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25日訊)將於明天(26日)在檳城韓江傳媒大學學院講演廳演講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系列講座之《浮羅人文——風、海和島嶼視野》的5名演講人,已經抵達檳城。
演講人遊覽檳嘗美食
他們將在檳城文化界朋友的帶領下游覽檳城並品嚐檳城美食,過後於明晚8時在檳城韓江傳媒大學學院講演廳演講。
ADVERTISEMENT
本次所邀請的主講嘉賓有現代文學研究界第三代領軍人物、華文文學評論家王德威和李有成、國際華文作家張貴興、出版人胡金倫及馬華文學評論家高嘉謙。
可現場報名參加講座
還沒有登記的讀者,也可以在現場直接報名參加。報名講座費為公眾人士30令吉及學生20令吉。報名者可獲得島讀該書店10令吉書券。有興趣或欲知更多詳情者,可聯絡趙慈宇:012-431 8098。
“花蹤文學獎”系列講座的巡迴題目為“文學潮汐·南方風土”,南方風土是文學作家,研究學者對土地和身分最浪漫的想像。這系列的文學講座會是由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工委會、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紫藤文化企業集團、雲手文創基金會、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韓江中華研究院、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馬大中文系、依大中文學程、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臺灣時報出版、季風帶書店、COEX、島讀書店聯辦。大馬海星公益平臺贊助部分經費;城視報統籌策劃。
以下為主講人陣容:
■王德威教授是比較文學及文學評論學者。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系教授,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繼夏志清、李歐梵之後的第三代領軍人物,中國現代文學最重要的學者之一。
■李有成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合聘教授。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博士。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非裔與亞裔美國文學、當代英國小說、文學理論與文化批評等。
■張貴興是旅臺馬華作家,曾用筆名紀小如、紀文如,和李永平同為旅臺婆羅洲華文文學的代表人物。生於馬來西亞砂拉越,1976年赴臺求學,1980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1982年入籍臺灣,在臺灣唸書、教學及創作長達46年,今年獲頒2023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是馬華文學首位獲得此殊榮的作家。
■胡金倫現任臺灣時報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理科大學人文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02年研究所畢業後,進入臺灣出版界,先後在麥田出版及聯經出版工作,所負責籌劃主編之書籍曾獲紅樓夢獎。
■高嘉謙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曾於捷克布拉格查理士大學客座講學。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文學、漢詩、民國舊體詩詞、馬華文學。他著有《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1895~1949)。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主办单位:星洲日报
宗旨: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文学风气,传承文化
奖金总额:約17万令吉
【甲、马华甄选奖】
01 小说奖
▲字数以5000至1万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1万5000令吉,及“花踪”铜雕一座
评审奖:奖金50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02 散文奖
▲字数以4000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1万令吉,及“花踪”铜雕一座
评审奖:奖金50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03 新诗奖
▲行数以50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1万令吉,及“花踪”铜雕一座
评审奖:奖金50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04 报告文学奖
▲字数以5000至1万为限,含标点符号
▲可用已发表的作品(但不包括已出版成书),或得奖作品参赛
▲必须真人真事,并附上印证资料
首奖:奖金1万5000令吉,及“花踪”铜雕一座
评审奖:奖金50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乙、新秀奖】
01 小说组
▲字数以5000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30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评审奖(二位):每位奖金15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02 散文组
▲字数以3000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30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评审奖(二位):每位奖金15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03 新诗组
▲行数以50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30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评审奖(二位):每位奖金1500令吉,及“花踪”锡雕一座
【丙、马华文学大奖】
▲由他人提名或作者自荐
奖金2万令吉及“花踪”铜雕一座
【丁、世界华文文学奖】
▲仅限主办单位及评审委员会推荐
奖金1万美金及“花踪”铜雕一座
【戊、本届特设:微型小说奖】
联办单位:新加坡联合早报
▲字数以1500为限,含标点符号
入围10篇,不分名次;每篇奖金2000令吉,及奖牌一面
【应征条件】
01 马华甄选奖:凡马来西亚公民,或曾经在马连续居留10年或以上者皆可参加。每人可同时参加各类征文,惟每类以一篇为限。
02 新秀奖:只限2001年1月1日或以后出生,且为马来西亚公民,或曾经在马连续居留10年或以上的青少年参加。每人可同时参加各组,惟每组以一篇为限。
03 马华文学大奖:
A. 凡马来西亚公民,或曾经在马连续居留10年或以上者皆可参加。
B. 参赛作品限于2023年9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出版的一本文学书籍(限1本)。诗、散文或小说皆可。
C. 以下书籍不符合参赛要求:
一、2023年9月1日前已出版的旧作汇集而成的精选集。
二、2023年9月1日前已出版,并于2023年9月1日后再版或修订的旧作。
D. 由他人推荐,或作者自荐亦可。
E. 参赛者参赛时必须在世。
04 微型小说奖:凡马来西亚公民,或曾经在马连续居留10年或以上者;又或新加坡公民,皆可参加。
05 除报告文学奖及马华文学大奖以外,应征作品须未在国内外任何媒体、网络平台中印刷或发表过。
06 严禁抄袭、人工智能生成,或一稿两投,如经发现,当予公布并追回奖座与奖金。
【评选过程】
01 除新秀奖和报告文学奖只分初审和决审两阶段外,其他文类分初审、复审、决审三阶段。各阶段评审须开会讨论及投票。
02 马华文学大奖:由他人提名或作者自荐,经工委会审核符合基本条件,由决审委员审阅其作品并评定得奖人。
03 作品如未达水准,评审委员有权议决奖项从缺。
【报名方式】
▲ 马华甄选奖、新秀奖及微型小说奖:
01 请至“第18届花踪文学奖线上报名系统”,填写报名资料:huazong.sinchew.com.my
02 上传相关附件:作品电子档、身分证件影本、个人近照(清晰正脸,请勿使用模糊不清的照片或多人合照)。
03 上传的作品电子档,须是DOC或DOCX档,简繁体皆可,惟限用宋体或新细明体。标题字号请用20,内文字号请用12、行距为“单行距离(single)”。
04 参赛作品文末务必附上总字数(包括标点符号)或行数(诗)。超出字数或行数者,工委会有权不受理。
05 参赛作品上传后,不可抽换、更改或退件。
▲ 马华文学大奖:
01 须呈上参赛书籍5本,并附上作者及推荐者(如有)个人资料和联络方式。
02 以上资料和参赛书籍一律寄至:
《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工委会
No 78, Jalan Prof Diraja Ungku Aziz, Seksyen 13, 462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特别说明】
01 参赛者保有参赛作品著作权。参赛者同意授权主办单位以任何形式使用参赛作品,无需通知或支付版权费予参赛者。
02 纸本作品邮寄参赛,仅限马华文学大奖。其他组别须以线上报名方式参赛。
03 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将随时修订并公布。
04 询问电话:星洲日报文教部 03-7965 8507;
电邮:fukanwriter@sinchew.com.my
【截稿日期】
2025年12月31日(邮戳为凭)(线上报名系统开放至当日23:59)
【颁奖典礼】
日期:2026年
地点:稍后公布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