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第一次被“看见十八丁”团队邀请到十八丁红树林公园联办红树林亲子营开始,我和十八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老招牌“大手牵小手,走进红树林”亲子营,我们也在十八丁办过不同的自然生态教育展、参与过数次的社区儿童故事会、并带领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参访十八丁与当地社区进行交流。
那么多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8年前我们第一次把红树皮染布的技术概念,通过亲子手作的方式分享出来。我们在那一届的“大手牵小手,走进红树林”活动中加上了“红树皮扎染”活动,让在地伙伴和营员朋友有机会认识到红树植物的另一潜在功能。
ADVERTISEMENT
我还记得,刚开始时因还未掌握其中诀窍,“红树皮扎染”活动做出来的成果并不怎样。但这个教程却很快引起了众多参加者的关注和喜爱,并获得了在地合作伙伴“看见十八丁”的高度重视。学习过的朋友甚至各自研发,把红树染的成品越做越好。结果我自己反而还要向这些后浪讨教呢!
后来我们发现,原来十八丁早期的渔民就已学会善用红树染来加强衣料的质地,方便每日出海的劳力工作。但多年以后,随着各种新式成衣的涌现,这项传统技艺逐渐失传。没想到的是,我们为十八丁红树林发展起来的自然艺术,竟会意外挖掘到一段当地的历史故事和集体记忆,将这项古老染布技术重新带回村民的视野。
我们的红树染经过多次改良,并赋予先辈智慧及文化传承的意义后,目前在太平十八丁已形成一个具有强大潜力的文创事业。新一代的十八丁人称这个结合传统价值和现代创意的工艺为“染涩”,以铭记先人在红树林里讨生活的不容易,其中就是利用环境资源去染布做衣,而当时他们惯用潮州话“Ni Siap”来称之。
随着红树染布技术的复兴,地方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创团队。由白琪老师和恬盈老师带领的十八丁妈妈团队,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染涩产品,如发夹发圈、布娃娃和帽子衣服等。这些产品不仅展现了红树染布的美丽,更携带着历史和文化的情感。
疫情过后,每到红树林公园举办活动,都会邀请当地推动染涩的伙伴朋友一同展览或带领工作坊,让参与者有机会感受这一古老工艺的魔力。我深深觉得染涩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红树植物的潜在功能,更让我们了解到文化传承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相信通过众人的共同努力,红树林相关的文创工艺必定会益加蓬勃发展,守护着马来西亚这片美丽的海岸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