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猫、代罪羊、替死鬼,欢迎光临动物园。
毒药猫不是猫的品种,而是源自中国川西羌族的传说。传说中,毒药猫是由村寨里的魔女化身而成的。她们白天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可是到了夜晚就会变身动物出门害人。
ADVERTISEMENT
最常见的是变身为猫、马和牛。这得视乎她当晚从藏在厨房里的小口袋,掏出的是哪种动物的毛来定。变身后会在路上吓人,以致对方掉下山崖摔死。
另一种招术是在端茶水招待邻人的时候,把手指浸到杯子里,用指甲放毒,喝的人会中毒生病,最后丧命。
当地还流传一种夜间派对版本,毒药猫在每个月一两次的晚间聚会上享乐、赌博和吃人肉。传得很凶的时候,人们都吓得乖乖呆在家,夜里不敢出门。
以上是台湾历史学者王明珂在田野调查中,收集的几种说法。他解释毒药猫是在怎样的社会情境下产生。传说总是跟社会情境息息相关。毒药猫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山间村寨中盛传,是因为当地环境资源有限,导致每个村寨面对内部的压力的同时,也面对外在的竞争。
“内忧外患”的恐惧当前,毒药猫成了人们释放压力的对象。把村寨里的某人说成是毒药猫,让心中的挫折和恐惧,找到了实际的发泄对象。
当地村寨之间虽然语言不尽相通,但却有共同的传说,而且每村至少有一两个毒药猫。换句话说,没有毒药猫,村寨也很难维系下去,因为存在于社会的内部矛盾,找不到共同的敌视对象来转嫁,可能会爆发冲突。
王明珂把传说理论化,探讨恐惧和暴力的社会根源。他以“毒药猫理论”讨论和反省发生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性别、族群、宗教极端主义、网络社区个案。
代罪羊最初是宗教仪式中用于献祭的牺牲。后来延伸出“代罪羊理论”,意指在社会上的支配群体因为要化解内部矛盾或挫折,把少数或弱势群体当作替死鬼,对后者施加集体暴力,转移视线。
虽然毒药猫、代罪羊还是替死鬼,都不是本土原创的传说,却无所不在。毒药猫飞到热带经本土化的形象,或许会换上“太短”的短裤吧?
无论如何,选举近了,等待出场的毒药猫估计已大排长龙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