐宏伟文化艺术学会

当晚,大会义卖《光明日报》晚报活动筹获788令吉,工委会再追加1212令吉,合计2000令吉,悉数捐献给大山脚宏伟文化艺术学会。由李宏洋移交给财政洪光权,再转交给宏伟文化艺术学会的代表洪伟伦;郑洽丰、天公坛理事会主席陈明顺、顾问郭助成见证。
大会也赠送纪念品予3名受封人士,包括荣膺槟州元首阁下封赐DSPN勋衔的拿督赵聚南及陈治舟、荣膺DGPN勋衔的拿督斯里林华利。
出席者尚有槟州行政议员方美铼、大山脚国会议员沈志强的代表刘亚心、巴东拉浪州议员魏子森的代表秦清远、威省市议员陈润辉、黄伟良、马青副总团长陈扬邦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