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9日訊)“民政黨執政檳州時期推行的填海計劃都是為了人民,與希盟的做法不一樣。”
民政黨檳州主席胡棟強今日在班臺惹雅行動室召開新聞發佈會時,勸請檳州看守首長曹觀友,停止以民政黨執政時也曾填海為藉口,來合理化檳州希盟政府即將進行的超大規模填海造島計劃。
![](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3/08/112-5_marked1691572537.jpg)
“曹觀友在填海課題經常閃閃躲躲並答非所問來忽悠檳州子民,令人難以接受,顯示曹觀友毫無擔當。”
他不否認,民政黨執政時確曾進行填海計劃,但都是數十英畝至一兩百英畝的小規模計劃,而當時的填海計劃,旨在為人提供更多廉價屋和中廉價屋。
他舉例,上世紀70年代在已故前首長敦林蒼祐醫生執政時推行的首個填海計劃,落在海墘,也是當地居民成為的“填地”,該地段是用來興建“豆乾屋”。80年代在五條路的填海計劃面積為61.8英畝,也是興建廉價屋和中廉價屋。
他說,後來在敦林蒼佑醫生大道(前稱為日落洞大道)旁由IJM進行的填海計劃,面積約300英畝。當時民政主導的州政府為填海計劃設下條件,發展商需提供1500間廉價屋(售價2萬5000令吉)和4000間中廉價屋(售價7萬2500令吉),也必須先興建免過路費的日落洞大道。
他說,上述例子都說明,民政執政時期即便有填海計劃,但需先把人民的衣食住行做好,發展商才可進行填海工程和發展,這做法與希盟州政府不一樣。如希盟推行的檳威海底隧道計劃,該計劃尚未動工,土地已交給發展商興建豪華公寓。
他說,其次是希盟州政府執意推行的檳島南部填海計劃,大規模填造3座人工島共4500英畝土地換取檳州輕快鐵計劃,在獲得聯邦政府資助輕快鐵計劃後,填海造島計劃才縮小至1座2300英畝的島嶼。
“聯邦政府已應允出資建造輕快鐵,為何檳州政府一意孤行要填海? 而且有關人工島不為了興建中廉價屋予人民,也不為了建學校。”
他說,距離州選投票日還有3天,希盟班臺惹雅候選人法米再諾仍未表明他對填海造島計劃的立場,不敢正視這問題,令人失望。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