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学生家长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刚上初一的女儿最近一拿到手机就频密跟同学发讯息,引起她的警惕。
ADVERTISEMENT
有一次,当女儿又在发讯息时,该名家长迅速瞄了一眼,眼前一幕让她傻眼,女儿竟在讯息中称呼一男生为“老公”。因担心自己过度干涉会引起孩子更强烈的反弹,家长当时强压下自己的怒气,假装没发现但留了个心眼。
她之后还频频发现女儿和那男生有一些过于亲密的语言互动。内容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都觉得脸红耳赤,何况是作为当事人的家长。
家长坦言其内心十分焦急,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已经谈了两段恋爱,直接戳破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放任不管又担心2人私下会有逾矩行为。
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将此事如实告知老师。
老师私下透露,班上公开关系的有好几对,这种情况不足为奇。孩子之间或只是产生了一种朦胧好感,而这种好感特别容易转移,这似乎解释了为何开学仅4个月,该家长的女儿已经已谈了两段恋爱。
老师的立场肯定“不支持”孩子早恋,但也不建议家长将这种行为视为异端,而应该考虑孩子喜欢不断探索的天性,将之视为青少年生理发育基础的正常现象,只是不成熟的将之转化为实践。
一些地区还曾发生网友以转账方式,诱导女孩发裸照。女孩明知是错,但也没禁得住利益诱惑,给对方发去照片。有些早恋情侣,甚至偷尝禁果。
然而,家长一味地担忧,或不由分说地打压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与校方交谈中也得出一个结论:即“教育,不再由学校和家长‘垄断’”,家长听后连忙附和说:对对对。
这举止在我看来,就是“甩锅”给智能手机。其实归根结底,依旧是“教育”的问题。
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许多事情没有自控力,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的使用问题上。然而,一个人对新鲜事物的自控力,是靠了解而产生,不是靠压制。家长应该教育和引导孩子,比如严格控制孩子玩智能手机的时间,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或者亲自陪伴孩子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等。
陪伴的同时,灌输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和恋爱观,让孩子知道男女交往的底线,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她们的身心安全,这也是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虽是“老掉牙”的道理,但许多人做不到,才导致类似问题不断地重复发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